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 正文
新浪财经

孙翠华: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政策和市场机制

2011年06月26日 16:13 来源:新浪财经

以上图片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 以上图片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

  新浪财经讯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地坛论坛”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以下为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女士发言实录。

  孙翠华: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谈谈中国控制温室气体的宏观政策和市场机制的进展情况。

  我们在2009年11月,公布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其中明确宣布,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量比2005年下降40—45%,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这个是我们对国际上的承诺,但是更重要的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实现这个目标,是两方面的要求,所以国内“十二。五”规划也是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十二。五”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在“十二。五”期间,我们碳强度下降目标要达到17%。

  有什么举措?第一,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纳入“十二。五”纲要,人大比较批准,我们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专家的测算,我们服务业的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们的碳强度下降就可以达到一个百分比,所以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非常重要,我们要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十二。五”也是能源强度下降目标是16%,森林碳汇各方面都要加大力度。

  2020年强度下降的目标有两个分解,第一,“十二。五”和三十三五分解,还有跟地方的分解,“十二。五”,我们碳下降17%,十三。五可能还要完成这么多,甚至超出,才能达到我们的上限。地方已经进行了分解,目标确定以后,怎么实施,也在紧锣密鼓的研究,现在一些统计的数据,有些能够满足需要,有的满足不了需要,基础建设很重要。

  另外,国家要核算温室气体,国家第二次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要有一个公约报告,省里如何考核?省里到底有没有完成目标,我们还要计算各省的排放情况,所以我们发布了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指南,如果让我们进行碳交易的话,企业如何核算,这个方法也要统一研究,这个工作我们也在进行。

  第五个方面,加快低碳发展技术,技术的发展,技术对气候变化的作用非常的重要,我们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靠技术,所以中国在技术方面,还是下了很大的工夫,“十二。五”也有攻关项目,技术方面加大了投入。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等等大的技术革命的方面,中国做了很多的工作,同时我们要进行低碳产品的认证,开展低碳认证的试点等等。

  第六个方面,加强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法律法规的制定。

  第七个方面,研究探索征收碳税的时机。有的国家、有的专家都在讨论这个,因为碳税和碳市场可能起的作用类似,可能我们通过收碳税促进温室气体的减排,征收碳税会体现减排和排放这方面的一些政策的调整。所以这样的话,应该说,这两个手段,有的专家认为,还是要屏除这个关系,虽然采取的手段类似,但是征收的对象不一致,所以我们要同时探索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方面是征收碳税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也在研究,从财政部和大专院校组织人研究,同时跟税务部门联络。

  市场这个事,也是“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来的,要逐渐建立碳市场,也是我们发改委主要的工作在往前推。

  第八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这是我们主要的工作,运用市场机制怎么进行探索。第一鼓励鼓励和支持开展CDM合作,另外,引导和规范自愿碳减排交易。

  CDM的工作,中国在2004年发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促进国内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到今年六月份,中国批准了3052个CDM项目,1425个项目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注册项目的64%,居世界第一,注册项目中,超过460个项目获得签发,总签发量约3.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

  我们的经验体会,有些发展中国家也在我们探讨,说中国有什么好的经验,我们认为,我们有这么几条,首先有一个好的管理方法,有一个规则。另外,政府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大力开展能量建设,能力建设的工作,应该跟得上,能力建设,我们对外加强服务的意识表现在几个方面。我们举办了大量的培训班,还有一个,各部门协同配合比较好,我们CDM有一个审核理事会,七个部门,配合得比较好,审批过程中、执行中遇到一些问题,我们都能够协商解决,及时的解决一些问题。

  当然我们CDM开展比较好,也得益于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这样的话,潜在的项目也是比较多的,这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一些场合我也说过了,所以不再多讲,第一是DOE数量还是不足,差异还是存在。这个工作比较艰巨,我们需要整个系统、整个的规则,包括全球各个方面的努力,包括EB一些改革。

  包括风电水电的价格和HFC23遇到的签发问题,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我们跟DOE的沟通,通过行业协会跟EB沟通,解释我们的风电水电形成的价格是怎样的机制,同时对HFC23也是在进行解释,这几个方面影响了我们项目的进程,但是通过做工作以后,解释以后、沟通以后,都有所解决,现在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

  2012年,CDM项目后合作问题存在一些问题,坎昆会议对后京都以后的承诺没有做出安排,南非的前景如何,也很难评估,所以今后发展中国家如何进一步把承诺提高,CDM项目的机制、今后的执行还是很重要的,世界上,对CDM项目机制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现在具体细节还没有谈判,所以很难说得清楚,这样的,多少影响一些项目业主。

