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于绍文:企业转型并非要走向高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4 09:46 来源: 新浪财经
“2011中国CEO年会”于2011年9月2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经理人》杂志社社长于绍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1中国CEO年会”于2011年9月2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经理人》杂志社社长于绍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中国CEO年会”于2011年9月2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经理人》杂志社社长于绍文。

  以下为演讲实录:

  于绍文:尊敬的潘卡基•格玛沃特,尊敬的项怀诚先生,尊敬的钱颖一教授,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金秋时节,经理人与新老朋友,又如期相聚在中国CEO年会。我代表主办方经理人杂志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已经第五届了。今天,我们一如往届,世界级管理大师、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和顶级企业家,一起激荡增长转型的新思维,寻找新环境下的转型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中国企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抉择。无论战略还是战术,中国CEO的商业思维,都面临着全方位的拷问。

  《经理人》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在转型之路上成功率很低——通常不到50%,变成了“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企业转型中走进了思维误区,用旧的思想观念和模式,去操控一场求新的自我突破。我们就以创新为例:

  有种观点:“突破一个核心技术,就能实现转型。”是这样吗?不是。掌握或突破一两个核心技术,并不能就实现真正的转型,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原创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力,更进一步拥有将其市场化、国际化、行业标准化的能力。

  还有种观点:“引进关键人才即可实现转型”。是这样吗?不是。高科技产品不是一两个天才工程师就能完成,它需要大量关联部件、关联企业的协同才能完成。单个的智力、人才、高科技成果,如果没有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与转型无补。

  还有种观点:“传统产业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转向新兴产业”。是这样吗。不全是。传统产业不会消亡但需要升级,譬如,传统制造业向高级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重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升级,电子信息业向软件服务业升级。

  还有种观点:“转型就要从价值链的低端进入高端“。是这样吗?想进入价值链高端的企业,首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具备了技术、行业标准和资本的控制力。如果没有,那就甘居中下游,价值链中下游的企业通过战略、管理与技术创新,同样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还有种观点:“转型就是抛弃夕阳产业,进入朝阳产业“。是这样吗?不是。农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如能技术创新、品质提升,仍然是非常有效的赚钱行业;纺织业也被认为夕阳行业,但看看意大利和法国,就知道品牌的力量,如何持久地力挺一个产业的长盛不衰。

  《经理人》研究还发现,转型中关停或深陷困境的企业,并不是因为机会少,而是因为机会太多,步入了伪机会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不恰当的多元化扩张,特别是国家推出新兴战略产业政策之后,多头冒进。取短线好处而弃长远利益,掠夺性经营,权宜之计。品牌延伸过度,多元产品超越了一个品牌所能承载的界限。一味追求高利润,发展战略寄托在不切实际地高利润长期持续上。新兴领域伪机会,团购、电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能源等,确实机会巨大,但有的进入已经不合时宜。

  企业转型,也并不是一片灰暗。我们看到,很多智慧型的企业,突破自我、笑傲市场。富士康代工之外,在太阳能、环保、地产、新一代通讯等成功布局,构建起新商业帝国;万达的“掐尖”战略,为地方政府搭建绩效综合体,积累优质旅游资产;优衣派的商帮联盟,聚合优势;民生银行的经营微小企业长尾,创新产品和风控体系。。。。还有玖龙、华为、陕鼓、复星、京东、三一等,这些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主动变革和创新,获得新一轮高速增长,其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动因、逻辑和理念。

  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正经历一次凤凰涅磐般的转型。停一批,关一批,死一批,是肯定的。这不是坏事。否则,中国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和的增长质量的转换,就是一句空话。因为2008金融危机爆发,因为四万亿的投资,使本来早该发生故事,延迟到今天讲述。不过,这恰好是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最佳窗口期,也是企业发展洗牌的最佳机会。

  我们坚定相信中国企业特别中国民营企业。相对国有和跨国资本,对中国变革贡献最大的民营企业,草莽崛起,少有资源扶持,每每宏观调控时刻成为整顿和限制的对象。但是,中国民营企业愈挫愈勇,成为最重要也是最富才华的管理创新的推动力量。这次历史性的转型,中国民营企业一定能再次悲壮地书写出无数新鲜、生动、极富价值的管理实践的经典案例!

  世界整合营销大师唐。舒尔茨, 2009年在参加第三届中国CEO年会期间,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中国企业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激动人心的,都是创造,都是世界级的。可惜,没有人记录”。

  今天,在2011(第五届)中国CEO年会现场上,《经理人》愿与到会的800位来宾,对转型中的中国管理实践,一起记录,一起发现,一起传播,一起升华!

  谢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