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9日 21:39 来源: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Irwin Kellner)撰文指出,目前的经济政治大背景之下,无论在美国还是海外,到处都可以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而这些理念大多数其实都不符合常识,都有误导的嫌疑。
以下即凯尔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经济与政治的狂野世界当中,总是有着太多错误的看法,而这如果得不到改变,就会导致错误的政策出炉。
这些天以来,最让我吃惊的事情之一就是,那些错误的观点竟然会被如此普遍地当作真理来看待。我唯一想得到的解释就是,那些误导性想法的提供者早已计划好,他们知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相应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在这里,我将举出几个在我看来尤其应该予以质疑的理念。
第一个出现在脑子里的,就是有人坚信,较少的政府开支会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这一说法的主张者强调,政府的开支缩减了,留给私营部门去开支或者投资的空间就会变大。
这样一种说法,当然有合理的一面在其内,但是问题在于,一点合理不等于整体合理。换言之,削减开支就意味着必然有些人的购买力会受到影响,而这最终又会导致私营部门的营收减少,这样,他们开支和投资的能力本身就要受到损害了。
说到这里,现在还有一种流行的言论,说企业在新厂房和设备上更多开支,就可以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如果我们着眼长期,泛泛而论,这种说法或许是正确的:从这些开支当中派生出的新技术确实可以制造新的就业机会,或者说新的行业。可是,近期之内,这样的投资往往最直接的结果是提升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增高其实是意味着劳动力需求的降低。
还有联储的双重目标,他们想要一边打压通货膨胀率,一边打压失业率。不必说,这两个目的都是很好的,值得表扬的,但是在我看来,要同时做到这两点根本是近乎不可能。
想要低通货膨胀,就必须让需求相对于供给受到遏制。这通常都意味着在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软。相反,当就业非常充分,需求往往就会增长得比供给更快,进而造成通货膨胀。
这些自相矛盾的理念其实颇有一些是问题一眼可见的,但是这似乎并不足以影响主张者的一贯态度。比如说,监管部门一方面告诫银行,必须持有更充足的资本,而另外一方面,又说他们应该加速放款。当然,长期角度说来两者斌不矛盾,但是在实践的层面,两个目标显然不可能一夜间同时达到。
比如还有,我们一方面呼吁消费者减少债务和增加储蓄,一方面又希望他们增加开支。不必是数学天才,有点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要在短期内同时做到这两点根本就不可能。
我们看看海外,当代世界中各国的财长没有一个不支持强势美元的。可是,转过眼来,同样是他们,又会对我们不断增长的贸易赤字指手画脚,呼吁采取任何可能的措施予以降低。
除非在关税或者配额方面做出改变,不然的话,要缩小贸易赤字,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国家的货币增值,而这相对而言就意味着美元汇率的疲软。
总而言之,如果下次你在政治家的讲话当中听到觉得不靠谱的东西,那么十有八九,他说的内容确实就是不靠谱。(子衿)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