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 正文
新浪财经

王明德:未来市场或长期低估值高波动

2011年07月02日 15:38 来源:新浪财经

国都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德。(来源:新浪财经 贾景涛摄) 国都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德。(来源:新浪财经 贾景涛摄)

  新浪财经讯 东北证券于2011年7月2日在长春举办“东北证券2011年中期策略会”。与投资者共同探讨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政策走向,预测A股市场走势以及投资热点。新浪财经对本次策略会进行全程直播。国都证券研究所所长王明德在下午的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上表示,我觉得未来长期的低估值、高波动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低估值是由宏观大形势决定的,高波动是由机构决定的,到了关键时刻,也会有大量的套利盘涌进来。

  以下是王明德的讲话实录:

  前面都是比较乐观,我的看法和他们正好相反。最好券商的策略会开的比较多,综合比较一下,大家的观点,看多,除了常规的思路以外,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思路,假设中国进入滞胀阶段。比较美国80年代,当时也是滞胀时期,但是股市走的很好,通过供给学派等一系列宏观调控。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美国之所以能走出大的行情,主要是产业上有很多亮点,当时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一个接一个的技术升级。假设现在中国也进入滞胀周期,也套用美国的模式,我们也类似于供给学派当时的主张。但是我们靠什么?我们仅仅靠新能源、所谓的初期投资,没有技术进步,两个阶段、两个国家不具有可比性。这是我看到的观点里比较有新意的,在逻辑上貌似有可比性,但是深层来看,是很有限的。

  中国面临的困境显而易见得多,改革开放30年来,现在一个大的背景,要进入经济转型期,之所以股市这么低迷,还是对转型不确定的原因,未来几年都是观察期。经济转型是很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年就能看到结果。转型靠什么?当年日本在经济危机很快就转型了,靠的是技术。这次日本地震,我们发现日本的实力比我们强得多,最核心的技术都在日本手里,以汽车为例,只占汽车5%、6%的零配件,中国处于很底端。消费也要达到一定规模,但是我们的消费比例实际还是在下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去年是扣除通胀因素,增速下降,今年还下降,连续两年下降。如果收入结构调整仍然遥遥无期的话,整个转型短期内看不到希望。很多地方我们可能分析不到,但是市场一定是正确的,低迷有低迷的道理,因为市场有这么多聪明人云集,但是我对大霄他们的信息还是持很肯定的态度,但是如果客观分析下来,确实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我觉得在长期低迷的形势下,将来股市是长期的低估值、高波动。现在看不到太多的估值可以大幅提升的因素。大的方向上,不确定的东西还是很多。

  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指望市场出现一波大的牛市,像历史上的翻倍或者连续翻倍,几乎没有可能。对中国来说,上午我也提到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地方融资平台继续发酵的话,10万亿地方融资,银行业5年的利润,三年以后还能低估值吗?当然,我们不是没有对策,如果政府调控得当,我们也可能突破困局。

  股市讲究预期,上午王国刚老师讲的观点,我也很赞成,滞胀,停滞在什么地方,但是股市讲的是预期,如果今年9点几,明年8点几,这种可能性非常大,现在股市就是朝着这个预期发展。我觉得未来长期的低估值、高波动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低估值是由宏观大形势决定的,高波动是由机构决定的,到了关键时刻,也会有大量的套利盘涌进来。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我的同事张翔也会把策略说一下,可能比我的详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