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再迁30%产能 上海转型涉深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12 01: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本报记者 黄烨 实习生 郁萍
“即使现在不搬迁,基础工业搬迁这类的动作迟早也会发生。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海正在从一个中心城市向世界城市转化,从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化,重型企业在上海是不太适合的。”
7月11日,据上海《文汇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调研上海各区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时称,各区县在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重点要在“求进”上下功夫。
“要善于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型商业模式、新的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求进、进中有升、以升促进;要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上积极研究新的机制、举措,真心实意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要着力抓重大项目开工、落地,但同时也要考虑到长远,要通过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今后发展预留空间和载体。”俞正声强调。
事实上,对于最后一点,上海已有所行动。日前,上海市政府与宝钢集团公司(简称“宝钢”)就推进宝钢上海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签署了相关协议。协议称,2012年至2017年实施上海宝山地区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预计调整任务完成后,上海地区将总量减少铁产能约580万吨、钢产能约660万吨,相应减少300万吨标煤能耗。据媒体报道,这大概占宝钢本部30%的产能,且搬迁的主要是特钢和不锈钢等部门。
尽管宝钢方面对媒体表示“本部8年至10年内不会搬离上海”,但在区域专家徐长乐看来,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已不适合发展高耗能产业,尤其是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上海进一步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如高端金融服务业等,将成“不可逆转的趋势”。
五年两次搬迁
作为三大钢铁央企之一,宝钢对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促进上海制造业发展、解决就业难题乃至增加税收等方面,近年来都作出了相应贡献。
但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现象是,近年来,随着上海城镇化率不断提升(90%左右),据媒体报道,“宝钢不锈钢地块周边生活区的几万居民对钢厂的烟尘和噪声污染等问题投诉不断,并强烈要求工厂搬迁”。同时,结合近年来不断强调的“经济转型”这个大背景,作为高耗能企业的宝钢,自然也需要为节能减排作进一步的贡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宝钢产值占上海工业规模企业比例为6.28%,但消耗的能源却占到了上海工业规模企业比例的25%以上。
“这是大势所趋。”徐长乐对《国际金融报》分析,此举对于上海和宝钢双方都是有利的。
在徐长乐看来,宝钢在上海“用工贵,管理贵”,发展成本将越来越高,包括土地、人力资源、码头、仓储乃至管理方面的成本不会低,更重要的是,也确实对周边地区造成了“环境污染”。
“如将产能迁出,就能解决成本提高等问题,还能进一步发挥宝钢本身在钢铁行业中的优势,并为搬迁所在地的经济作出一定的贡献。”徐长乐说,同时,其还能降低碳排放,为节能减排“降压”。
据上海市政府与宝钢签署的协议,此次主要调整宝钢在上海的不锈钢、罗泾等3个区域,并压缩特钢的部分产线。同时,罗泾区域定位也更加明确:逐步转型,重点作为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地。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发现,早在今年3月,宝钢股份公司罗泾COREX炉及配套社会搬迁项目就已悄然开始招标,“从招标公告中看,搬迁的目的地是宝钢集团位于新疆的八一钢铁厂区内,完工时间为2013年10月1日”。
事实上,这是宝钢5年内第二次搬迁。此前在2007年11月24日,因为上海的世博工程建设,宝钢旗下的浦钢公司就搬迁到了位于宝山区的罗泾地区,罗泾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22平方公里,整个工程建设历时2年多时间。
对此,徐长乐认为,不能否认宝钢之前对上海的贡献,上海有关部门未来仍要处理好双方的关系。
不过,有报道援引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某处长的话表示,“政府肯定不希望宝钢对上海的贡献降低。”在该人士看来,“宝钢在上海的发展减少产量,但会增加效益,着重发展钢铁服务业、深加工服务、钢材贸易等。同时,宝钢在上海延伸产业链,提高宝钢汽车、家电、船舶用钢及电工钢等高端产品的比重和制造能力,把宝钢的上海钢铁产业打造成世界一流碳钢扁平材精品基地。”
“这实际上就是向高端化发展。”上述人士说。
体现转型思路
不止是宝钢。作为另一项基础性工业,同样在上海,2011年10月,前身为“上海炼油厂”的高桥石化(现为央企中石化旗下公司)曾宣布,将从上海浦东新区搬迁至上海金山的化工园区。此举同样不难理解,就地域上看,上海金山化工园区距离上海人民广场60多公里,原先高桥石化所在地距人民广场仅10多公里,又是在人口稠密区,搬离也是必然。
“他们都是基础工业,搬迁最重要的原因都是减少污染和降低成本。”徐长乐表示,但从长远来看,透露出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再过多依靠“摊子大”、“基础厚”、“税收多”的基础性工业,而是要向高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等方向转型。
“即使现在不搬迁,基础工业搬迁这类的动作迟早也会发生。”徐长乐进一步分析,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海正在从一个中心城市向世界城市转化,从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化,“重型企业在上海是不太适合的”。
实际上,据媒体报道,上海市市长韩正此前就曾表示,今后上海在产业发展上,要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去年下半年,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周波也曾表示,2011年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两个显著变化:首先,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自1999年以来首次超过50%,2011年上半年就达到了57.8%;其次,三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1996年以后(除个别年份外)都超过60%。
事实上,上海转型发展金融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也迎来了不错的外部机遇。商务部副部长王超日前在出席第16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时说,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服务业的开放,“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