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盛定位国资国企改革配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2:46 来源: 东方早报

  作为上海市惟一的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国盛集团虽然组建运行已有3年,但外界对其定位和职能依然知之甚少。

  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施德容详解国盛三年来运作路径和未来重点

  早报记者 王道军

  

  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施德容

  作为上海市惟一的国有资本经营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盛集团)虽然组建运行已有3年,但外界对其定位和职能依然知之甚少,这3年其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亦不为人所知。

  63岁的国盛集团董事长施德容12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国盛集团定位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中的配角和服务者,不会谋求整体上市。

  施德容解释,这个定位,其内涵是要着重发挥资本经营股权运作的杠杆作用,引导增量,盘活存量,确保国资在流动中保值增值,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国有资产的布局调整和推进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进程中发挥运作平台的作用、桥梁的作用、纽带的作用和“鲶鱼效应”。

  上海天强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告诉早报记者,对于国盛集团这样的企业,其定位其实很难,主要是因为其肩负着国资委和国企的双重职能,如何协调是一个问题。强势者,比如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根据深圳市国资委授权,对部分市属国有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下属几百家企业,号称“深圳市第二国资委”。弱势者,如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表现并不突出。

  祝波善认为,国盛集团的定位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类似,作为国资平台公司,主要是承担国资委不便承担的职责,因此“配角”的定位较为恰当。

  清理枝蔓 搭建平台

  在上海市众多国企中,国盛集团显得十分特殊。

  上海市国资委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中把上海国企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产业集团,比如上汽集团、百联集团等,有着非常明确的产业;第二类是政府公益性的投资公司,比如上海城投公司、上海久事公司等,是为上海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的;第三类就是国资经营公司,目前上海只有国盛集团一家。

  这仅仅是从定位上来看,从企业本身来看,国盛集团与一般的国资经营公司也不同。

  国盛集团成立于2007年9月,而正式开始运作是在2008年5月。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由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盛资产有限公司、上海轻工科教发展有限公司等几个公司合并而成。

  其后,又有上海国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公司陆续划入,而国盛集团又陆续参股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商飞发动机公司、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既有产业集团,又有投资公司,还有公益性的蔬菜集团、轻工科教等板块,甚至还有事业单位,如此复杂的架构,国盛集团显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国资经营公司。

  因此,清理枝蔓,成为国盛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工作。

  施德容解释,在国盛集团系统内部,首先是花了八九个月时间,把所有的资产进行了梳理,并且专门成立了机构,有10多个人来做这件事情,并开始清理一部分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三类,第一是壳体企业,第二是亏损企业,第三就是不符合国资投资三个原则的企业,坚决退出来。

  “清理企业也是蛮难的,当初我们集团组合的时候有400多个独立法人的企业,层级上四级、五级、六级都有,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大力度退出来。2009年退了80家,2010年退了100家,今年又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清理和行业收缩,基本要把这三类企业清理光。”施德容说。

  一方面是清退,一方面是归类,除了上海建材集团、上海蔬菜集团、上海家化集团等产业公司之外,国盛集团又在今年陆续组建了5个运作平台,分别为国盛资产、国盛投资、国盛地产、国盛科教、国盛创意。

  施德容告诉早报记者,国盛集团有着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文化,十分复杂,把这些企业拆散了放入平台很困难,现在只是把框架搭好,以后上海市国资委有新的公司划入国盛集团,就按照特点放入平台进行运作。

  国盛集团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这5个运作平台成立之后,国盛集团的目的是完善公司运作,除了几大产业集团单独运作外,其他业务统统“决策在集团,运作在平台”。

  祝波善认为,上海的较多国企都有原来委办局的痕迹,其实通过归类,建立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内循环,提高管理效率。

  有进有退 快进快出

  2009年11月,施德容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盛集团定位成3个平台,即投资与投资服务平台、资本运作平台和市场化融资平台。

  事隔一年多后,施德容告诉早报记者,这3个定位正在逐步完善逐步成熟,“现在来说,随着国资改革进程的加快,要求资本在平台公司大进大出、快进快出。我们在搭建一个运作国资进退、推动国资流动的经营平台。”

  对于进与退的标准,施德容解释道,第一,这个产业和市场是否具有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比如说,是不是朝阳产业?是不是上海调结构、促发展中需要进的产业?第二,国盛集团去做,是不是能够做到前几位,是否具有发展基础和优势?第三,产业特性是否符合国资阶段性持有和发展?有没有盈利和退出预期?

