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孕妇拒钻洞被辞 公司回应钻小门是工作性质决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16:11 来源: 新闻晚报

  公司认为:辞退员工和“钻洞”无关

  晚报记者 茅冠隽 报道

  “这是不把我们当人看,让我们像狗一样天天钻小洞进出,严重侵犯了我们的人权! ”20日,青岛市民谭女士反映,自今年9月起,位于开发区的上海惠幸服装整理有限公司青岛开发区分公司让百余名员工每天钻1米高的“小门”进出,由于她怀孕六个多月,所以钻了几天后自行决定每天走正门,结果于10月份就因“偷窃未遂”被辞退。

  记者今日上午采访了上海惠幸服装整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静女士,她告诉记者,网上“一边倒”的谴责之声并无根据,公司就此事有两点需澄清。 “首先,辞退谭女士和钻小门无关,而是另有原因。另外,设置这个小门并非网友所想的那样是为了刁难员工,而是工作性质所决定。 ”据了解,2011年12月15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驳回了谭女士在仲裁申请中提出的要求,公司解约决定得到支持。

  据记者了解,上海惠幸服装整理有限公司注册于2001年,为外商合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出口日本的服装检验,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铁山路166号。

  总经理助理王静女士告诉记者,9月28日18: 10分,惠幸服装整理有限公司青岛开发区分公司的一位经理在楼梯口茶水间喝水时突然听到有塑料袋的异常响动,循声走到楼梯走廊,发现了面色稍有不自然的谭女士。谭女士所属班组为检针3组,当天负责清理车间垃圾。“谭女士称自己是在换衣服,这让这名经理起了疑心。 ”于是这名经理去楼下门卫处调取了监控录像,发现谭女士和另一名员工小王有偷盗公司衣物的嫌疑。

  事情发生后,公司方面报了警,但因案值不大且未发生经济损失,警方未予立案。 “之后,公司方面多次开会讨论此事解决方案。在咨询律师后,得知公司可以合法裁员。 ”尽管如此,公司还是告知谭女士,可在国庆长假期间主动向公司承认错误,如承认则可网开一面,但谭女士并未承认。因此,公司于10月日做出决议,和谭女士、小王两名员工解除了劳动关系。“但解除合同之后,她还是天天来打卡上班,我们看她是孕妇,也没去说她。 ”

  至于“钻小门”,王女士告诉记者,这完全是工作性质决定,走这个小门只是为了少绕路节省时间,员工、班组长甚至经理都会走,并不强制。 “检针车间内,有透明玻璃墙做隔离,墙上只开有这个1米见方的小门,下方有传送机。小门本来是为了让装有衣物的小推车通过的,门上安装有磁性装置,如果金属物通过就会报警。”王女士告诉记者,如果不走这个小门,员工从玻璃墙的一边走到另一边就要绕很多路,钻小门则可避免绕路。

  ◎事件回放

  员工猜“钻洞”是种惩罚

  谭女士从2009年起在该公司上班,月薪一千多元。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公司管理人员突然口头规定,进出车间时必须钻一个用正方形框架固定的1米高的“小门”。 “这不是为了防盗的那种安检门。我们都叫钻洞,进出都得弯着腰弓着身子。我们公司一共100多人,九成是女员工,虽然我们只是普通工人,但是也有自尊心啊! ”谭女士委屈地说,由于她当时怀孕四个月,天天“低头哈腰”很不舒服,所以9月底她就提出不愿再钻“小门”了,公司里还有一名同事王女士也不愿意,就和她一起每天从正常的车间门通行。“原来的车间门被透明胶纸贴上了,不让走,我和小王就跟领导一样,天天走正门,这可能让领导很不高兴,觉得我们不守规矩,所以就找机会辞退我们俩。 ”

  谭女士说,她和同事们认为,“钻小门”可能和中秋节福利有关:今年中秋节公司给每名员工发50元过节费,但部分员工觉得太少了,所以下班后没去总经理那里领取。“第二天总经理问为什么没要过节费,大家也不敢说什么,结果他就生气了,觉得员工不懂感恩,不听他的话。不久后,就开了这个小洞,让我们每天钻洞,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惩罚。 ”

  律师称 天天“鞠躬”进出侵犯人权

  20日,记者就此咨询了律师王琳采,她说怀孕女工有特殊权益,如果在工作中损害其合法权益,公司应进行调整。如果这是安检门,会有辐射,孕妇肯定不能钻。如果这只是进出车间的一个通道,孕妇更没必要天天钻,孕妇提出走正常通道完全合情合理。至于公司其他员工,不管这道小门是不是为了安检,每次经过都要“鞠躬”很不人道,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侵犯了人权。

  经理说 接受采访拒看现场

  昨天,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开发区江山北路的该公司。然而,事先约好的该公司苗经理并没接受记者采访,而是让人事负责人宋女士解答记者提问。当记者提出进到车间看一下 “小洞”是否属实时,却遭到了宋女士的拒绝。记者将谭女士拍摄的员工排队“钻洞”照片给宋女士看,宋女士一开始表示,据她了解应该是没有这个事。后来又改口说,是因为那天车间的门打不开了,门锁坏了,属于特殊情况。而据天天到岗的谭女士说,至今都要 “钻洞”,并不是短期的事情。另据谭女士拍的照片显示,原先的门上贴了好几道透明胶带做成的“封条”,明显是“禁止通行”。 (据青岛晚报报道)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