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孙振宇:加入WTO对改革开放起到推进作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10:28 来源: 新浪财经
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主办的“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于2011年8月12日在北京举办。上图为中国首任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孙振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主办的“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于2011年8月12日在北京举办。上图为中国首任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孙振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主办的“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于2011年8月12日在北京举办。上图为中国首任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孙振宇。

  以下为演讲实录:

  孙振宇:尊敬的成思危副委员长,尊敬的李荣灿部长助理,各位嘉宾,首先我感到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参加外贸500强的企业论坛!首先祝贺入选外贸500强的企业和500强民营企业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成思危副委员长已经就如何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做了非常全面的论述,李荣灿部长助理也对我们的外贸形势和任务做了很全面的阐述,刘匡元会长要我介绍一下介绍一下入世十年对于我们这些企业产生了一些什么影响,这个题目我也没有非常认真的研究过,另外就谈谈对走出去企业有什么建议。

  我首先谈谈入世十年我们所得到的好处,因为入世本身当时还是引起了国内的一些争议的,包括我们有关的部门和一些学者、专家,都有些不同的看法,确实当时我们入世的环境也有一定的挑战,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国有企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企业面临的结构调整和改革,包括像纺织业,一下导致有2000万人下岗。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的状况不是太好,也就拖累了银行,我们四大国有银行也面临着资产的呆坏账比例比较大,所以成立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公司,把他的呆坏账剥离出来,来处理我们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国内外很大的压力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而且当时我们谈判的条件大家也有些批评,认为我们接受了一些很多世贸组织成员并没有接受的一些超世贸规则的条款,也有一些对我们歧视性的条款,所以大家有一定的担心,对入世有一些看法。

  但是总体来说,正像朱镕基总理当时讲的,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如果工作做的好利大于弊,我觉得朱总理的这个判断还是很客观的。经过十多年大家共同的努力,从现在看,应该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还是利大于弊,从这当中、从过去十年经济发展、从我们外贸的进出口,利用外资以及走出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然也包括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就,和我们加入世贸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应该说它是改革开放30年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具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呢?第一,当时做这个决策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我们跟美国的经贸关系,这个因素非常大,因为我们在89年美国带领了西方对中国采取制裁措施,每年借着延长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在国会里都要讨论下一年要不要延长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这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说美国取消了对华的最惠国待遇,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外贸和对外合作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每年我们要花半年的时间,要做美国国会的工作,派很多的代表团、采购团到美国去做国会的工作。而且当时美国的企业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同盟军,和我们一起做美国国会、美国政府的工作,就是争取能够延长对华的最惠国待遇,当然美国这么做实际上也是拿这个作为一张牌,他真正要取消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对他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尽管如此,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耗费了我们巨大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在这上面,这对稳定中美经济关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也影响到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合作。

  所以,加入世贸组织一个很重要的结果,就是美国要在多边解决永久性的对华最惠国待遇,如果WTO成员之间都要自动的给予最惠国待遇,如果美国坚持不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话,那就是跟中国互不适应,等于在世贸组织里面两个成员之间互不适应WTO规则,这样对我们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就没什么意义了。所以第一个问题应该是解决了美国对华的最惠国待遇,而且也解决了美国经常用的301这种大棒单方面的对中国进行报复,他这招儿也不灵了,因为在世贸组织里有一些案子,欧美、日本都告过他,有过裁决,美国不能对其它世贸组织成员应用特殊301,对他有一定的制约,所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整个的外部环境就取得了很大的改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我觉得是个非常大的利好关系,我们国家过去的外贸都是垄断的,当然经过了30年的改革,这个外贸经营权的问题不断的放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标志了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我们的民营企业可以登记,按照我们有关的规定,就取得了经营权,当然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而且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们外贸进出口的三大支柱之一,一个是国营企业、一个是外资企业、一个是民营企业,而且民营企业在进出口当中的份额在不断的提高,从2001年我们的民营企业占整个外贸进出口6.6%,到去年已经达到25%以上,占了整个外贸进出口的1/4还要多,这对调度我们整个民营企业全国各行各业从事对外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就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第三,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承诺对进出口关税大幅度削减,实际上在入世过程中我们就不断的主动下调我们的关税,这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降低了关税也就意味着进口产品要比以前便宜了,就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样对消费者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由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就制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像刚才谈到的进出口加工业务的发展,使得我们大量的农村到城里的人员有了他们的就业机会,这样也就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他们本身又作为消费者,也就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所以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也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农民生活的改善也是个巨大的推动,一个典型事例就是我们在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在中国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所以对老百姓来说,交皇粮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看到在发达国家农民是不交税的,不但不交税,而且发达国家的政府给农民巨额的补贴,所以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发达国家对农业大量的补贴扭曲了国际农产品的贸易,使得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不起来,没法在国际市场上跟他们竞争,而且自己的国内市场很大的份额也都被发达国家占据了,每年OECD国家对他们的农产品补贴高达3600亿美元,相当于一天补贴10亿美元,所以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有些成员就批评他们的巨额补贴,举个例子,瑞士一年对一头牛的补贴,相当于给这头牛买一张头等舱的机票绕地球一圈。所以,这也加快了我们国内对农业税的改革,最后在2006年我们把农业税取消了,农民不再有这个负担了。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而且给农民提供了在WTO规则项下允许的补贴,当然这些补贴都是在所谓的预想之内。这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看看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对各个政府部门的挑战那是非常大的,因为世贸组织它实际上是个政府间的组织,它的规则是约束政府的,是要求你各国的政府让度一部分自主权,核心就是这么个问题,世贸组织是不管企业的,就管政府,你政府出台的政策都应当是促进、推动贸易发展的,然后达到改善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所以,世贸组织当中很多的规则对促进我们国内本身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有些规则是很好的,比如说提高透明度,比如说非歧视性,大家都应该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来进行竞争,另外就是消除贸易壁垒,使得贸易能够自由的、顺利的开展,这对企业、对消费者都是非常好的,对政府来说、尤其对中国的有关部门不断的改革,要转换政府的职能,不能随意的出台很多政策和世贸组织的规则相违背。另外它还推动了中国的法制建设,由于它的透明度原则,对我们国内的法制建设和透明程序应该是个比较大的推动。大家看最近我们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就是个非常透明的程序,网民起码提了对个人所得税的23万条意见。而且这个透明度也符合温总理讲的“政府应当在阳光下运作”,政府包括你的行政开支、财务预算决算都应该在广大的人民监督之下执行,这对国家、政府的廉政建设是个非常好的推动。所以,加入世贸组织对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应该是个很积极的事情。

