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发展内需经济应提高农民收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9:17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锡文 :非常高兴来参加金融年会,也非常荣幸能在这里结合农业讲一讲我国的宏观经济问题。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正和宏观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之所以这样讲,我想首先大家都已经感觉到,农业的生产情况、农产品的供给情况,对CPI影响非常大。近几年大家感觉到一些重要的农产品价格不断波动,对居民生活整个的影响都比较大,比如今年1-9月猪肉的价格对CPI影响占到20%左右。所以农业生产情况应该说越来越引起居民、国家管理层面对它的关注,因为它和宏观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应该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近三年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比较好的成就和近几年农业的增长一直处在上升的阶段是有关系。它基本上保持了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在全球的涨幅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但是我们现在农业面临着很深的矛盾和很严峻的问题。就是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大家对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加。即使在连年丰收的情况下,国内农产品也出现了一种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要求的这样一种情况。今年是我们粮食产量第八个丰收年,而且其他的主要农产品今年全部都丰收。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农产品的进口还是在不断扩大。很多人在座的都知道,我们去年进口大豆5480万吨,差不多把全世界出口的大豆60%都运到中国来。这种现象就表明在大豆方面我们的缺口是比较大的,中国是把大豆作为粮食来看待的。
进口大豆第一是榨油,第二是做饲料。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理解近些年来市场上植物油、肉禽蛋奶价格波动比较大,因为我们70%以来来自国际市场,是国际的价格决定国内价格。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涨国内就会涨,大豆价格涨植物油就要涨价,饲料要涨价、肉禽蛋奶都要涨价。我们在棉花、油料等等都得进口,这意味着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第二方面作为基础的农业产业现在还是力不从心,对农业问题应当引起更大的重视。
第二点我想大家可能体会上不是那么太直接,但是事实是放在那里。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为什么在经济的发展中比较多的依赖外需。很重要的就是国内市场还不够大,还没有能够全部开拓出来。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占中国人口一半左右的农民,他们的收入水平比较低,他们缺乏足够的购买力,因此国内市场很难打开。按照现行的统计口径,农村居住人口去年年底6亿7千多万是,占53.1%的人口总数,按户籍来算是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根据国内消费品市场的统计,县和县以下的人口我估计9亿左右,其中刚才讲6亿7千多万是农民,还有两亿多人生活在县城和小城镇,有9亿人口在县和县以下。去年的消费品零售额的实现部分是全国的32%,差不多占到2/3的人口才消费了不到1/3的消费品。这说明相当大程度上,中国的基层市场,县和县以下的市场没有打开,所以消费品主要只能靠地级以上的城市拉动。在整个的经济周期上升的时候,产品销往国际市场门路很开阔,但是在目前这个情况下,大家都已经感觉到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开拓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意义将越来越大。已经讲到之所以农民缺乏购买力主要是他的收入,去年是中国农民收入历史上水平最高的一年,全国平均每个农民的纯收入去年一年是5919元。这和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和城市居民相比差距却非常大。去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109元,你比一下就知道,差不多要3.23个农民的收入才能抵上一个城镇居民的收入,这也是中国为什么县和县以下市场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要想使中国经济真正走上主要依靠内需带动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模式,我想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增加农民的收入上去。
第三点我想大家也感觉到了,城市的发展和占用新的土地,占用农村的土地是分不开的。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包括像房地产,有一种议论认为房地产主要是供地少了。我想这个里面有个结构问题,今年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历史上供地最大的一年。总规模680万亩,其中一半需要占用新的耕地的。其实在座的有很多房地产界的做了很长时间、情况很熟的,在680万亩的供地中,真正用于房地产的比重并不是很高。之所以要强调这个问题,很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特别是2003年以后对建设用地供给国家是看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因为大家都能理解建设用地供给的多好少和银行贷款紧密联系在一起,和钢材、水泥等建材联系在一起,和能源、基础设施、各种各样的设施服务设施的都联系在一起。要想使宏观调控按照预期目标前进,在建设用地上要有更加严格的管理。现在实际上的状况我觉得在很多方面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存在,既然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超过了原定的供给计划,宏观调控要实现它的目标难度就会越来越大。这个情况我想不讲自明,大家都比较清楚。除了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外,最直接的土地的减少对农产品供给带来相当大的影响。所以今后的宏观经济管理中,我想对于土地的严格管理会进一步加强。
