首页 > 财经频道 > > 正文
新浪财经

杨再平:用更高标准风险管理让西方预言破产

2011年06月25日 14:11 来源:新浪财经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博士发表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艾堂明摄)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博士发表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艾堂明摄)

  新浪财经讯 为加强金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合作、研讨金融风险理论与实务问题,武汉大学、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人民出版社等单位于6月25日在北京举办“2011年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论坛”,同时发布《中国与全球金融风险报告》等研究成果。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博士发表演讲,他认为,过去有不少预言家预言中国的情况,用后来的事实证明都是反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用我们更高标准的风险管理来让这种预言破产。

  以下是杨再平演讲全文:

  杨再平:非常感谢我的母校和会议主办方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在武汉大学上学、工作一共是11年,过去当老师的时候,不管怎么累,只要往讲台上一站,精神就来了,而且讲台是激发我灵感很重要的一个平台。刚才叶永刚教授慷慨激昂的演讲让我很受鼓舞,昨天来开会之前,我还不知道我们的叶教授他们有这么厚重的一个关于风险的报告,好象没人告诉我,刚才翻了一下,感觉到我们中国的学者联合进行的风险研究,尤其对进行的准确判断非常有必要,它可以唤起我们不仅是金融部门,金融以外的部门,从上到下各个层次的决策者对风险的关注,这一点可以说非常重要。过去我们知道,有一些地方对风险是不重视的,鼓励借钱,现在地方也认识到如果这么做,那个地方就叫高风险债务区。所以,最近很多地方都意识到他们的风险管理也要加强,所以金融危机冲击过后,我带一些外资银行到东北一些省份考察,他们就说现在很多地方是失信严格的,所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我们也需要我们自己的学者、研究部门对我们自己的分析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有我们自己的话语权,而不能够按国际上有些学者、有些所谓评级部门在那里随心所欲耸人听闻给我们乱说。

  6月22号发布了一个报告,说中国银行业汇率最坏的情况可能会增长到15%,而且说2013年中国的银行业有60%的可能会出现银行危机。我想针对这样一个汇率对银行业的预言,我们怎么看,话题想从这里展开。所以我之前报告的题目叫中国银行业当以更高标准的风险管理来回应汇率的预言。首先,我认为这个预言从我对银行业了解的情况,和我能够想到未来的情况的话,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现在的趋势和我们能够想到的未来可能发生的那些东西,我觉得是不支持这样一个结论的。首先,我觉得2013年,中国有这么高的概率发生银行危机吗?我们看看第一季度的情况,第一季度我们银行业的资产是超过100亿,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用不良率表示的话,整个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4400多亿,不良率1.08%,而且还是在继续下降。我们的资本充足率是11.84%,我们的不良贷款的拨备是9900多亿,即使用现在有的全部不良补掉的话,应该还剩四五千亿,而且我们拨备率是250%。第一季度银行业的盈利达到3150多亿,增长30%多,所以我觉得银行业现在的发展趋势和我们能够想到的那些问题,我觉得不支持这样一个方面的预期。

  而且我们回过头去看,过去也有不少预言家预言中国的情况,用后来的事实证明都是反的。2002年穆迪曾经发表过展望,认为2007年、2008年是中国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全面爆发的年份,标准普尔2003、2004年中国银行业的展望,认为中国银行业要把不良率降到5%以下,可能要用20年的时间。更危险的一些预言,我们知道2003年的时候,有一位美籍华人律师写过一本书,叫做《中国即将崩溃》,这本书我认为这个律师以后不需要做律师了,这本书当年让他赚了不少,翻成世界20多个国家的文字,而且很多国家请他去演讲,他预测中国崩溃的年份是2008年,最多2009年。所以,这些预言回过来看,我觉得国外那些预言家、评级公司,总是把中国往狠里面说,不客观、不准确、也不公正。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专家对我们自己的风险状况作出准确、科学、令人信服的判断和分析。当然,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判断。

