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江:宝钢的全球化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12:08 来源: 新浪财经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制造业全球运营高峰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演讲。
徐乐江:谢谢周林院长,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在著名的高校商学院讲台上和大家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问题。我看了今天讲座是变革当中的中国制造业,这个主题非常好。前面我听了沈先生的讲演,讲的非常好。我结合所在的行业所处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钢铁业发展起来,现在一下子闹多了。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不到三千万吨钢,今年可以到七亿吨,占全球钢铁产量差不多一半。
在人类历史上有四个国家钢铁产量过一亿吨,美国、日本、前苏联,苏联解体以后,现在俄罗斯只有六千多万吨。1958年的时候中国大跃进,有两个元帅,一个钢,一个粮。现在改革开放30年的速度,特别是进入这个世纪以后,上个十年里面,有五年27%的速度钢产量一年增长20%以上,最高一年增长27%。在这个状况下,行业发展到这个状况,接下来中国融入世界的制造业,毫无疑问,我们钢铁业一定会融入进去。在这些方面结合宝钢的实践和大家谈谈。这里很多是自己的观点或者实践当中的认识,不一定对,给大家抛砖引玉。
我今天谈的是这么几个问题。宝钢的国际化历程。第二、中国钢铁业国际化所处阶段存在的问题。第三、或金融危机时期,全球钢铁跨国投资的趋势。第四、中国钢铁企业怎样走向国际化。
宝钢国际化历程,宝钢1978年引进的,除了人没有引进,技术、管理,尤其是一期128亿,二期270亿,很早和国际钢铁接轨。在宝钢的思想里面,相比国内的同行非常开放。1984年,我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就是最底层的岗位到新日铁实习8个月,我大学学的机械制造。投产以后,我们的产品质量上来以后,宝钢有一个想法,拿出我们10%左右的产品到国际市场接受检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建的比较高标准后,可能我们的产品和用户的需求有一些差距,比如我们的无缝钢管,基本上先出口,国外的石油公司接受以后我们再回国。当然和国内当时石油企业计划经济时代想法也有很大关系,你的产品在质量爬坡过程当中行不行,不行就打坏,不用你。我们基本上10%的产品保持出去。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累积出口钢材3620万吨,这是一种贸易形态。
这样我们在海外营销体系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布局,20年的发展和调整,宝钢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外营销网络体系的布局。这是我们历年出口的产品,从1988年开始,这是我们现在海外的营销体系。本世纪初,国际大宗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而且国际矿业巨头要价很低。大家今天说疯狂的石头是铁矿石,那个时候供需关系是倒过来的,我们那个时候和国际接轨。这块是宝钢第二个走向国际化,因为我们的工艺决定了,宝钢一开始引进矿石资源为主要供应资源。
新的一轮的发展,宝钢的战略,我们在资源还要布局,我们已经不是简单谈一个合资矿的形式,在澳大利亚资本市场上收了阿奎拉公司15%的矿石。它手下有很多好的资源,有铁矿、焦煤、锰矿。宝钢从股权入手,这是一个方面。第二、它下面的资源我们也在谈合作。最近在西奥可以达到每年6000万吨的磁铁矿,这个资源不多了。这个矿从上面先进公司,有资源,在资源上合作。我们走向国际化和我们十年前资源上大家已经看出完全不一样了。
从钢铁的制造、出口产品,从最终的买原料进来,我们现在走到了资源。但是到今天为止,宝钢在海外的制造行业,钢铁行业没有布局,我们正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大家关心宝钢的知道,在2002、2003年我们在巴西和洼里(音)准备合资建500万吨的钢材。08年金融危机来之前,我们把这个公司卖给了洼里(音),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为什么没有做成呢。我们大概水土不服。我们为了这个项目,在巴西两周换了地方,我们做环评了,州政府说这个地块不适应做钢铁。08年4月份我们退出。
