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郑永刚:传统行业的高增长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16:00 来源: 新浪财经
杉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做主题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杉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做主题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2011年12月17日,由第一财经、宁夏卫视与唯众传媒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行业领袖论坛暨2011商界领袖·创业新锐颁奖盛典”在上海举行。图为杉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做主题演讲。

  郑永刚:我先说银行的事,我先不说我自己的事,先说别人的事,前一个星期我在参加北京的一个企业领袖论坛,民生银行的红奇(音)行长,谈到今年1-10月份他们的利润超过200亿,其实这个问题,国家的宏观政策,应该说它不是银行的事,应该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问题,银行银根紧缩,比去年同期增长的利润30%以上,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银行没有市场化,没有市场化就是保护你,实际上现在的金融服务业、制造业造成实体经济方面,没有几个人想做实体经济,都想做服务业。

  中国真正要可持续发展,中国如果真正要经济下一轮能够找到机会,实体经济是重中之重,是关键性的关键,所以服务业应该说要大力发展,它是为谁服务?它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制造业服务,为企业升级转型服务,在服务的过程当中,找到自己应得的、应有的利润,这是真正的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

  第二个就是中国经济的机会,我在思考一个企业将来怎么样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长,我不主张做百年企业,一个活到一百年的人还是少数,那企业要可持续来竞争,所以它要不断创新。那么下一轮中国经济可持续的是什么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们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将来支撑中国经济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应该是消费,中国的消费。

  那么要拉动消费,它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要藏富于民,要让老百姓富起来,现在国家收入年年增幅30%以上,在这样的一个宏观政策下,不利于拉动内需,实际上对整个制造业、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升级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我在说自己之前,先谈两个自己不成熟的观点,那么对于杉杉来讲,对于我们企业来讲,我们这个企业,我干了将近30年的老总,原来从地方国企,从90年以后,我们就开始改制,所以很多人就说老郑你的创业史,我没有一部完整的创业史,因为我原来是国企老总,踏着国家的平台,没有经历过民营企业这样弯着腰、低着头,没有这样的精神,我们是90年改制成为了民营企业。

  我们当时就做品牌战略,很自豪的讲,那个时候是短缺经济,所以结婚的、出国的,包括两代国家领导人都曾经穿过杉杉的衣服,我们到95年的时候,我们这个产品市场上,一家企业占了37%,这是95年,这也成为了一个历史,很多人怀念这个时代,很多人说郑永刚,我们过去都穿你们的衣服,现在呢?97年以后,国家全面开始市场开放了,也就是这10年,经过了WTO,WTO实际上是双向的,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国际市场也对中国开放,这样我们的制造业需要升级,需要结构调整。很多人问我们,你们的服装板块怎么样,我可以自豪的告诉大家,我们服装整个发展还是非常健康,还是速度非常快,但是它的形式不一样了,我们跟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一些品牌全面进行合资合作,进入高端市场,打的广告少了很多。

  我举个例子,上海汽车集团,如果当年不跟德国大众合资的话,今天就没有上海汽车集团,后来跟美国通用合资,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申请破产,可是上海汽车集团欣欣向荣,投入第三期建设,这是什么原因?WTO市场全球化,品牌也是全球化。

  所以世界品牌它是全人类共享的产物,所以只有把品牌经营好,不管它是哪里的品牌,这个对我们中国来讲,为中国企业家来讲,你应该去研究市场和消费者,不应该去跟教授一起起哄,我们一定要自主品牌,对,我赞同这个观点,我们要练内功,要把本领练好,我们只有这样,未来的上海汽车集团一定会生产上海牌汽车,生产中国自主品牌,但是这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积累经验、积累技术、运作世界品牌的能力,通过增加能力来提升。

  所以传统产业其实还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那个空间在哪?中国未来形成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时候,那么中国的传统产业只要能够升级,只要结构调整好,我觉得它就有出路,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的梯度型发展,我今年走了两个地方,九月份去了新疆,然后去了贵州,去了中西部地区以后,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二十年前我们珠三角、长三角,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发展经济的这种激情和动力,最近可以到中西部去看,他们渴望发展、渴望致富,这种激情的动力非常强,这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机会。

  关键是我们在座的创业者、民营企业家,我们的机会在哪里?首先对于全球的经济,宏观经济要做一个分析,欧债也好、美债也好,刚才蔡先生说了,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懒汉,高福利是不可持续的。我过去也有提的,曾经谈到过一些观点,全民福利和高福利,它可不可持续?不可持续,真正创造财富还是需要去创造,而不是去享受。对我们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讲,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中国未来实际上就是说生活质量提高,生命质量提高方面的产业会越来越好。我们从两年前开始,我们之前是不做房地产,现在我们跟三井不动产,跟一些大的世界五百强,有经验、有实力的合资公司合作,全面开始进入中国的内需品牌,内需发展的时候,内需平台你没有去参与建设、没有去参与投资,那将来的发展就跟你没有关系。

  我们的中小企业也是一样,什么样的产业应该是我们涉足的、思考的、投资的,那么第一个就是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二个就是内需,内需平台,我觉得传统产业如果以品牌作为一个发展的竞争手段,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当然还有文化产业,其实我不赞同文化产业,文化是一个事业,文化是精神需求的事情,文化形成的产业,我搞不懂,所以说大家都是做文化产业,文化就回到一个极其庸俗的地方去了,这个我不太赞同、不太赞赏。

  另外我们有好多创新路径,传统产业升级过程当中需要的品牌、技术和市场这一块越来越西化,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你搞什么,你投什么,都是赚钱的,未来可能你投什么就可能亏损了,一定要为专业的基本的技术方面要多去琢磨,像我这样自己啥也不会干,最后还把企业搞大了,下一个十年的时代就不存在了,就没有这样的机会,都要细分化,都要非常专业的去思考、去研究。

  我相信中国经济一定会成为世界经济的总成,这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很多人说欧洲会怎么样,美国会怎么样,我坚信未来二十年就是这些新兴国家的起来,给我们富起来的时候,给我们有话语权的时候,过去我们成为世界工厂,我们都是拿着单子做,别人制定规则,我们在规则下怎么去运营,未来不是了,我们真正可以站起来了,因为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个时候我们要制定规则,大家想好了吗,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怎么样更公平,更公正的形成全球的市场规则,让大家争取这样一个市场规则游戏,这是中国人未来的自豪,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