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企业创新需要支撑系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6:13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2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于2011年11月29日-30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俊峰:今天是谈创新,没有哪一个能源是年轻的,核电也有50多年了,从第一个风电发电机出来也有16多年了,第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出来也快有50年了,第一个太阳能发电商业化运行差不多有40年了。在能源这个领域创新是很重要的,GE是一直搞创新的,在能源领域是非常好的创新企业,我们在这个领域别说创新,技术进步都很难,太阳能电池也是花了三四十年的时间,风力发电,一开始是45,现在发电47、48,很难有技术创新。能源里面很多技术创新是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现在吹得很凶的智能电网,本来是概念创新、理论创新,这是集成的创新,过去的技术并没有进步。
比如在发改委内部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强调重视物质能源,我喜欢开玩笑,就是说我们一开始用的电源都是分布式的,第一个水利发电机的装了10几个千瓦,不可能是大规模的。后来我们分布式的多了,慢慢的开始重视电网。电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就用了大网,一个省一个网,一个区域一个网。我们需要分布式,需要智能电网,需要一大堆新观念、新体制、新技术,把另外一些技术移植过来,比如传统电网,和互联网技术融通,但是不能改变自己本质的问题。比如互联网能够把电网系统升级,这样更好看,更透明一些。我喜欢开玩笑,我说互联网做得再好,不可能把大同的煤通过互联网运到上海还要铁路。能源技术进步要比其他方面的技术进步慢得多,电压等级300、280最后几万千伏,出了50万伏、500千伏的都是80年代的事。
很多人批评,国家电网在瞎折腾,非要搞一个特高压不可,我并不是替国家电网说话,这是没有办法,四川的水电送到上海,把甘肃的煤电送到上海,送到北京来,没别的办法。在能源里面技术创新是很难的事,不是一蹴而就,更不会像互联网那样快,2倍、5倍、10倍的电压能都没有,30年代50千伏没问题了,110千伏的很快就出来 了,50千伏的花了几十年,从50千伏再升到110千伏,我们就相当困难,没有多少人取得成功,就是说1000倍2倍的速度都很难。22千伏的线路输100万千瓦不大,500千伏输200甚至是300万千瓦。在能源创新问题上我们很难有很重大的突破,新能源成为一种主流,太阳能、风能、植物能加起来在全球不到4%,我们搞了40年了,十年一个百分点,以后一年搞一个百分点,很难。在这个领域里创新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大家能够静下心去做事情,这是和能源有关的。
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急于求成,很关注结果,不太关注过程,我们和国外不仅仅是有机电子方面的差距,我们的差距多了去了。随便讲一个东西,我们觉得那个发电机是我们做的,离开西门子的支持我们做不出来,很多关键的零部件做不出来,关键的原材料没有,关键的设计理念我们没有,我们没有这么大的企业,GE有200多年的历史,有这样的积淀,每年投入有几百亿美元,这种投入超出了国家科技部在能源领域里宣布的这种投入。像GE、西门子等等,单项利润的投入是富可敌国的,没有一个高投入就没有产出,并且是持续的投入,几十年来就这么干,每年30亿或者是50亿投出去打水漂了不在乎,但是我们在乎,投入一个领域几年没有收获就放弃了。打了很多井没打到底就放弃了,我们中国缺乏大规模长期持续的投入,没有真正的研发团队。这么多高校,这么多研究机构,哪一个是世界顶级的,只有这家企业或者是这家研究所,一提到它,世界上只要说到这个领域,就是这家公司,这样的研究团队。
张晓东是做企业的,我不知道他会不会说他们企业技术的进步,得到了同行多大的支持,得到社会机构或者是国家多大的支持,企业需要发展、需要创新的时候没有一个系统的支持体制,这是不一样的,GE可以得到,GE50%以上是别人干的,我们没有社会的支撑体系,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和思考。科技部长提出来2020年要成为世界创新强国,我们不仅要持续投入,制造大国没有问题,要成为创新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