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七成多消费者遇过航班延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17:14 来源: 中国网七成多消费者遇过航班延误 对延误后服务不满意
中国网2011年12月28日讯 (记者 胡永平)由中消协和中国民航局运输局共同主办的“2011年航空服务座谈会”今天下午在京举行。本次座谈会主要就消费者对航空服务的基本评价、权益维护状况、对改进航空服务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和讨论。
七成多消费者遇到过航班延误,对航班延误的理解各方存在差异
近年来,消费者普遍感到航班延误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调查发现,有76.5%的消费者遇到过航班延误,这表明目前我国航班延误情况普遍存在,航空公司和相关方面还需下大力气来改进这一工作。
对于航班延误,消费者的理解往往与航空公司的解释存在差异。调查发现,有超过44%的消费者认为“比航班预定时间延误1小时以上”就算航班延误,也有39%的消费者认为“未按机票载明时间起飞”即算航班延误。
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数消费者理解的航班延误,是根据机票这一运输合同的约定航班时刻来理解的。根据民航局《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我国关于航班延误的定义既不是未按客票载明时间起飞,也不是比航班预定时间延误1小时以上。客票上载明的时间不是起飞时间,而是离站时间,即关闭舱门时间。飞机关闭舱门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滑行起飞才算正常。由于各机场规模不同,滑行时间也不相同,如首都机场、白云机场、浦东机场等大型枢纽机场的滑行时间为30分钟,虹桥、深圳、成都机场为25分钟,天津、杭州、昆明、西安机场为20分钟,其余机场为15分钟。
从航班延误原因划分来看,如果航班按时登机并关闭舱门,在此之后的延误可归为航空管制等非航空公司原因。航空公司有时为了获得靠前的排队放行顺序,明知航班会延误,也安排旅客登机,造成旅客登机后被迫在机舱中等待数小时的情况。消费者认为,航空公司为了撇清自身责任,宁愿让消费者在机舱中等待,而不是在候机室等待。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了消费者对航班延误的感受,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针对此情况,民航局已下发文件,要求空管部门优化放行程序,要求航空公司合理安排登机时间,避免旅客在飞机上长时间等待。
近半消费者对航班延误后的服务不满意
航班延误是每个消费者都不愿意碰到的情况。但航空运输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航班延误的发生的确不可避免。一旦遭遇航班延误,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则是应对航班延误的基本对策。调查发现,当遇到航班延误时,44.7%的消费者最希望得到的服务是“尽早告知延误时间和原因,以便及时调整出行计划”,34.9%的消费者希望“协助改乘其他航班,以便尽快到达目的地”,因此,得到及时告知、协助改乘是航班延误时消费者最大的需求。
目前消费者对航班延误后续服务的评价较低,有49.5%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不满意,表示满意的消费者仅占16.8%。
“提高航班正点率”和“改进航班延误后续服务”是消费者认为航空服务水平最应该提高的方面
对于“应从哪些方面改进提高航空服务”这一问题,高达55.1%的消费者认为应“提高航班正点率”;48.3%的消费者认为应“改进航班延误后续服务”;44.3%的消费者认为应“畅通信息披露,及时主动告知航班信息”;43.3%的消费者认为“规范机票价格”;而42.8%的消费者认为应“航空公司之间应加强协作”;37.9%的消费者认为应“规范损害赔偿标准”。结果显示,一方面航班正点率及延误后续服务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航空服务,另一方面消费者认为航空服务水平的提升应从多角度全方位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