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胶片巨人柯达申请破产保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0 02:45 来源: 京华时报

  曾经为无数人留下珍贵美好瞬间的柯达,到最后也许只能在众人的记忆中,为自己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拥有130年历史的柯达昨天正式对外宣布,公司已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事件

  申请破产保护

  北京时间昨天中午,柯达在美国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在纽约南部地区破产法院提交了自愿破产业务重组申请,并已从花旗集团获得破产保护企业9.5亿美元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为18个月。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货币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公司近几年在数码与原材料技术方面均有投资,2011年数字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75%左右。

  柯达表示,从花旗集团获得的贷款额度还需获得法庭批准并有一些前提条件,但公司相信,在破产期间,公司有足够的流动性来维持运营,公司将继续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与服务,并将继续支付员工薪水和福利。柯达在海外的子公司不受破产保护条款约束,有义务向供应商支付所有未偿债务。而柯达及其在美国子公司承诺有义务向供应商支付所有破产后欠下的债务。

  柯达透露,在与主要赞助伙伴进行初步讨论后,做出了申请破产保护的决定,并将在保护股东最大利益的情况下进行重组。预计将在2013年完成美国公司重组。另外,咨询公司FTI ConsultingInc副董事长多米尼克·迪纳波利将担任柯达首席重组官,按规定支持管理团队进行重组相关事宜。

  ■表态

  非常必要的一步

  柯达董事长兼CEO彭安东表示,这是为完成企业转型迈出的极具意义的一步。彭安东称,考虑到破产保护法第11章的益处,柯达董事会和整个高级管理层团队一致相信,申请破产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一步,是为柯达未来做出的合适决定。公司这么做的目标是将包括员工、退休人员、债权人和退休金受托人在内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也将继续与重要客户展开合作。

  彭安东还指出,破产保护法第11章为柯达将两大重要技术组合部分价值最大化提供了最好机会:一个是数字捕捉专利,该专利自2003年以来已经为柯达带来30亿美元的授权费用;另一个是突破性的打印和处理技术,为柯达的数字业务增长提供了竞争优势。

  ■后续

  股票将被摘牌

  昨天,柯达在宣布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回答了投资者的问题,在回答“破产保护申请是否意味着柯达公司的股票肯定会被摘牌,需要多久时间”的问题时,柯达表示,公司股票将会被摘牌,而时间将由纽约证交所决定,并指出“退市程序的决定权在纽约证交所,我们希望我们的申请成为他们掌控时机的决定因素。”而当投资者问到“柯达被摘牌时,是否会申请另一家交易所上市”的问题,柯达表示期望从纽约证交所退市后不久,能在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市场挂牌。

  ■探因

  保守错失转型

  进入21世纪,数码时代来临。数据显示,1997年以来至今,柯达仅有2007年实现全年盈利。而柯达的市值从1997年2月最高的310亿美元降至目前不到2亿美元,14年时间里市值蒸发了99%。但是事实上,柯达进入数字摄影行业并不晚。柯达于1975年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1991年,柯达与尼康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不过,同富士和奥林巴斯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柯达的管理层更看重的是公司在胶卷以及胶卷相机领域的霸主地位。

  柯达迫于压力启动了两次战略转型。2003年9月,柯达正式宣布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但当时在传统胶片市场的巨额投资成了柯达转型的庞大包袱。2006年,柯达毅然更换公司标识,去掉了自1971年开始就使用的“黄盒子”和“K”图形。到了2009年,柯达实施二次战略重组,裁员幅度高达50%。但这些自救行为都没有取得成功。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认为,柯达的命运一方面源于柯达管理层的保守,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数码时代变革来得太快。与胶卷相比,数码相机的利润率和利润贡献比暂时还不高,而在大家的观念中,柯达的品牌主要依靠胶卷来支撑,这些都使得有点骄傲自满又墨守成规的柯达管理层在战略决策方面作出了失误的判断,犹豫之间错过了企业转型时机。

  ■大事记

  1880年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创办柯达公司。

  1986年柯达输掉与宝利来的专利官司,退出即时拍相机行业。

  2003年柯达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

  2004年柯达宣布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

  2006年柯达换标,去掉1971年以来沿用的“黄盒子”和“K”图形,截断与胶卷世界的联系。

  2009年柯达实施二次战略重组,裁员50%。

  2012年柯达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

  ■曾经的辉煌

  2/3市场份额在“胶卷时代”柯达曾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

  310亿美元公司市值在1997年曾达到310亿美元。

  14.5万人巅峰时期,柯达全球员工达到14.5万。

  第一台数码相机1975年,美国柯达实验室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21.5亿美元1966年,柯达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130年1万多专利历经百年的品牌价值外,柯达最值钱的就是攒了130年的1万多项技术专利。

  本报记者祝剑禾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