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法兰克福IPO骤增 海外上市或转欧洲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17:42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根据清科集团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赴欧洲上市有所升温。2011年过半,尽管“中概股”折戟,通向美国市场的大道几近冰封,然而直达欧洲市场的窗口则徐徐打开。

  以下是报告全文:

  清科研究中心观测到,中国企业赴欧洲上市有所升温:2011年前7个月共有4家中国企业赴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高级市场上市,上市数量等于2007年至2010年4年之和;同时,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于2010年先后在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了“走出去—迈进国际市场”系列研讨会,希望能够大力吸引中国企业进行投融资活动。2011年过半,尽管“中概股”折戟,通向美国市场的大道几近冰封,然而直达欧洲市场的窗口则徐徐打开。

  悲喜两重天 赴美上市企业度过“纠结”半年

  2011年5月上半,短短数日之内美国市场先后迎来了人人网、网秦、世纪佳缘、凤凰新媒体和正兴集团5支IPO,加之前有首日大涨的奇虎360,后有跃跃欲试的土豆网、迅雷、盛大文学,市场似乎已经为“中概股”提前准备好了庆功的盛宴。

  2011年6月,随着以浑水(MuddWaters)为代表的机构大举做空,“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处境急转直下,财务状况受到多方质疑,企业资质屡遭信用危机,股价市值双双大幅缩水。

  2011年7月,由于美国二级市场环境不佳,曾经呼声甚高的迅雷和盛大文学临门收手,暂缓上市,更是加重了投资者和企业对赴美上市的担忧。当月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交出白卷,为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1年8月,美国两党就债务上限达成一致,燃眉之急得以暂缓,但是美元贬值及全球通胀的几率同时增加,美国资本市场下半年走势尚不明朗。同期,猪八戒网CEO朱明跃宣布将适时启动美国IPO,土豆网则再爆即将上市传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尚待破冰之举。

  厚积而薄发 法兰克福市场IPO大幅增长

  作为除纽约、伦敦之外的国际重要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德交所(本文中代指“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监管机制健全,交易流程透明,并设有做市商制度,流动性良好,有利于企业拓展国际、尤其是欧洲市场。然而中国企业赴德上市始终不温不火,对其青睐程度远逊于香港主板和美国市场,甚至难及韩国市场和新加坡市场。至2011年7月31日,中国企业共有8家在德交所高级市场上市,其中半数IPO由2011年贡献,中国企业赴德上市的脚步在逐渐加快。

  德交所监管部门要求招股说明书以英文为主,仅部分关键内容需要同时以德文和英文书写,相对减轻了中国企业上市准备工作的负担。此外,德交所上市费用、上市后的维护费用均较美国市场为低,以年费为例,纽交所的最低年费为38,000.00美元,大幅超过德交所高级市场的10,000.00欧元。

  历经十四年 中国企业赴英上市再踏征程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与纽交所、NASDAQ和东交所并称为全球四大证券交易所。伦交所于1995年成立创业板市场--另项投资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rket,简称”AIM”)。1997年北京大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伦交所,成为第一家挂牌的中国企业。截止至2011年7月31日,伦交所官网披露的上市主体在中国大陆的共有5家企业,均为大型国资背景企业,其他通过红筹架构设立海外分支上市的中国企业达到数十家。

  14年间,“中概股”在伦交所几经波澜:一方面,中国企业主要在AIM市场挂牌,由于上市条件比较宽松,基本没有对于企业资质的硬性要求,因此”中概股”曾有一度表现不佳遭到外界质疑,上市遇冷;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于英国市场熟悉程度有限,盈利水平较好的企业很少选择伦敦市场,因此主板是自国航之后几乎没有中国企业上市。然而,近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英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加之,伦交所维护费用也较纽交所为低,各方面客观条件均为中国企业再战英国资本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赴美VS赴欧 中国企业海外IPO多元化不足

  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向来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首选之一,然而随着美国监管政策趋严,维护费用高昂,中国企业赴美IPO的“代价”也在逐年上升。尽管国人对于欧洲市场的熟悉程度略低,且目前市盈率有限,但是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地点选择方面有必要进行二次思考。

  作为全球IPO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企业上市,意味着将为海外中介机构以及交易所带来丰厚收益,并且随着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强劲增速,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也能够使海外投资者通过投资中国企业,借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资产升值的成果。因此,吸引中国企业“落户”成为各大资本市场的重要目标,欧洲市场近年来的表现也较为积极,力求搭建中欧资本往来的桥梁。

  2008年,伦交所和德交所相继成立北京代表处,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市场的合作。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于2010年在境内多地与普华永道发起研讨会,吸引中国企业界代表与会;德交所业已举办3届“中欧资本论坛” ,并在德交所官方网站设置了中文页面,提供中国企业上市信息。

  2007年纽交所收购包括巴黎证券交易所等6家交易所在内的欧洲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一直保持独立的伦交所和德交所是欧洲最核心、影响力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尽管近期由于希腊债务危机带来欧盟经济疲软,但是德国和英国作为两大支柱经济体,经济抗压能力、恢复能力最高,受到此次危机的波及也相对较小,宏观环境相对稳定。通过在上述两大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企业可以进驻欧盟市场,并且更有利于与欧盟公司进行并购和合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