接下来宝钢仍然没有放弃,我们地处上海,尤其是我们从事钢铁行业有一个“微笑曲线”,到今天我们走向国际化,在同行里面走在前面。宝钢和巴钢07年进行了联合重组,我们国内有布局。以这么多年形成的经验要往海外走。通过我们的实践,作为钢铁企业国际化的形态分为了三种。一个是初级的产品形态,出口产品,买备品备件维持生产。中级形态是资本国际化,包括阿奎拉买了公司的股权,再开始从项目开始做,它是一个地质勘探的资源公司。同样,包括我们出去办钢厂也是资本要投的。最高级的,今天霍尼韦尔最值钱留在美国的就是大脑,就是研发。沈先生说制造全部出来了,这也是一个大规律,哪里好,有优质的劳动力,有低成本,还有大市场,一定过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造鞋最便宜,现在是越南了。到后期,我们真正融入国际化的话想在研发方面。
今年4月份,宝钢和澳大利亚四所大学共同成立了宝钢-澳大利亚联合研发中心,不仅研究钢材,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这是一个新的探索,很荣幸贾庆林主席访问澳洲,他听说这个事,我们想没有这么巧惊动他。他到澳洲访问听说有这么一个事儿,他去给我们揭牌。今后超前发展,很多海外这块,他们有需求,我们更有需求。7月份我到欧洲瑞典,包括芬兰,和我们这个行业研发体系正在接触。除了简单的买产品、卖产品,买原料,卖原料,包括资本长的投入,真正融进去,研发这块未雨绸缪,要先走一下,这样才能在竞争行业里面站到制高点。
第二、中国钢铁国际化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中国钢铁业国际化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呢?从行业来讲是产品出口阶段或者说备品备件,基本上是物质阶段。产品国际化方面大幅度的处理是第二阶段,很多企业都是营销网络在国际上布局,海外营销服务体系刚刚建立起步,这块是我们走向国际化处于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大规模的产品出口造成了消耗能源、污染留在国内,这个勿庸置疑,我们的行业是消耗能源的行业,也是污染比较大的行业。更何况中国70%的矿石从海外拉过来,这么大的物流量出的钢材,现在留下来的有很多。
我们出口的产品不是非常高附加值的,造成的贸易摩擦、贸易倾销,这些方面的量很大。整个物流运输,特别是今后的二氧化碳减排,这个要提到议事日程,这种国际化大物流的东西,二氧化碳今后纳入到全人类共同要减排的时候,这个方式还可持久吗。比如宝钢今天占到了中国汽车板二分之一的产量,我们也有出口,但是本着我们是出口是让用户检验产品质量的。如果再大量的拿出去国内都满足不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能源、资源,资源包括矿山资源、焦煤资源、有色合金资源等等,这是中国处于这个阶段,尤其是发展快了以后,中国很多资源有些稀缺,根本没有,有些是我们消耗很快。比如焦煤这几年成为了纯进口资源。过去中国说煤炭量很大,现在价格慢慢接轨以后,再加上质量的问题,国内不一定比得上国际有优势,特别是中国东南部沿海。研发国际化中国处于一个很低的阶段,大多是请进来。我们有一个项目请国际公司一起做,要走出去才刚刚开始。特别是很多成果,受到专利的限制和无专利的状态下运行。
迟后的原因一个是资金和技术的不足,现在海外投资的欲望,目前中国还是处于发展阶段,国内的事情刚刚开始,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当然中国要办的事太多,比如人家都说中国钢铁业产能过剩,我说肯定产能过剩。但是这个阶段,中国钢铁业里面7亿吨,50%是建筑用材,包括螺纹钢、线材、板材和各种型材。市场关系、供需关系一定按照市场规律调整,但是我看到中国的发展状况。比如今年“十二五”期间36000万套保障房,这对于钢铁业的需求就是那一块。反过来大家知道中央开完水利工作会议,60年代建的水利这么多年失修了,要投四万亿,花十年时间把中国的水利设施重新建设,因为有的很多水利失修,国家要办的事,现在有钱了。四万亿相当于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出台力度。水利工作会议闭幕的时候,我看总书记讲话,力争5-10年把四万亿花完。我想中国GDP拉动主要是三架马车,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投资。这又是要办的事情,又有四万亿的资金投入,我相信这个力度很大,我觉得肯定不用十年四万亿投下去。这样,中国办的事调结构非常难。
