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彭博商业周刊评论:宽容对待债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17:33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美国《彭博商业周刊》近日刊登文章《宽容对待债务》分析欧美在债务危机下的发展前景。文章认为,对重债国实施债务减免是保证经济向前的必要步骤,债务“宽恕”能减轻经济发展的负担,过度负债将阻止未来的发展。

  作者:皮特-科伊(Peter Coy)《彭博商业周刊》经济专栏编辑

  《宽容对待债务》

  美国过去有这样一个规定,无力还债的人要被送进监狱。这种行为既愚蠢又残酷,因为它剥夺了人们还债的可能,终日只能在铁窗下自怨自艾。

  大学期间,我曾听过类似事情:康涅狄格州一群妇女为要求政府释放负债的丈夫而请愿。但是这种请愿终究被拒绝。

  社会自此已行进了很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社会已足够进步。因为还有不少人在做着缘木求鱼、不切实际的事情。美国楼市就是如此,银行仍然相信他们能得到抵押贷款的所有资金。在欧洲,债权国和银行仍在犹豫是否要减计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这些债务国的资产。

  债务是今年的头等大事,不论是公是私,不论国内国外。由债务引发的危机成为美国政治谈话的主题,债务也成为英国政府出台财政紧缩方案的原因。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在未来几年,发达国家仍将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但是,当这些国家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偿还债务时,他们不知道,未来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将更为艰难。全球经济如果再次动摇,这意味着人们不得不接受债务将永远无法偿还的现实。对债务国而言,他们希望尽早免除债务,尽早得到“宽恕”。维斯伍德资本(Westwood Capital)合伙人丹尼尔-阿佩特(Daniel Alpert)表示:“这就是将要发生的事。”

  这并不是说那些不想还清债务的人在逃避。例如,美国政府完全有能力还清14.3万亿美元的债务。美国提高了债务上限、标普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不论未来情况如何,美国都将还清债务。或许让美国更为头疼的事情还在后头,未来数十年,如果美国在减少支出上表现不佳,其处境将举步维艰。

  总体来看,美国消费者自2008年来已减少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债务,但是,负担依旧很重。美国的民用住宅市场是美国人的最痛处。

  根据美国加州资讯、分析和商业服务提供商CoreLogic的分析,3月底,美国23%的抵押住宅市值都低于他们的抵押贷款。内华达州这个比例为63%。这些业主往往无法出售房屋,也无法移居他处找工作,因为他们没有钱付清这些贷款。加州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里勒(Edward Leamer)表示:“实质上,缩水的房价是送负债人入狱的另一种写照。”

  当然,这并非绝境,人们依旧有其他选择。贷款商可以让家庭成员继续住下去,但是是以租户的身份,或者将房屋贷款金额降到目前的市值水平。资产减记为那些需要售房的人提供了可能。同时,这也减少了人们一走了之的风险,业主一走了之就意味着银行要独自收拾这个烂摊子,或许房屋再也卖不出去。

  相比减记抵押资产,银行更愿意延长还贷时间,或者降低利率。银行不愿减记资产。这是因为承认损失只会让他们资产严重不足,此刻并不是抛售股票来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好时期(美国银行的股票今年下跌已超过40%,其在房地产业的艰难境地已很明显)。

  关于债务“宽恕”,已有先例。19世纪初期,破产法已经取代送债务人入狱的做法,这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向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以避免债权人追讨的企业获得了重新开始的机会。申请破产后,债务人可继续经营和拥有全部资产,同时努力拿出一份重组方案,以向债权人还清债务。这个体系很合理。

  但是主权国家无法寻求破产法庭的保护。国际借贷机构已逐渐看到减免债务的好处,至少对那些极为贫穷的国家来说。自1996年发起重债穷国计划以来,22个国家已获减债1000亿美元。赞比亚用这些减免的债款来控制疾病、减少学生入学学费等,公众从中明显受益。

  极为贫困的国家往往是债务减免的首要对象,因为他们通常欠债少,且借债方基本是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样的官方组织。对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这些中高等收入国家而言,他们就没有这么多同情分,因为他们的借债额已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西班牙和意大利还可能通过延长期限来偿还,但是希腊就别无选择,只能一笔勾销。希腊错在自身,国内逃税猖獗,但是在欧洲当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坚持下,希腊严厉的预算削减让情况更糟,经济继续下滑。这为最后的违约做了铺垫。

  7月的援助计划其实是对希腊资产减计做出的尝试性一步。希腊将以低利率获得1590亿欧元的贷款,其偿还期也将相应延长。但是,这并不能说会有好转,希腊的债务是其GDP的1.5倍,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经济衰退威胁着欧美,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根本就难以应付。美联储8月9日表示将在未来维持0到0.25%的低利率水平以促进经济增长。其实,要想真正重新开始,就应该让市场决定利率,而不是央行。

  有说法认为,所谓的债务“宽恕”可能会使未来更糟糕。借债方可能不会把借债真正当回事,因为他们相信,一旦搞砸了,他们会获得再次救助;对此,债权方只能屈从于这种风险。同样,对于债务“宽恕”的积极一面,有人认为它减轻了经济发展的负担。过度负债将阻止未来的发展,就像1个多世纪前将债务人送进监狱一样,是时候打破这道枷锁了。(译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