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中国人境外开支造就投资机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20:44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驻香港撰稿人斯蒂芬(Craig Stephen)撰文指出,目前中国大陆富有者在境外的房地产、奢侈品和赌博等方面的开支正在为西方造就可观的投资机会。

  以下即斯蒂芬的评论文章全文:

  想要预测未来十二个月在中国将发生怎样的故事,我们最好先了解一下过去十二个月的事情,看看是谁在赚钱,谁在赔钱,应该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这一年开始的时候,中国面对着一个似乎是幸福的烦恼,即流动性增长过快。他们的经济2010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0.3%,使得这个国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遗憾的是,这只能让焦虑进一步增加,人们担心通货膨胀,担心房地产泡沫,更害怕经济会最终失控。

  狂欢中的人没有谁希望派对结束,但是正如许多投资者所预见到的,最终北京还是不得不出面叫停,为此诉诸加息、贷款限额和要求银行增加储备等一系列措施。

  不过,让股市投资者心力交瘁的事情还有很多,绝非仅仅货币收紧一端。

  后金融危机时代无节制举债的后果已经显现,各省都出现了债务危机。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必须出台一个救援计划,预计其规模将相当于美国不良资产处置计划的一倍半。

  与此同时,虽然已经采取了试图控制银行放款的措施,但是监管视野之外的影子银行系统还在暗渡陈仓,一些人开始担心,中国自己的次贷危机也已经在酝酿之中。

  给中国投资故事重重一击的,还有中国大陆企业当中广泛存在的,尤其是那些在美上市公司存在的欺诈问题。7月间,穆迪发布了一份引起广泛讨论的“红旗”报告,让世人清楚地看到了那些较小的中国公司所存在的会计和管理风险。

  这一切综合起来,带给股市投资者的,就是一个灾难性的年景。香港恒生指数年内下跌20%,上海A股指数下跌22%。

  如果你想要赚钱,现在回头看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美国或者香港借贷,然后投资于房地产、黄金或者人民币。现在在香港,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把手头的钱兑换成人民币是很划算的事情。

  另外一个赚钱的方法则是绕开中国的商品和房地产泡沫。这方面,一个重大的投资主题是境外开支——愈来愈多的中国大陆富人们在境外花销着愈来愈多的金钱。

  其实长期以来,关于中国的投资,就有“买中国买进的东西”和“卖中国企业制造的东西”的主题,而这很像是一个升级版本。不过,这次的版本并不是和中国的企业有关,而是只盯着那些中国的富人就好了。

  瑞士银行就找到了三个行业,认为他们尤其将从中国富人的境外开支或投资当中得到巨大的好处,分别是住宅房地产、奢侈品和澳门赌博业。

  比如说,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今年就弹性十足,而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大陆投资,Centaline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当中,全港房地产交易总额的51%都与大陆资金有关。

  大陆富人们对奢侈品的超级好胃口不但推动了普拉达等奢侈品品牌的股价上涨,而且也推高了葡萄酒、艺术品和古董等的价格。

  澳门的赌场也依然是一片兴隆,似乎对中国的紧缩完全免疫。最近的11月,澳门赌博业总营收达到了29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较之去年同期增长33%之多。不必说,那些上市赌场的股票也成了市场的支撑力量。

  这些资金的流动背后,很可能正是中国的半合法的,所谓灰色资金的流动。

  瑞士信贷的研究报告估计,中国的非法的,未上报的收入大约有1.4万亿美元的规模。这些钱之所以想要花在境外,其值得质疑的来源是个重要原因。

  看上去,只要明年政府无法控制这些灰色收入,无法让中国分配巨大不平衡的局面得到改变,这一趋势就还将持续下去。瑞士信贷尽管预计这一情况在2012年会有一定降温,但是仍然将中国境外开支确认为一个中期内的“结构性增长故事”。

  不过,在2011年,也确实有些东西已经变化了。

  大陆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通过自己的银行净抛售人民币了。里昂证券在研究报告当作警告说,人民币交易也不见得是稳赚不赔的了,中国的贸易盈余目前已经降低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

  在经济的层面,对于增长和硬着陆的担心已经成为主流。可是现在,大家预计的并非紧缩,而是来自政府的刺激动作。

  里昂证券认为,硬着陆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资产负债情况的强势,允许他们可以向经济施以足够的刺激。如果是这样,毫无疑问投资者都会希望先下手为强。(子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