第二、产业饱和和弱化的中国钢铁产业对外的竞争能力。目前为止限制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钢铁企业。我个人认为以后调结构,中国钢铁行业限制海外的资本进来会慢慢淡化和取消。中国市场高速增长的需求是中国钢铁企业没有时间走出去,这个很清楚,市场这么好,没有文化障碍,剩下来我们在这块又有这么好的回报。特别是过去十年高速发展期。
中国钢铁下游产业国际化的能力薄弱影响了钢铁业海外投资的市场基础。我们是一个基础原材料的行业,跟随我们的用户走是今后很大一块。我们看了看海外,国外的钢铁业也是这么一个规律。最近印度的通用不好,上汽和通用一起,现在上汽通用管印度通用,过去印度通用没有上汽的股票,只是印度和美国通用的股份。印度钢铁业的生产体系和保障能力,这块保障不了我们赚钱。随着今后下游产品,家电、造船、工程机械和我们刚刚所说的汽车等等走向全球以后,不是在国内生产产品出去,中国的家电业在全球卖的很多,比如美地是宝钢的用户,他现在卖的微波炉全球哪个超市都有。
另外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国有资本的妖魔化限制了我们海外投资。这一点大家要有一个观念转变,其实钢铁业充分市场竞争,我们都是遵守同样的WTO规则。
我个人认为,后一个阶段,中国钢铁业大规模国际化时代到来。我前面的分析,无论如何市场的竞争和现在中国钢铁业形成的相对优势,我讲的国际化不单钢铁业出去,包括海外的资本进来。整个发展阶段到了,中国的钢铁,中国的资本会出去投资办钢铁。国外的资本、国外的钢铁业到中国参与中国钢铁业的产业重组,结构调整,这个一定会到来的。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钢铁跨国投资总量锐减,表现了钢铁跨国投资对于宏观经济高度敏感性。从这个曲线大家可以看到,08年以后钢铁业也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在08年以前,进入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的时候是钢铁业联合重组如火如荼。07年达到了高点,跨国投资总额达到了1000亿美元,08年是740亿,09年390亿,都是大幅度的降幅。
对于后面的时期,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复苏,我觉得这个行业2010年会恢复到危机前的跨国水平。钢铁产业跨国投资对于宏观经济的敏感性高于其他行业,尽管金融投机投资增长的下降幅度高于全球整体下降幅度,同样反弹速度快于整体水平。另外,我们的行业投资规模较大,周期较长,很多投资项目酝酿时就要数年之久,很多危机当中的这些项目处于休眠状态,并没有完全停。一旦外部环境转暖,很快就会恢复。特别是2010年以来这个趋势很明显。到了2010年全球钢铁产量,去年恢复到11.14亿吨,达到了09年的设备。今年我预计全球还会有5%-6%的增长。
第二个趋势,中国会成为全球钢铁投资的输出大国。同时,也会成为钢铁资本的输入大国。前面我介绍了,中国钢铁业的国际化两个方向。一个是中国钢铁业在国外钢铁业里面输出投资,这里包括钢铁用的铁矿石资源焦煤,包括新建钢厂和参与国际钢铁业的收购。在过去几十年里面,日本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资本输出国。反过来,我前面讲到了下一轮中国的转型发展,中国的钢铁业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一定会成为国际资本到中国来加大力度。大家知道钢铁业的大进大出和改革开放初期单向的完全不一样。
过去传统的巴西、澳洲和印度这块,印度对于矿石的出口税征的很多,他自己发展钢铁业。巴西和澳洲非常成熟,很少再有机会,但是未开垦的非洲,最近发现有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在铁矿石资源和焦煤资源,这块是下一步的趋势。另外就是合资是钢铁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不同投资对象的股权比例会发生变化。这个世纪以来,全球钢铁业跨国投资,95%以上的项目是合资形式实现的,这个趋势仍然会持续,但是会出现新的变化。资源类投资以低比例参股为主,但是参股的比例显著上升。特别是资源行业稳定的高投资回报是钢厂目前参股比例的主要原因。上个世纪石油危机之前,比如我们的同行日本,很多钢铁企业全部参股了铁矿石、焦煤,石油危机以后,长期停止,一直到现在,新日铁JF经历了十年的资源高涨以后才认为供需关系,铁矿石焦煤资源规律发生了变化。上个世纪宝钢投资巴西和力拓的合资矿石的时候,我在宝钢工作30年,2000年以前,我的工作当中进口铁矿石到宝钢没有上过28美金到岸价,现在都是180、190,目前我们同行认为这个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包括金砖四国起来,铁矿石再回到上个世纪的历史是不会有了。
