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已做好准备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01:2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日(2月14日),因欧盟应对欧债危机而推迟3个多月的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已做好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

  与此同时,温家宝关于“欧元是实现外汇储备多样化的主要投资标的”这一表态,也引发广泛而深远的关注。

  信评机构惠誉近日称,温家宝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的谈话显示,中国希望分散外汇储备组合,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

  中方拟加大参与欧债援助力度

  分析人士表示,欧债危机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迎来集中偿还期,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态度显得至关重要。

  在上述会晤中,温家宝总理给欧盟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表示,中国支持欧方应对债务问题的意愿“是真诚的、坚定的”,已做好了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中方支持欧盟加强财政纪律,希望欧方向外界继续传递明确、有力的积极信息,并为中欧深化金融合作营造积极、有利的环境。

  不过,在昨天的峰会上,尚未流传出中国救助欧方的具体方案。业界认为,中方进一步的措施尚需等待。

  市场分析认为,中国援欧最好及最合理的方法就是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样风险较低,而且也有助于中国在IMF取得更大的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中国可能会投入高达1000亿欧元来协助欧洲解决债务危机,这些资金会投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另一种可能则是参与IMF为解决欧债危机设立的纾困基金。他表示,中国的投资对市场深具意义,将能化解外界对欧洲负债国家可能违约的疑虑,增加市场信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援助欧盟最好的方式,就是让EFSF到香港特区或上海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换成美元或欧元拿回去使用。还款可以选择归还人民币或外币,以规避汇率风险,此举可以立刻让香港或上海的债市成为国际性债券市场。

  中欧贸易进入新通道

  相比欧债问题的抓人眼球,其实昨天晚些时候发布的 《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中,更多涉及的是中欧贸易问题。

  公报称,作为双方众多互利合作内容之一,双边贸易规模空前,相互经济融合也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欧洲仍是中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而中国也是欧盟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双方认识到继续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重要性。

  从贸易数据看,中欧贸易的确下降较快,甚至个别地区出现下滑,但双方最近贸易争端略有平息,昨天的公报还就许多问题达成一致。

  双方领导人同意,一项内容丰富的中欧投资协定将促进和便利相互投资。该协定谈判将包括双方关注的所有事项,不预判最终结果。双方同意尽早启动谈判进程。

  除此之外,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欢迎并支持于今年6月举行中欧高层能源会议。双方届时将就能源安全、能源科技以及中欧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进行深入交流,确定未来双方务实合作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双方强调加强汽车领域合作,尤其是通过发展电动汽车,推动实现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共同目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小东表示,欧洲要在技术合作领域排除政治偏见,对中国更加开放。以现在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展的势头,欧洲即使不开放,也不能对中国的发展形成实质性阻碍,因此有什么理由不追求双赢呢?

  向松祚认为,中国对欧债危机进行救助应该开出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要求欧洲大幅度对中国开放其直接投资市场,开放高科技出口;第二,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第三,采取切实措施,遏制针对中国的各种保护主义。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