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两桶油不能游离在市场需求之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5 02:25 来源: 京华时报

  据新华网消息,由于欧洲中央银行下调基准利率提振市场情绪,国际油价3日上涨。同时有媒体报道称,为避免国内柴油供应紧张问题危及农业用油,国家发改委日前约谈中石化、中石油,要求加大敏感及库存薄弱地区的资源投放力度,切实保障农业“三秋”生产需求。随后中石化、中石油均在其官网的首要位置披露,已经采取多项举措保证柴油供给。

  国际油价的波动如今已算不上什么新闻,由于多种因素起作用,国际油价的时涨时跌基本上成为常态。但发改委约谈“两桶油”却有相当的新闻价值——按惯例,主管宏观经济调控和价格调控的发改委约谈相关企业,绝不是喝茶叙友情,而是因为被约谈的企业惹出了某些麻烦,需要及时进行“敲打”,给予提醒,要求纠正。事实上,从透露出的约谈内容看,发改委肯定认为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给情况确实不能令人满意,而中石化、中石油这两家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谓成品油市场供给情况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指近一段时间闹出来的“柴油荒”。据报道,9月底以来,全国各地的柴油市场供应开始紧张,不少地方的加油站前等待加柴油的运输车、农用车排成长队,许多加油站限量供应,甚至贴出“本站无柴油”之类的告示,干脆“挂枪”。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秋收秋种以及运输物流都造成很大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状况?为什么近年来“柴油荒”现象重复发生?有业内人士分析了一些原因,比如,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使用柴油为主的农业机械、农用车辆增长速度较快,因而出现了季节性供需不平衡。又比如,有的地方电力供应紧张,自用柴油发电机较多;沿海地区在结束夏季休渔期后,大量渔船集中出海捕鱼,这些地方也会出现区域性的柴油供需不平衡。另外,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是中石油的“检修大年”,中石化今年也加大了主营炼油厂的检修力度,不少炼油厂停产检修,不会不对柴油供应产生影响。

  上述理由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想一想却未必尽然。就以停产检修为例,一年12个月,检修安排在哪个月合适?检修停产究竟需要停多长时间?如果早不检修,晚不检修,偏偏赶在农忙时节大量农业机械急需用油时检修,这样的计划安排未免说不过去。给人的感觉是,那些石油、石化企业缺乏“市场第一,用户至上”的意识,游离于市场之外,完全是按自己的计划办事。

  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产业链完整、资源丰富的石油巨头。根据刚刚公布的三季报,中国石化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600亿元,每股收益为0.692元。中国石油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034多亿元,每股收益为0.57元。以这样的业绩,两家企业傲然跻身于国内“百强企业”的前列。

  “两桶油”能够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必须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资源的占有、开发、生产和经营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垄断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赋予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以垄断地位,既是历史形成的、有其不得不然的因素,同时又有特殊的、不同于对一般企业的要求。比如,要求其确保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等在国计民生中与“国计”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任务。并且,这些垄断企业还肩负着保质保量地满足市场需求,保持其所供应的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以及充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与“民生”紧密相连的使命。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必然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们在国计民生的各方面都能做出贡献,都能经得住考验。

  说到油价,涉及成品油定价机制问题。客观地说,这个问题确实不能把账算在几家油企头上。按现行定价机制,在22个工作日内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或下跌4%即触发成品油价格上调或下调的条件,可以进行相应调整。但实际上,即使出现调价“窗口”,油价是否要调整,向上还是向下调整,调整多少,是由主管部门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当时的通胀情况、炼油企业的盈亏情况等,然后再进行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油价的调整决定较多地带有政策性因素。因此,有时调价幅度不够,使炼油企业仍出现亏损,也是事实。

  显然,要解决当前的“柴油荒”问题,并从长远角度考虑解决成品油市场供应平衡的问题,迫切需要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大的调整。有迹象表明,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即将出台。人们期望,三大石油公司在获得“适度调整权”后,能有新的作为。

  作者:高初建(微博),中华工商时报编委、高级记者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