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 正文
新浪财经

王一江:民企民生与包容性增长

2011年07月15日 10:37 来源:新浪财经

由长江商学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携手共同举办的“2011年长江夏季论坛”于2011年7月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上图为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学教授、副院长王一江发表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尚祚 摄)   由长江商学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携手共同举办的“2011年长江夏季论坛”于2011年7月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上图为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学教授、副院长王一江发表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尚祚 摄)

  新浪财经讯 由长江商学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携手共同举办的“2011年长江夏季论坛”于2011年7月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上图为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学教授、副院长王一江发表演讲。他表示,国由民构成,民富则国富。国强与民富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民富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民意基础;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活力和实力的决定力量,并进而决定国家命运。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如何让国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活力,让社会各阶层享受发展成果?如何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多元社会共同发展的现实?

  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一江:长江的各位同仁、长江的各位同学们,感谢大家允许我来和大家分享这个论坛!

  刚才白书记、项院长和罗省长的发言,让我心情激动,他们展示了宏图大业,也让我热血沸腾,在他们发言的基础上,我只想补充一个很小的观点,无论在云南、还是在全国,要实现可持续增长、要实现包容性增长,一定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

  当然,我这样讲,并不否认国有企业在云南、全国所起的很多关键和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通过自身的、成功的、失败的、正反面的经验来看,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际经验,中国现在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相比,我们还只达到了他们的1/10,甚至还不到。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党和政府现在要大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探讨发展与分配的关系的时候,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政策层面,我们都要探讨,是多要效益、还是多要公平?

  项院长刚才已经提到一组数据,像日本GDP是处于0.4几的水平,发展中国家是0.3的水平,美国也是超过了0.4。在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国家在内GDP系数达到了0.5甚至更高的水平,这是很难为社会接受的,也很危险。因此从这些经验中我们看到,如果以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为主题来发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我们不但可以有更高的效率,同时可以有更公平、更好地直接让广大民众参与到发展的过程中,让他们分享到发展的成果。

  国际经验,数字、事实无可争辩地告诉着我们一个事实。从我们中国自身的经验来看,我们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突破了所有制局限,我们改变了单一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层面,从法律到政策层面都强调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因为有了党和国家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英明的政策。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我们国有经济总体来说经历了巨大的困难,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但是中国经济没有像苏联、中东那样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反而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中国奇迹。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众多行业都做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不但在服装、制鞋、打火机这样的行业,同时也在互联网电信设备的行业里面,实现了以民营经济为主,打遍天下无敌手。

  今天古巴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历史上东欧等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我们在30年计划经济时期所得到的下场,依靠单一所有制形式,依靠国家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它的结果只有一个。除了这些国际国内的长期经验,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也占有多数的地位。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是具有相当大的挑战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我们的通货膨胀是屡创新高。第二,我们的资金是在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严重不足的这两个困难的局面中并存的;第三,我们的公司战略都在急剧地攀升。第四,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放缓。

  所以,怎样做到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平稳发展,同时又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成为未来宏观经济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局面,在国际国内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态度,第一种态度,就是“太平论”,这种态度强调通货膨胀是可控的,通货膨胀已经见底。另外,在经济紧缩的同时,觉得现在的减速也是合理的,在债务暴露出来以后,还强调债务是可以承受的。这个“太平论”的主调。

  与此同时,在另外一个极端,还存在着“危机论”,在国际上、国内都不乏中国的声音,恨不得面临的问题已经到了即将失控的程度,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巨大。我们想强调的的是,在这两种极端的态度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第三种态度。

  第三种态度的主要观点是“问题是严重的,但是并不可怕”。为什么不可怕?因为在中国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比这还要严重的多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出现,世界都在预测,中国要走向崩溃的时候,我们中国政府亮出了手中的“原子弹”,这个“原子弹”外界通常不了解是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原子弹”是什么?60年代初期,中国曾经经历过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大计划,这个严肃的问题在中央推了“三制一包”的战略,发展民间经济的政策基础上,他们快速地发展。1978年,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国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全世界都是把它当做笑话来看待,但是这个目标我们是超越实现了,创造了世界的奇迹。我们是如何实现的?只要是中国人、只要关注中国的人都知道,实现这个奇迹的核心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就是政府让世界、让市场、让民间来做更多地事情。

  还有第三次重要的经验教训,中国也经历了经济危机。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去视察,全世界没有预料到是,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你们要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再次引爆了中国经济克服任何困难的原子弹,这就是让民间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这些经验来看,国际的、国内的和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这些问题来看,我想得出的结论,就是刚才我所说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我们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的不二之路,也是我们中国经济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的核武器。我衷心的祝愿云南作为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地,能够成为以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繁荣的天堂!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