  所以,我想讲的第二点就是,我们对这样的预言也不能说置之不理,要认真对待,应该把它当做警钟。刚才讲到正面的东西,好象我们的判断不支持这样一个预言,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的问题。尽管我们的银行业这些年来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可以说风险是可控的,但是我们确实要看到它的问题所在。我们通常暴露出来的东西现在讲的比较多,过去讲三大风险,这次危机之后,大家对流动性风险关注,所以四大风险对银行业来说,每一个风险都很值得关注。比如说信用风险,地方融资平台、房贷、集中度等等。然后操作风险,暗进大量发生在分支机构,市值风险,尤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汇率的变化,还有国别的风险等等,对我们市场风险的影响也是要关注的。流动性风险,过去我们对流动性风险不是太关注,因为大行、大机构高于流动性25%的指标,但是小机构根本不关注,而且流动性风险是有传染的。尤其是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我们实行三个办法,一个直营以后,不一定转成存款,这样的话,对我们存款的影响,反过来对我们流动性的影响,我觉得我们的大行也不能不关注。问题还不在暴露出来的这些四个方面的风险,我觉得更在于我们银行的风险意识、风险文化、风险管理的战略、流程等等,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更是我们要注意的。所以,我们的经管部门,往往出问题的时候是比较好的时候,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我觉得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也是这样。我们银行业在这个时候看起来都还比较好,正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风险意识不够,对潜在的问题、对风险防范的意识、整个行业的风险文化还是非常薄弱的。

  第二,对资产的划分,也就是我们说的对风险的识别、准确性不够。尤其是风险的分类,所以为什么最近经管部门提出要加2.5%的贷款拨备,判定不良才有拨备,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不良的划分还是不准确的,还是存在问题的。另外,就是我们这种前瞻性不够,比如说我们的考核指标,跟不良挂钩,但不良往往是一个结果,一个滞后的指标。所以,这种前瞻性不够。然后就是风险管理的战略,没有风险管理战略,比如说风险偏好是什么,根据风险偏好怎么配置资本等等,有这方面战略的银行,据我的了解是不多的。然后流程,整个风险管理的流程、程序,还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流程等等,我觉得更深层次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比方说政府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我看很多地方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是一个积极因素,帮助我们处理不良,置换资产,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我们的城商行很难发展。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的就把他当做自己的银行,干部由地方政府派,由地方任命、安排等等。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

  最后,我们一个结论性的问题,我们回应汇率这样的预言,应该也更高的风险管理的标准。第一就是风险文化,第二我们要有前瞻性,第三关键还要有一个风险管理战略。现在我们在全面风险管理中间缺了一个战略风险管理,为什么?银行家可以说从很大程度上经营的是未来,所以他应该对未来看得更重,所以一定要有战略风险管理。这个层次完了之后就是微观审慎管理,能够做到每一笔贷款满足的都是有效贷款需求,也就是能够还本付息的这样的贷款需求,如果每一笔贷款都到这样,就不成问题。而且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宏观审慎。最后,就是集中体现在我们这个“十二五”规划有一句话要参与新一轮的国际经管标准的制定,提高我们金融业稳健的标准,包括资本充足率,过去就是简单的4+4,8%,现在是5+6,然后还要加一个2.5%的密周期,而且这个系统重要性银行2013年要实行,非系统的2016年要实行,还有流动性指标,还有其他的拨备150%,贷款的拨备2.5%,总之这方面应该说都是更高的要求。所以,这一系列下来,一方面是经管者要做的,但另一方面最终是我们的银行自己要去落实的,总之是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真正用更高的标准来管理风险,我觉得就能够让汇率公司这样的预言破产,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用我们更高标准的风险管理来让他破产,而不是简单用我们的言论来驳斥,最好的回应、最好的驳斥就是用更高标准的风险管理来做作出回应,我相信我们会做好。谢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