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王国刚:中国的金融业尚未走出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10:00 来源: 新浪财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演讲(新浪财经 陈鑫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演讲(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年12月20日,由《金融时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十佳机构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演讲。

  王国刚:又到一年一度金龙奖的颁奖盛典,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业内各个机构以及同仁对我们金龙奖评奖的支持和参加今天的会议。让我演讲,实际上我不知道讲什么好。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年多来金融界发生的变化很多很多,另一方面该讲的问题也很多。所以不清楚该讲什么,但想了想,还是讲讲,因为今年是咱们入世十周年,就以这个话题,讲一讲入世十周年来的中国金融。

  大家可能记得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入世之前,从1999年到2001年,我们都在讨论入世后会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一片惊呼是“狼来了”,狼要到我们这里来了。大家都觉得往后的日子将是与狼共舞。这时候我们提出了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要想方设法提高我们对与狼共舞的能力,提高我们的竞争能力。

  十年过去了,回头看看中国的GDP,从2000年不足十万亿,到现在已经超过40万亿;看看我们的金融资产,从2000年十几万亿,到现在超过百万亿;看看我们的利润,金融业利润从几百亿涨到1万多亿;不良资产,无论是不良资产率还是不良资产金额都出现了降落,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十年过去了,我们交了一份满意答卷,与狼共舞,我们没有被狼吃掉或者咬伤。我们走过来了,想想当初,怎能想到世界大型金融机构排位中,前十大我们能够跃身其中,可以占据半壁江山,真是不容易。这是我们的成就,我们应该看到。

  但是十年过去了,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回头想想,我们十年前提出那么多问题,今天情况又如何?可以发现,我们十年前提出的很多问题,今天依然存在。有些问题可能比十年前更重了。比如说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十年来在这方面的进展如何?比如说关于中国金融市场和体系的国际化问题,我想说有多少人敢说,今天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体系,我们的市场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市场?比如说,我们说要走出去,十年来走出去了多少?我们有多少个金融机构现在敢称自己是国际型金融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为什么要深思?有人说这样一场金融危机,中国的机构顶住了,美国、欧洲的金融机构一败涂地,到今天为止还在沼泽地里面,何时爬出来还不知道。我们在健康快速发展。也许评论并没有什么错,但是有需要我们看到是,美国金融机构被这场金融危机打得一败涂地,可是中国金融机构并没有出海,我们还在自己的港湾里边。所以这场危机没有给我们沉重打击,是因为我们在避风港里。

  如果真要问到的话,危机前我们对外做了一些小的试探,比如说一些金融机构在海外进行金融投资,在这场危机中又如何,不是也很惨重吗?所以别以为在这方面我们有多大的本事。人家是一个大海,惊涛骇浪,我们船没出港,我们的安全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了战胜惊涛骇浪的能力,而是因为我们还在自家市场里边发展,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有这么多实体部门机构,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可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有效服务。我们有如此大的金融资产,如此多的金融机构,可是我们有多少个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有效作战,进行成熟的、技术高超的操作呢?我们没有。我们许许多多业务都在委托他人做,连QD都是委托他人做。

  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得深思,深思中国的金融,在未来的十年怎样发展。确确实实是狼来了,狼进入了中国的金融体系,但是由于中国的体制机制原因,有一个人给我是这么说的:说入世把狼带进来了,没有带在大街上,没有带在人们的各种工作生活圈里,当然也没有带进市场。我们把狼放在动物园里了,动物园里当然有狼,所以狼来了,你想跟它共舞,到动物园里去,看它,可以蹦蹦。

  说透明度不高,没关系。原来动物园不只是铁丝网,咱们现在是玻璃,很透明,都看得清楚,就是它跑步出来,咬不到你。这种狼来了,咱们没有竞争。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恐怕在未来的十年,我们得真正地无论是狼进来还是我们走出去都要与狼共舞,由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那么体制机制改革恐怕是首当其冲。大家都记得1978年开始改革,总称呼叫做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现在许多人把这个已经给忘了。很多人懂得改革,但不懂得它的要义就在于体制改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金融机制,可是这些金融机制由于我们观念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又导向了原有的道路。问一下,体制改革改什么?其实体制改革当时所讲的是改变运用行政机制全面管制经济金融,发挥市场经济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所以这场改革又被称为市场趋向的改革。

  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在一些含混的用语之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我想随便举几个概念,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我们有一句话叫规范化,我想大家可能都很熟悉规范化,但是在中国规范有两个部分,一个叫行政规范,一个叫市场规范。我们干了几十年,对行政规范已经是非常之成熟,由于我们市场经济不发达,我们市场规范迄今没有有效形成。由此,在规范化条件下,我们一些机构、一些监管部门大推行政规范,用行政规范取代市场规范,实际上在用行政角度看市场,怎么看都是不规范的。同样,在市场角度看行政,怎么看也不规范。问题在你要用哪个规范来规范中国的市场,来规范中国的金融机构。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我们玩起文字来有一些高超手段,把一个审批制变成核准制,以为又做了一轮创新和改革。就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做着一系列的表面文章。大家都知道我们应该防范风险,这也是应该说的问题。防范风险这一点毫无错误,问题是由谁防范什么风险。我们现在的体制机制方面,似乎监管部门应该把所有的风险都应该给予监管、给予防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且不讲监管部门有没有这种能力,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监管部门把所有风险都给防范完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业是非竞争的。因为有竞争就有风险,把所有风险防范完了,我们就不再有优胜劣汰了,所有被淘汰掉的都是风险所导致的。你把风险都防完了,他就没有淘汰了。既然没有竞争,我们就没有创新。

  我们的理念究竟在做什么,这本来应该是分层次的。监管部门应该管什么?违法违规的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防范等。至于说各个机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风险,应该由各个金融机构自己去承担。回想一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曾经提出一个口号,叫做把盈亏问题交给企业去,让企业自己承担。我们今天在风险防范方面是否也可以借鉴这个观点呢?

  最近社会在讨论引资银行的事。这一年多来,理论界学术界关于这方面有大量的讨论。在西方国家,法律上规定不准做的,你做了叫违法。除此之外,你做的都是合法的。所以他们头脑中只有违法概念。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违法的,都是合法的。在中国,法律上规定你不能做的你做了叫违法,法律上规定你可以做的,你做了叫合法,法律上没有规定,你可以做,可以不做,不准你做,你做哪些 叫非法。我们现在加强监管,就是监管非法,知道这是什么含义吗?可以讲是我们金融创新屡屡都在法律上规定不能做和法律上规定可以做的之外的这个空间里边。把这个空间全给管住,管死了,又怎么创新呢。

  美国这轮危机下来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虽然屡屡有人指责这所谓的引资银行,但是他们还没有出一条法律。原来这些引资银行所做什么事,现在不准再做。只是说要提高透明度等等信息披露,没有讲什么事不能做。我们一些机构把这些引到中国来,允许做不允许之间现在不准再做,这就大相径庭了。这值得我们深思。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