  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鼓励企业做这些项目,我们国内做碳交易市场,不管国际如何,开发CDM在国内市场还是有一些前景的,所以这个工作,我们一直在鼓励企业继续做CDM,做一些减排的项目。

  中国政府积极开展碳交易探索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现在国际上碳排放交易市场可能有两种,第一,是强制性的市场,以《京都议定书》承诺为基础的市场,典型在欧盟的ETS系统里面,我们在座的和中国的一些专家,包括我们一些部门,对EU—ETS研究比较多,这个典型刚才也说了,主要是欧盟的交易比较成功,这个体系里面有两种,前面发言探讨了国际上的交易体系,可能我也不再细说了,欧盟有两种产品,一个是开矿权,还有一个是CDM项目到交易市场的CER,欧盟比较成功。

  另外,以自愿减排承诺为基础的自愿市场。印度提出来相对量减排的交易,我们只看到这样一个想法和思维,成功的案例我们还没有发现,成功的体系、成功的案例这个很重要。

  中国碳交易基本的现状,在国家没有推出规范的交易体系之前,一些地方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都成立了交易所,当然成立交易所不止这三家,只是这三家有一些代表性,北京是一个环境交易所,提供资产权益方面的交易,这个是国资委批准的,主要在产权方面做一些交易,衍生的温室气体交易也在探索,上海也是一样,大家也比较清楚。现在的碳市场来看,国内的碳交易所的设立,按照国家规定,你要设立交易,都要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来核准,到国务院批准,我们现在的交易所,我们认为还没有履行这样的手续。

  另外,各个交易所专业化程度比较低,业务比较单一,交易量很有,碳排放交易没有统一的规范,存在着重复交易、影响市场稳定发展的风险,我们没有对几个交易所交易的产品进行过交易,但是信息披露、注册登记系统都没有建立,很难弄清楚交易是不是有重复交易等等?很难核查是不是国际上卖了CER以后,又拿来国内做,这样有一些不规范,不规范也会影响买家的信心度,现在,我们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系统,这个还是非常的迫切的。

  为什么现在交易市场还没有建立很完整的市场?主要是大的政策背景,一个是市场需要不足,现在我们中国对外承诺只是相对量的指标,相对量的指标,现在看起来很难进行交易,这几年,发展缓慢可能跟这个方面有关系。

  另外,自愿交易市场有必要提高公正性、公平和透明性。我们现在想怎么做呢?国家发改委作为主管部门,想这样做些工作,要做这项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确定,怎么入手?首先我们加强碳市场的前期研究,我们的碳市场到底是怎么回事,会同科技部在气候变化专项资金中按照的碳交易相关的研究,跟踪世界上一些机制,另外也进行了碳机制规则的研究,组织专家对世界各国碳市场进行跟踪研究。探讨,开一些专题的讨论会,组织地方进行研讨,最近带队到了欧洲进行考察。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市场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之一,完成政府承诺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降低控制温室气体的成本,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怎么做?我们首先制定自愿减排的交易管理办法。这是基于项目级的自愿减排,而不是大家理解的世界上的自愿交易排放市场的有所不同。

  “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碳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在控制温室气体中的作用,今年三月,全国人大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这个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召开多次研讨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这个文稿已经基本形成了。

  下一步怎么做?规范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我们要建立中国碳减排的注册登记系统,维护市场的健康的发展,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国家一定要建立这个交易注册系统。

  我们在全国先基于项目开始,相当于CER产品的交易,我们相应的要建立登记制度,为了今后国家开展排放权的交易,我们注册登记系统,可能我们设计的时候,就会考虑到排放权的交易,可能会把注册系统的功能会储备好,组织专家进行对口支援,帮助试点地区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了,但是事情没有运行得很好,说明这个事情在科学上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如果进行排放权交易,一个地区要有一个总量,那个总量可以分给实体,实体就是是对象和企业,有了总的控制,就有了市场、有了需求,这样资金会到减排成本比较低的地方去,这样会形成一个市场的机制,我们想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研究排放权交易的问题。我们这在组织这些工作。

  我们将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这个工作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国家发改委做这个工作?排放交易基于企业,企业是交易的主体,如果全国对接交易的话,必须方法一样才行,我们研究别的试点地方可以摸索、探讨,可以有不同的办法尝试,但是企业的核算方法,全国同一类的企业、同一类行业的企业,计算方法是一致,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组织,这个是需要我们国家统一来做,所以我们在启动这个工作。

  我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