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2日 03:27 来源:东方早报
已连续三个月环比下行,临近经济强弱分界点;分析称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
昨日发布的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下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6月PMI为50.9%,创下自2009年2月以来28个月新低,这也是PMI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滑。今年以来,PMI在3月见顶达53.40%,4月下滑至52.90%,5月进一步跌至52.0%,6月的数值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亦大大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51.5%。
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经济面临通胀压力的大背景下,PMI开始不断下滑,表明中国经济开始 “软着陆”。
根据澳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测算,6月PMI值将对应大约13%左右的工业增速,中国第二季度的GDP增速也大约在9.2%~9.4%的水平上。
调控政策或应微调
剖析6月官方PMI继续下滑的原因,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称,首先,环比回落是季节性因素,自2005年发布PMI数据以来,5、6月份的数据都相对于上个月回落;第二,从4、5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由于受到投资调控政策的影响,工业增速已经放缓,必然影响到PMI数据。
鲁政委进一步指出,PMI回落表明经济情绪改变,为了避免经济继续减速,一些过广、过猛的调控政策应该进行微调。
PMI是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官方PMI目前已连续18个月高于50%这一强弱分界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调,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主要原因是库存调整。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价格和经营活跃景气的双双下滑,或将使政策决策层面临放松紧缩政策的压力。
报告预计未来几个月,制造业经营活动仍将保持微弱态势,但到四季度将有所恢复。因届时信贷管控将有所放松,而目前干扰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比如电荒、库存调整、汽车销售低迷等的影响都将减弱。
“考虑到我国物价上涨压力正在逐步缓解,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减弱,预计6、7月份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底部区域,8月份可能改善,四季度经济发展态势将走向平稳。”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认为,下滑幅度大表明稳健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政策环境改善的可能性增大。
价格上涨因素将弱化
从官方PMI的分项数据来看,6月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有所上升,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
购进价格指数的回落幅度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生产用制成品价格涨势已经明显减缓,而商品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原材料、生活消费品领域,也就是说商品价格上涨支撑因素将逐渐弱化。
“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明显,我们认为,这显示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明显减弱,也将稳定下半年非食品价格涨幅。”马骏指出。
中金昨日发布的报告则认为,中国的通胀治理正处于关键时期,短期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中金指出,分项指数显示总需求转弱,通胀压力继续减轻,短期内将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6月PMI指数继续下降,经济放缓态势更加明确。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从历史数据看,我国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和通胀存在时间差,给政策一些发挥作用的时间,下半年物价将得到控制。
录入编辑:任凭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