投资保护主义在钢铁领域,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会表现的更典型。我觉得不仅是针对中国,也是包括全球的,这一轮金融危机,保护主义大量的抬头,所以决定了我们走出去,国际化更坎坷。
大型中国钢厂的新建跨国投资获得重大突破,跨国并购是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未来几年,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的恢复速度,或者走得是否顺利,可能会带来这个行业有一些国家是不是能够维持,或者说原来的形态可能就会发生重组。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目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再看两年以后,我觉得钢铁业回到上个十年的兼并重组会愈演愈烈。
最后谈一下中国钢铁企业怎样走向国际化。我觉得中国钢铁企业对于为什么国际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最主要的是警惕国际化陷阱。大家认为资源稀缺,一窝蜂的投资铁矿石资源,搞钢厂的人投资,搞贸易的也在投资,另外有钱或者找到钱了也在投资。我这个话放着,在这十年里面大家一定可以看到,上个十年里面去澳洲、巴西、非洲的很多投资,我个人认为会打水漂。最近中国对于中钢集团投资的铁矿资源项目,如果大家关心在网上可以看到,我觉得那个项目基本打水漂了。至于脑袋热出去拿了资源认为是一个财富,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包括那块资源先天本身具不具备竞争力,人们会重新评价和认识。我认为这块中国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化,要想好我们为什么国际化,单单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一定会失败的。
对于我们钢铁企业要遵循走向国际化的原则,这是我们自己的认识。一个是国际化是一个自然的渐进过程,钢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充分酝酿,不能急于求成。前面我介绍了,如果我下游的企业自己都没有出去办厂,我出去的产品一定是供给原当地的生产,无论是汽车还是家电。它原有的供应渠道你一定要竞争。这相当于我跟着海尔出去或者上海通用出去完全不一样。我们有20年在中国国内的合作,大家知根知底,已经非常习惯了。在那个环境共同打造一个上下游共同链风险会很低。国际资本市场应用程度和国际化程度密切相关,中国钢铁企业应该抓住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以融资国际化促进产业国际化。这方面我们的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的,我们也正在努力看,对于国际资本市场怎么认识。第三、文化和地域相近是我们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我前面讲了宝钢到巴西干钢厂水土不服,五六年之后回来了。这是对于当地的政策、文化没有做很好的调研。稳定的国际化战略也是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循序而进,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也是很危险的。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和母国和目标国的战略结合起来协同发展。比如美国钢铁业历史悠长,上个世纪我们熟知的LTV,在上个世纪末宣布破产保护,出来一个WSG,那基本上是一个资本运作,米塔尔和WSG合完以后,这时候米塔尔公司成为了世界级的。米塔尔以前只干螺纹钢、线材。米塔尔06年把阿塞洛重组掉,成为了世界钢铁业的巨无霸。这可以看出来和当地的政府状况、发展阶段都有关系。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我们市场环境特点。如果不顾及这些,一味的盲目走出去一定要交学费,吃苦头的。
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了宝钢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讲的不对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