第四方面是农民的转移。当前我们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而工业化、城镇化的本意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农民转变为市民。这个过程中城市就承担这样一种责任,除了自己规模的扩大、产业提升,原有城市居民生活改善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给转移进城的农民提供比较稳定的就业机会、居住场所,并且使他们能够纳入到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我想和真正的城市化的目标差距还是相当远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就是按我们现在的口径,去年年底被统计入城镇居民的人口达到6亿6千多万人,占整个国民比重是49.7%。因此按照这个统计口径,现在的农村人口的数量只有6亿7415万人。我是长期管农业的,但是现在有人要问我现在中国到底有多少农民,我也只能非常遗憾的说我说不上来,因为到底按哪个口径统计好像不是非常清楚。统计局的这个统计口径我觉得是有依据的,因为按国际惯例来说,一个人在什么地方居住够了半年就被统计在当地。正是按照这个口径统计,离开农村半年以上的人将被统计进入城镇,留在农村半年以上的人将被统计进入农民。中国还有另外一个口径就是户籍管理,去年我了解到户籍管理的农业人口有9亿7312万人,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差额,9亿7312万的户籍农业人口减去仍然居住在农村有半年以上的居民就是6亿7415万,有2亿8897万农业户籍的人被统计在城市人口中。我们也感觉到每个城市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数量特别大。这些人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他并没有能够真正成为城镇的居民,很重要的就是在住房、社会保障,其他一些应该享受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比较大的缺失。
我想很多经济学家都有一个共识,认为城镇化将是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不断时间内能够不断增长的强有力的引擎。这个判断我觉得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如果不能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到逐步进入城镇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市民的话,不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社会的稳定也会带来相当大的问题。很多同志都关心明年我们的宏观经济走势怎么样。因为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状况大家基本了解,宏观经济比如说GDP指标正按照预期向一个合理的区间逐步回落。但是今年大家都估计在9%以上,可能在9.3、9.4%这个水平,比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8%的目标还是要高。物价水平前三个月的综合统计在5-6之间,比年初提出4%的水平也要略高一些。现在大家都关心明显的经济增长主要走势是什么。我想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非常明确我们基本的宏观政策不会改变,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但是明年,包括从现在开始在货币政策方面会更加强调敏感性、前瞻性、灵活性和微调性,这种变化我想都不会对明年整个大的经济走势发生什么突然性的变化。我自己觉得在明年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农村的状况仍然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我刚才讲到第一个问题是粮,其实代表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决定明年物价的基本问题。第二问题是钱,农民的收入问题将决定中国的国内市场有多大,对很多产业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问题是地,明年的土地供给将会决定宏观经济的很多指标,比如说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前景。第四个问题是人,对于农民转为城镇居民明年到底实际上能做一些什么。正是从这个角度看,财政也好、金融也好,对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应当有更加有力的支持。这些年应该说财政年年增收比较快,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力度也是不断加大。金融这几年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来讲还是不够的。
在我们各个高层论坛上经常听到一个流动性过剩。前段时间很多地方钱贷不出来,现在还是发展变化的。但是在农村似乎从来贷款就非常困难,从来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当然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正是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觉得要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就要保证农业、农村能够健康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就能够不断的得到提高。其中我觉得金融界是可以做出非常巨大的贡献,很多人已经知道我们现在大概真正用于农业的贷款,贷到农户的农业贷款。我多年来做过跟踪,大概在每年的所有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是6%左右。但是一直到现在整个中国的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去年年底是10.2%,所以要从这个角度去看,农业从资金的收益率来看比很多产业都高。怎么去发现这个问题、怎么找准农业的发展途径,通过金融支持位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顺便还要提到一个问题,农村金融的改革新的一轮,特别从信用社改革开始,从2003年改革开始到现在应当肯定成效是很大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个误区普遍都认为对农村金融业是要采取商业化的模式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可以值得讨论的。因为据我了解,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比较成功,和我国的国情又比较相近的一些地方,比如说日本、韩国,也包括我们国家的台湾省。在那里农业农村中金融所占主要地位的都不是商业金融,都是以合作金融和制度金融为主,所以对于今后怎么发展农村金融,怎么使我们的金融更加适应农业、农村的需要,我想在制度设计上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觉得召开这个金融论坛年会,我个人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觉得会议的组织者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农村情况和宏观经济的联系,我觉得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希望金融界的朋友能够更多的把目光向农村基层、农民们延伸一点,那个地方是非常缺乏金融服务的,如果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我觉得这个会议就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占用大家很多时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