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需求乏善可陈 甲醇短期看成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07:30 来源: 新浪财经

  自10月28日上市至今,甲醇ME1203走势疲软。在上市首日冲高回落后,一直维持区间震荡走势,近期大幅走低。笔者认为供需端的矛盾为甲醇近期走软的主要因素,虽然装置检修以及成本支撑等致甲醇短期仍有支撑,但随着这些因素的逐步消化,ME1203逐步承压的中长期趋势难有改变。

  与其他能源化工品种如出一辙,需求端的疲软是前期拖累甲醇走势的关键因素。作为甲醇的传统下游,甲醛行情一直表现低迷。由于其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甲醛端的需求更多是受到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同时前期美国对中国的人造板出口限制也给甲醛需求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胶合板出口量呈逐步下滑态势,国内胶合板产量同比数据也一直维持低增长态势,甲醛需求难言乐观。笔者发现,近期甲醛的生产利润正逐步走低,需求端的低迷无疑将使原料甲醇受压。

  醋酸是甲醇的又一传统下游,尤其是在以江苏为代表的华东地区,醋酸占甲醇消耗量的比例较高。从醋酸端看,尽管9月和10月份醋酸的产量一直维持相对高位,其对甲醇的需求带动明显。但笔者发现在高供给的拖累下,醋酸市场价格却表现疲软,近期其生产利润在持续走低,反映醋酸需求端的疲软。在醋酸低位生产利润下,甲醇价格亦将承压。

  此外从季节性角度看,由于甲醛和醋酸均与房地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历了“金九银十”的旺季不旺以后,从11月中下旬开始,甲醇将逐步进入传统的消费淡季。在此背景下,甲醇的传统下游需求将进一步淡化,需求端对价格的压力将进一步体现。

  当然从需求端看,二甲醚或许是下一阶段值得期待的一个亮点。随着天气的转冷,二甲醚的替代品——液化石油气的需求将逐步转好,而此将提振二甲醚的需求。但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二甲醚端的需求增长或许仍存诸多不确定性。从二甲醚端看,决定其需求的主要因素还是其与液化石油气的价差。若两者价差越大,则二甲醚对液化石油的替代作用会越明显。但是从液化石油气看,进口气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近期进口成本已跌至5600元~6400元。据了解,为冬季需求备货,很多进口商已积极进货,10月份码头到货量已接近40万吨的年内最高水平,这将拖累价格走高。在液化气的疲软拖累下,二甲醚需求亦难有良好表现。

  从供给端看,通过对船期的不完全统计,笔者发现,10月份国内甲醇到港量在55万吨以上,较9月份的37.9万吨增加明显。受此影响近期港口库存持续走高。宽松的供求下,随着季节性淡季的逐步到来,预计甲醇价格震荡走低为大概率事件。

  在此背景下,成本成为主导甲醇价格走势的关键。近期,受下游需求以及港口库存走高等影响,贸易商进口需求逐步减弱,CFR中国价格也开始有所走低。成本端支撑的弱化,直接驱动华东港口甲醇价格走弱,后市进口成本进一步走低也成为主导甲醇走势的关键。

  通过观察近期山东、河南等甲醇价格不难发现,随着江苏港口价格的走低,内陆甲醇价格相对坚挺。受部分大型装置检修以及煤价上涨的影响,内陆甲醇供应仍不宽裕,而部分焦化企业降负以及合成氨价格的坚挺,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甲醇的市场供应量。从此角度看,尽管受港口甲醇价格拖累,内陆价格货也将震荡走低。相比港口地区,内陆价格短期或较为坚挺,而这也将一定程度上支撑港口价格。

  综合判断,笔者认为在疲软的需求拖累下,随着传统淡季的逐步到来,甲醇价格震荡走低的长期趋势并无改变。但从短期看,装置检修等短期因素仍未消化,进口甲醇价格仍有支撑,建议空头短期莫盲目追杀,关注2800元一线支撑。 (作者系永安期货分析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