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豆类近期将维持振荡反弹格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7 09:40 来源: 新浪财经

  10月27日国际期货晨会纪要

  对于近期豆类的走势我维持振荡反弹的观点,主要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第一,从宏观面来看,我们最担心的是欧债危机的恶化进而影响全球经济演化为第二轮的金融危机。上周国内橡胶和铜创出一年多来的新低,从形态上或将形成第五浪下跌的行情,但是为什么接下来却没有破位下行反而出现强烈的反弹呢?我认为要关注作为大宗商品风向标品种的原油,把这次和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各种商品下跌的表现来看,最突出的不同点在于原油强势的表现,金融危机期间原油在118个交易日内下跌71.77%,最长的连续反弹只有4天,且长期受20日均线压制;而这轮原油见顶回落已经历时128个交易日,最大下跌幅度才33.35%,而且最近这轮反弹已经到了下跌幅度的30%,且连续12个交易日站在20日线上。与大宗商品走势同样有重要相关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金融危机期间下跌94%,而在今年八月份至今却上涨了72%。所以我认为现阶段出现类似08年深度下跌行情的条件还不够充分。

  第二,美国农业部10月份的供需报告把美豆的单产从41.8调降到41.5英亩/蒲式耳,产量同比调降0.25亿蒲式耳到30.6亿蒲式耳,产量比去年下降8%;库存消费比从上月的5.22%调降至5.11%,仍处在历史的较低水平。美豆最新的收割进度已经达到了80%,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91%。随着收割进度的不断推进,产量情况也基本明朗,市场关注点转变为需求和南美可能出现拉尼娜天气对大豆的影响。

  第三,从需求的角度上看,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9月进口大豆数量为3771万吨,同比减少6.1%。但是从美国农业部报告的预估数据中,2011/12年度中国进口的大豆数量将为5650万吨,同比增长8.7%。因为饮食结构在一段时间内是保持稳定的,中国短时期内对豆油的需求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国内大豆可能减产20-25%的前提下,对大豆的进口需求仍将保持稳定。从平衡表中可以看出美豆进口量比去年下降200万吨,结合今年南美大豆丰收的情况来看,需求的变化可能是降低美豆进口量而增加南美大豆进口量。而有消息称,中储粮在10月份购买10-12万吨豆油和70-80万吨美豆用于国储,并预期后期仍将购买200万吨大豆和70万吨豆油,也说明了中国的需求并没有出现大幅的下降。

  第四,现货方面,黑龙江大豆收购价1.92-1.97元/斤,比上月下降0.1元左右,但是农民惜售心理仍比较重,成交较少。黑龙江四级豆油出厂价是9600-9700元/吨,天津江苏地区四级豆油价格为9250元/吨,成交清淡。从我们实地了解的情况来看,一般农民在新豆上市前期会保持观望,等待国家收储价出台。往年收储价格一般在10月底11月份公布,由于今年种植成本上升及其它谷物类收购价格普遍提高,因而市场预期大豆收购价也应该相应提高0.1元左右,达到在2-2.05元/斤。

  第五,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美豆在上周胶和铜等商品暴跌创出新低的情况下在20日均线之上仍受到了较好的支撑位,1300美分由原来的振荡区间下沿的支撑位变成了现在的压力位,后期观察反弹是否能够有效站稳并突破1300美分关键点位,突破则继续持有,反之离场观望。 综上所述,目前在供需基本面相对明朗,而宏观面仍不确定的情况下,豆类后期走势维持振荡反弹的观点,操作方面可在趋势明朗前观望或者逢低轻仓持有多单参与反弹,参考美豆有效跌破20日均线作为止损。

  【晨会分析师 李茂丹 】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