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监管层警示人人贷风险 宜信否认公司涉嫌老鼠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16:18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9月19日下午消息,在监管层警示“人人贷”风险后,宜信(微博)和其CEO唐宁便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今日上午该公司携律师、学者一起回答媒体提问,否认公司涉嫌老鼠会,否认唐宁本人的放贷余额已至少20余亿。目前该公司平台上有6万借款人。

  银监会警示人人贷风险后,作为自称中国领先的P2P信用贷款服务平台宜信公司及其CEO唐宁也遭到了质疑。

  据《第一财经日报(微博)》报道,宜信的P2P商业模式是,吸收资金供给方的资金,并将其提供给资金需求方,与所谓“自行配对”不同,在这个过程中,资金供需双方的配对由宜信进行,客户并不能选择贷款的投向。

  有国有大行人士认为上述资金中介行为属于违规。也有媒体报道称宜信模式涉嫌非法集资和吸储。

  公司公开表态称,“宜信公司作为规范运作的公司,不吸储、不放贷,决不触及非法集资的底线,宜信平台目前的平均贷款额度仅4万元左右,不太可能流入房地产及“两剩一高”等限制性行业。”

  唐宁今日也向媒体撇清公司从事揽储业务。他解释称,固定收益不等同于保本保息,公司并没有进行没有保本保息的承诺。“宜信促成的借贷关系是固定收益的模式,并不是说出借人和出资人能够通过宜信的平台获得固定收益保障,不意味着会从借贷关系中获得完全一样的回报。”  

  但在其一款名为“宜信宝”的理财模式中则明确,根据平台的历史经验数据,宜信宝的年收益始终保持在10%以上。并与其他投资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比较。

  另据《经济观察报(微博)》援引宜信内部人士说法称,唐宁本人放贷余额已至少20余亿。唐宁向新浪财经表示:“这肯定是不对的。”他不知道媒体的消息是从哪得来的。

  据报道,唐宁的模式是,以个人身份放贷给需要资金的客户,然后再将其个人债权转让给有投资需求的出借人,出借人投资到期,宜信公司再帮助出借人寻找下家回购债权或者唐宁再把债权回购。

  唐宁承认早期确实为一些参加培训的学生和家长,其以个人身份对其进行放贷,但都“还款了”,在这一过程中其将个人债权进行转让,但没有透露更为详细的信息和数据。

  他称,早期的出借人都是公司员工和同事,此后宜信也将如此模式进行推广,给客户两种选择,一方面可以和借款人签协议,一方面可以选择从既有的平台上已经生成的债权进行购买。

  此外,据媒体报道,在银监会已经发出风险提示的情况下,部分人人贷中介机构目前推出老客户介绍新客户有0.3%现金奖励的活动,这一做法被律师和银行业内人士认为是属于“老鼠会”模式,并且表现出类传销行为。

  对于上述行为,唐宁予以否认,称宜信与老鼠会“完全不相干”。他介绍说,如果交易成功,老客户获得宜信平台的礼品和现金的鼓励,不涉及新客户先交一些钱给平台或者任何人。

  针对宜信涉嫌非法集资和高利贷质疑,今日被邀请出席媒体会的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达飞认为,宜信没有向公众承诺把钱存入后偿还本息,他只提供平台,一旦债权人和授让人法律关系行程后,宜信的任务就完成了,真正的借贷关系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与这个平台没有关系。陈达飞认为根据法律规定,民间借贷不得高于银行利率的四倍,宜信不过10%几。

  据唐宁介绍,目前宜信平台上有约6万借款人,其平均每一笔借款的额度农村在几千元,城市在五万元左右,但他拒绝透露更多数据。(丁蕊 发自北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