  按照这个标准,到2010年底,国盛集团共清理了180户非正常经营和亏损经营企业,使这些企业占用的资源得到有效释放。单单2010年,通过企业清理释放占用的土地就达约19万平方米。自2009年以来,共完成存量资产处置40项,盘活变现约64亿元。

  在“进”的方面,施德容总结了三个方面。

  一是,以股权投资方式参与国家级战略性、先导性、示范性项目,例如代表上海市政府出资50亿元,参股大飞机项目,成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施德容告诉早报记者,通过参股大飞机项目,随着大飞机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国盛集团又开始新的投资,参股了上海的飞机发动机和航天系统公司。

  二是,在资本运作方面,协助上海医药(601607)重组,提供了总额20.4亿元现金选择权,成为重组后上海医药的第二大股东。施德容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不仅成功地推动了上海医药的发展,而且我们也从中获得了盈利。”

  三是,参与上海国企改革,2009年,国盛集团和上海城建集团一起成立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这家公司当年就中标60多亿元的项目,然后在第二年又拿到100多亿元的项目,现在还走出去到国外拿到项目了。

  施德容告诉早报记者,对于和上海城建的合作模式,国盛集团也在探索。不仅出钱,而且还把财务总监和相关管理人员派到这个公司。从这个项目看,一方面也是帮助了国资国企改革,同时也得利,并且形成了国盛集团的盈利模式。

  除此之外,在国盛集团内部也是有进有退的。施德容告诉早报记者,国盛集团旗下的上海建材集团拥有两个上市公司,一个是棱光实业(600629),还有一个是耀皮玻璃(600819),主要做高端玻璃和复合材料。所以国盛集团就要支持这两个企业在行业中做到前几位,通过资本运作实施跨越式的发展。

  施德容还透露,结合国盛集团自身情况,其未来重点将在新材料、食用农产品、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四个领域发挥国资引导和带动作用。而这些板块的公司一旦具备上市条件,会积极推动其上市,以便推向市场。

  国盛的三大“使命”

  作为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国盛集团承担了上海市大量的国企不良债务的处置业务,事实上,接收和处理不良资产包,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都很大。

  施德容告诉早报记者,国盛集团对国企不良债务的处置业务,目前涵盖四个方面:一是市场化收购资产的处置;二是承接上海市国资委委托的核销资产处置;三是承接上海市有关部门交办的相关债务解决任务;四是承接兄弟集团核心资产上市过程中剥离资产的处置。

  2009年,国盛集团收购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3个不良债权包。华融债权包面值44亿元,包括806个项目债权;信达债权包面值12亿元,项目123个;另有一个30多亿元的资产包。

  2010年国盛集团又处理了40多亿元的资产。施德容表示,今年上半年,国盛集团已经处理了30多亿元,下半年计划再处理20亿元到40亿元的资产。

  施德容坦言,处置的过程中采取的办法是市场化手段,虽然过程是艰难的探索,但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即集中谈判,分散处置,稳妥协商,略有盈利。

  施德容表示,总结来看,国盛集团的使命主要是发挥3个作用,一是在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在上海国资布局结构调整解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中发挥作用,三是要在国企从行政性、封闭型重组转向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推动经营性国资证券化方面发挥作用。

  而对施德容个人来说,其使命不单单如此。除国盛集团外,他同时兼任上海国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于2010年3月31日挂牌,定位为加快上海国资流动的综合性平台。

  但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外界并未看到其太大动作。

  施德容告诉早报记者,这个公司和国盛集团没有关系,定位也有所不同,主要将在上海国企上市公司进退之中发挥作用,“不是说这个公司没有进展,而是没有信息披露出来,也在做一些工作。”

  在7月召开的上海市国资委季度新闻媒体例会上,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刘燮曾表示,上海市国资委正在利用上海国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这个平台,来推动上海家化改制。

  录入编辑:张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