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国经济回暖信号明显 2月制造业采购指数为51%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09:06 来源: 深圳商报

  【新华社上海3月1日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回升,并创下五个月新高,显示当前市场需求有所扩张,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活跃,制造业经济整体呈现“稳中趋升”态势。  

  经济运行“稳中趋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PMI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说明中国经济运行处于“稳中趋升”态势。从去年的“稳中趋缓”,到“缓中趋稳”,再到今年的“稳中趋升”,一系列变化反映出我国生产经营趋于活跃。

  但蔡进同时表示:“虽然2月PMI指数较好,但总体经济运行还是趋稳的态势,不能说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2月份PMI指数继续回升,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回调趋稳的态势。从行业指标来看,2月对工业增长有主导作用的重工业相关指标明显回升。

  工业增长相关指标的明显回升,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性变化有所显现。2月份率先增长的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通用机械设备等行业无疑是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的结果。

  而作为经济活力表现的另一指标——小企业发展势头也趋于好转。今年以来,小企业PMI指数回升明显,结束了长达8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局面,在1月份达到52.0%的基础上,2月进一步上升至5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内需外需全面回暖

  从当日公布的PMI11个分项指数来看,呈现全面回暖之势。同上月相比,只有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4个百分点。

  内外需的强劲回暖颇为令人关注。在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分析师付兵涛看来,一方面,春节过后就业增加,务工人员返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渐上轨道;另一方面,美国经济趋于好转,信心消费都有所增强,欧元区经济虽未改变整体低迷态势,但在我国出口占比中份额不大,整体看对我国外需影响不大。

  从内需来看,2月新订单指数继续小幅回升至51.0%;与此同时,生产指数保持稳定上升势头,2月达到53.8%,为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原材料库存指数明显下降,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回落到48.8%。三个指标的走势变化反映出当前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从外需来看,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回升4.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50%以上。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可能是出口形势趋于好转的一个积极信号。

  通胀或是潜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月购进价格指数快速回升,需警惕通胀压力反弹。今年以来,购进价格指数回升势头明显。在1月回升2.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月又回升4个百分点,达到54%,回升到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值。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是购进价格指数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反映大宗商品平均价格变动的路透CRB指数在2月上涨3.5%,其中原油涨8.6%。由于伊朗等地缘政治因素刺激,纽约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4日均创出9个月来的新高。伊朗的局势以及希腊的救助取得进展都成为油价上涨的“推手”。

  另一方面,购进价格指数回升也是经济复苏的伴生现象和反应。蔡进强调,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攀升,有原油价格上涨等输入性的因素,也有我国经济增长由缓到稳到升的过程中,需求对价格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有结构性的变化。

  付兵涛认为,在现阶段稳健增长、温和通胀的情况下,主要关注美联储的政策,如果美国继续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则输入性通胀仍有抬头的风险。

  但中金公司认为,目前购进价格指数仍大幅低于历史同期60.6%的平均水平,尚不足以构成对通胀反弹的担忧。随着节后食5品价格的普遍回落,预计2月CPI将大幅回落。

  我国近期PMI变动情况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