  加入世贸组织我们得到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就是要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世贸组织里的规则,当然有一些是比较合理的、比较好的,但是也有一些规则是明显的倾向于发达国家的,因为过去的所有规则都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主导下制定的,现在世贸组织里没有一条规则是为中国制定的,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条,因为我们一直都不是成员,但是多哈回合谈判本身就是个制定新的贸易规则的过程,我们逐步的在里面成为核心圈的成员,所以今后再出台新的国际贸易政策,我们就会尽全力不能再老向发达国家倾斜,要能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像很多学者指出的,这十几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贫富差距的拉大,处于0.46,环境恶化、环境安全的问题,重大事件频发,腐败的问题,现在在群众中还是有很多不满的,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我们今后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只看重GDP发展,忽视其它方面发展的因素,所以我们还要坚持进一步改革开放,朝着真正建立和谐社会作出不懈的努力。

  下面谈一下关于企业走出去的问题,首先我认为企业走出去是个历史的必然,尤其现在来看我们外汇储备3万多亿美元,其中1/3都是买了美国的国债,现在美国出现债务危机,我们的外汇储备面临着缩水的威胁,现在怎么办?不买美国的债务买谁的?买欧元区的国债也不安全,所以到国外买一些优质的资产,对外搞一些投资,包括矿山、油田,这些应该不失为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这样的选择也同样是有风险的,但总比眼看着缩水好一些。

  实际上我们早在70年代我们就有很多公司开始走出去了,首先是外贸公司,像五矿、粮油、化工在70年代有有了一些代表处和公司,另外像中信、中国银行、中远公司他们在国外都有这个机构,而且我们的承包业务也有很长的历史,所以说这个过程还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由于我们当时缺乏经验,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包括早期比较失败的,比如说我们在西雅图买森林、买林地,在加拿大搞造纸厂、在加拿大收购钢铁厂,在美国买美国的粮仓,开始我们还觉得很好,但做着做着都是血本无归,这种风险还是很大的。随着我们国家对能源资源的要求越来越大,像国企的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还有有色这些企业,他们在国外收购了一些油田、矿山,而且我们的民营企业在这当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像海尔、联想、华为、中兴、格力等等这些企业,实际在国外已经在很多地方布点,扎下了根。

  在2002年我们刚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我们走出去每年在海外的投资不超过10亿美元,去年我们整个的海外直接投资已经达到590亿美元,应该说这个步子迈的是非常大的,这也代表了一种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是大家都感到欢欣鼓舞的,总有一些人心里痛苦,特别像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所以他们现在散布所谓中国在掠夺非洲的资源、中国搞新殖民主义,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有机会就要对他们进行批驳,其实他们这些也是不值一驳的,谁都知道他们在非洲这些国家的劣迹,实际他们没有资格谈这个问题。而且中国帮非洲援建了铁路、公路、学校、医院,中国对他们一向是无私的帮助,所以把新殖民主义的帽子扣在我们的头上完全是非常的荒唐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这种论调一旦让非洲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领导人接受的话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就像卡札菲他就有过这种论调,他就说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个别的非洲国家领导也有这种论调,所以这个我们要很好的反思,要注意我们的企业在国外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国家的,如果大家在外面做的不好,你不但是损害你本身企业的信誉,而且你会影响整个国家的信誉,而且会影响整个走出去大的战略。所以要强调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讲究诚信,刚才成思危副委员长也讲到了,诚信的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大家走出去必须要牢记的,不能把国内的一套简单的搬到国外去,作为企业不可能不考虑经营的利益和利润问题,但是不能够见利忘义,在涉及到企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的社会信誉方面的前景要作出选择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够选择后者。

  所以,我们走出去企业必须有社会责任的意识,尊重当地的法律,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注意解决当地人的就业,积极参加救援、救灾、捐赠等等的公益事业,树立好的企业形象,我希望在我们的500强企业今后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在国外做的更好,不断的向国内传回佳音,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