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Groupon一部分人先富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21:52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普莱蒂(Therese Poletti)撰文介绍,预计将于周五上市的Groupon,其内线人士已经大规模套现,这种情况高度违反常规,不能不让人对该公司的前途更增疑虑。

  以下即普莱蒂的评论文章全文:

  对于一家企业的创始人而言,IPO往往都会成为分水岭式的事件——在多年的艰苦努力之后,巨大的回报终于到来了。

  上一次科技泡沫在2000年达到顶峰,当时企业家和风险投资资本家们都将IPO视为最重要的套现机遇。那时,顶级的风险融资家多尔(John Doerr)就公开赞扬过公开市场的能力,称互联网及其网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合法创造财富的行为”。

  不过,那时之后,情况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次级市场和多轮资本投资做法的兴起使得创始人及一些早期的投资人获得了新的机会,哪怕公司依然没有上市,他们也可以拿自己的股份去换取现金。比如要于周五上市的Groupon,他们的支持者和管理者已经变得富有了,甚至有些人可以说是非常富有。

  如果有人对Groupon感兴趣,想要赶着在这家公司上市之后去购买股票,那么他显然有必要了解一下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投资者已经兑现了多少财富——这些都是IPO之前很久的事情了。

  到底是多少呢?答案是近10亿美元,而这已经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造成了损害。

  或许过去,你也听到过Groupon的创始人和早期投资者套现的消息。伴随投资者对这家初创公司的财务状况审查得愈来愈细致,事情的真相也就逐渐浮出了水面——内线人士和早期投资者已经从公司总计获得的11亿2000万美元风险投资当中套出了大约9亿4300万美元的现金。

  PrivCo.com LLC专门对私营公司进行分析,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哈马德(Sam Hamadeh)强调:“创始人和内线人士居然可以获准将公司得到的风险投资套现84%,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哈马德解释道,在风险投资方面,通常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所有人都可以套现(比如上市)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套现;如果创始人和早期雇员已经等待十年,风险投资可以允许他们进行一点小规模的二手交易。”

  他解释说,所谓二手交易,就是一部分风险融资会交给创始人和雇员,而非用于公司的运营资本。

  1月间,Groupon从一群投资伙伴那里获得了9亿4600万美元融资,这当中包括了两家著名的硅谷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在S-1文件当中,Groupon披露,这一轮融资——为公司创建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之一——当中,公司使用了“1亿3240万美元所得为运营资本和其他普通企业用途”。

  那么,余下的8亿980万美元呢?直接进了创始人、早期投资人、两位前董事和前首席科技官的腰包。

  Groupon董事长和创始人之一的莱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是这一轮融资最大的“赢家”。他和他妻子拥有的两家企业得到了总计3亿1910万美元的资金,代价是交出4039万股Groupon的普通股。在Groupon于2008年诞生于芝加哥的早期岁月当中,莱夫科夫斯基在企业策略的打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一位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梅森(Andrew Mason)则交出126万股普通股,换回1000万美元。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融资当中如此巨大的部分都流向了创始人,这无法不引起外界的担忧。”旧金山大学创业与创新专业教授肯尼斯(Mark Cannice)强调,如果创始人们“已经从早些时候的股权交易中获得了足够的现金”,那现在的情况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对企业的长期服务精神了。

  在路演当中,梅森曾经对潜在的投资者们宣称,Groupon正在为了长期未来构筑自己的企业规模。

  然而,构筑这家迅速增长的团购网站所需要的成本却已经开始让外界有所怀疑,怀疑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生存能力。

  Groupon目前还在亏损阶段,而且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开始盈利,目前也难以判定。不过,在IPO之前,该公司已经于第三季度削减了一些庞大的营销开支,而且有报道称,梅森正在裁撤表现不佳的销售人员。与去年第三季度相比,他们今年同期的营收从8180万美元增长到4亿3020万美元,亏损也有所减少。

  只是,他们的现金储备仍然是个让人担心的重要问题,今年夏季,就有一些分析师怀疑Groupon可能会很快耗尽资金。在最新的S-1文件当中,Groupon披露他们有2亿4390万美元的现金和等价物,尽管他们不能提供任何保证,但是他们相信从IPO获得的融资——估计将有约5亿美元——应该已经足够“满足我们未来十二个月运营资本和其他资本的要求”。

  然而,正如PrivCo的哈马德所指出的,管理层成员和内线人士的套现行为确实使得资产负债表的情况更加恶化,也让人不能不对他们的烧钱率和持续的亏损多担心几分。

  他还补充道,考虑到Groupon现在已经规模非常庞大,雇员总数已经发展到1万以上,现金的问题自然就更加急迫了,毕竟他们每个季度都在亏钱。

  至于套现问题,哈马德强调,Groupon其实不过只有两年多一点的历史,创始人和内线人士根本没有等待十年,而且也没有什么缺钱的问题。

  他指出:“他们是在套现之后不久就开始准备IPO的。”

  创业专家阿格拉沃尔(Rocky Agrawal)非常关注Groupon的财务状况,曾经以若干博客进行过分析,他表示,内线人士如此大规模套现不啻于一个“巨大的红灯”。

  要命的是,Groupon在上市之后,顶尖管理层成员和创始人仍然将继续保有巨大的影响力。梅森、莱夫科夫斯基和克维尔(Brad Keywell)依然控制着公司表决权的58.1%。(玉祥)

  本文为译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任何媒体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若需授权必须经新浪财经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如果私自转载本文,译者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