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金公司: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国内政策仍将偏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14:59 来源: 新浪财经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

  要点:

  上周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欧美股市暴跌,美国主权遭降级,对全球经济与政策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美国评级下调已被广泛预期,短期内美债被大规模抛售可能性不大,但由于降级时间点发生在市场情绪最脆弱之际,可能延续困扰金融市场,打击实体经济。负面市场情绪会抑制“企业家精神”,抑制投资与就业。

  如果市场情绪持续抑制股价,负的财富效应打击消费,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速0.5%-1%,我们原先预测的较坏情形出现的概率上升——该情形下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1.5%与1.8%,今年美国增速则为1.6%。根据最新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测算,我们的模型能够支持这个增速。

  美联储可能经济的政策——沟通政策、量化宽松或质化宽松、超额准备金利率政策——各有风险。质化宽松值得关注,它是指美联储在不扩大其资产负债的情况下,改变资产构成,卖短债买长债,或卖国债买非政府资产。

  欧洲方面,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相互影响。我们发现存款流失,债券融资、票据融资、银行间借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欧洲银行问题如果恶化,蔓延至美国恐难避免——我们估计EFSF需要约5600亿欧元来购买国债与补充银行资本,而目前余额不足一半。

  政策方面,欧洲领导人需要拿出更多具体行动来缓和市场情绪——包括列出EFSF的具体金额,增加购买债券的透明度,以及深化结构性改革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应要求银行业积极充实资本金和减少对主权债券的风险敞口。任务繁重,但希望犹存。

  中国方面,由于近年GDP对净出口的依赖降低,同时欧元区和美国在中国出口中的比例也在下降,所以即使外需出现恶化,也不会造成中国增长大幅下滑。美国经济增长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能拖累中国经济增长0.18个百分点。

  我们判断政策面也不会再次出现2008年那种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相反,中国将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控通胀仍将是中国货币政策首要目标。面对资本输入压力,央行可能采取加大对冲力度,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等工具加以抵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