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豆突破1400美分 国内库存高企仍有压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9 10:15 来源: 新浪财经

  油厂开工率低导致库存降低缓慢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进口大豆库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我国进口大豆商业库存数量为745万吨,比7月底的768万吨降低23万吨,但仍处于今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其中,我国广东、山东和广西地区进口大豆存量较多,河北和辽宁地区进口大豆存量相对较少。进口大豆商业库存降低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近期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大豆加工厂并未大幅提高开工率。初步统计,上周国内进口大豆加工厂开工率基本为58~59%之间。

  根据饲料企业的采购情况,上周饲料企业豆粕采购数量为83万吨,明显低于8月份第二周的102万吨的采购量。饲料企业采购数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于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上涨之后带动国内豆粕价格上升;二是8月份前期采购数量较大。虽然7月份进口大豆实际到港数量为462万吨的水平低于6月份528万吨的到港数量,但下游需求仍无法带动大豆加工厂开工率的提高,从而导致进口大豆商品库存降低幅度较小。

  大豆厂商尝试推迟近月大豆船期

  由于我国进口大豆商业库存长期居高不下,养殖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以及大豆压榨利润呈现下降态势。因此,部分大豆周转能力薄弱的民营企业开始出现进口大豆卸货困难和大豆积压问题。据了解,上述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南方地区民营企业,外资和国营企业情况尚好。监测显示,我国大豆厂商正在不断尝试推迟近月大豆船期,并且降低了对美国新豆的采购积极性。由于国内大豆压榨利润依然亏损,加之进入9月份之后,国产大豆供应数量增加,部分拥有北方地区大豆加工厂的压榨集团近期正在推迟近月大豆船期。

  国内大豆加工厂推迟船期和降低美国大豆采购积极性的做法可能降低后期进口大豆到港数量预期。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9~12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为1650万吨,低于7月份预计的1700万吨。2011年度全年大豆进口量预计降低至5000万吨左右,低于去年5478万吨。

  注:打框的为预估值

  美国前两大主产周遭受干旱威胁

  监测显示,美国前两大大豆主产周爱荷华州和伊利诺伊州进入8月份之后的降水量只有正常降水量(该州过去30年同期降水量的均值)的43%、47%、51%和44%,74%和25%。如果后期降水量依然保持较低水平,该州的大豆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不仅是美国大豆前两大主产州降水量偏低,进入8月份的第三周后,美国其他大豆主产区降水量也相对偏少,仅为正常降水量的64%。美国农业部本周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截止到上周日,大豆生长优良率为59%,低于前一周的61%,以及去年同期的64%。其中爱荷华州大豆生长优良率下滑了4%,为66%,伊利诺伊州下滑了4%,为53%。

  美国大豆期货后市价格展望

  截止目前,美国大豆单产仍然受到中西部地区降水量过低的影响,面积和单产双双下降的局面基本已成定局。虽然南美地区今年大豆结转库存较大(比去年同期增加800万吨),但北半球地区大豆产量的预估下调,仍促使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出现明显下滑,使得大豆的价格获得支撑。

  根据技术分析,美国大豆期货主力合约11月合约关键压力位在1400美分附近,因今年年初以来,美豆的价格几乎95%以上的概率在1300~1400美分的区间内运行,其中有4次价格触及或者短暂突破1400美分,但结果都是价格很快回落,每次价格突破1400美分,价格在1400美分上方运行的时间不超过3天。因此1400美分不但是技术压力位,也是心理压力位,对价格的压制力极大。我们认为,后市美豆想要有效突破1400美分,一方面需要后期美国主产区的干旱天气仍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外力的推动,如美国推出QE3,否则美豆后市仍将维持1300~1400美分的区间振荡。

  周五全球央行年会在美国的怀俄明州杰克逊城举行,美联储主席在本次会议上未提及QE3,一度令投资者失望,但伯南克在讲话中暗示美联储在必要时会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令投资者逐渐恢复信心。周五夜间,美豆11月合约大涨2.2%,并突破1400美分收于1423美分。本次为美豆年内第五次挑战1400美分压力位,并创出年内新高。由于美豆主产区干旱以及出于对QE3的预期,本次美豆形成有效突破的可能性极大。

  总结:

  在美豆主产区遭遇近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以及市场出于对9月份推出QE3的预期,美豆近期走势强劲,在周五突破1400美分,并创出年内新高。在美豆的带动下,近期国内豆类也跟随走高,但走势明显弱于美豆,主要因近期国内港口库存维持历史高位,下游企业维持观望态度,采购积极性不高。此外,有消息称中国央行降雨9月5日其调整存准基数,预计将冻结8000亿资金,这也将一定程度上削弱国内豆类的上涨力度。因此,总体上我们继续维持中长线看多豆类的观点,美豆今年年内有望看到1500美分,但国内豆类短期需警惕冲高后回调的风险。

  东吴期货 王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