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市场合法“阴谋”:瑞士表≠瑞士制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5 02:05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丛丹 发自广州
有数据显示,瑞士钟表在全球逾半数销售额来自亚洲,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是华人购买。既然瑞士表备受追捧,自然有人不愿见到一江“肥水”全流“外人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内地市场上,一些手表注册瑞士品牌而在中国生产的暗流已悄然涌动,因此还生出“瑞士手表为中国制造”一说。虽然这类手表价格大多显得“亲民”,但消费者若洞察其中内情后,不知又将作何感想。
最近某品牌折扣网上出现了一款名为“汉爱 HANDLOVE”的“瑞士表”,有消费者被其较低的价格所吸引而准备购买,但在咨询身边朋友意见时,他们都表示没听说过这个品牌,而这位消费者在该品牌官网上也发现了一些令人疑惑的内容。这款手表真的是“瑞士表”吗?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
目击:“汉爱”自称瑞士表
不久前,一款名为“汉爱HANDLOVE”的手表品牌在某名牌折扣网出现,该品牌手表自称“源于瑞士”,因此为男友挑选礼物的韩小姐也被这个从未听过的瑞士品牌吸引过来。“手表看起来挺不错的,感觉看起来比我之前买的CASIO漂亮,但价格不贵,只要800块钱左右”,韩小姐说,“瑞士表”让她觉得可靠,而价格则正好符合她作为普通白领的消费能力。
不过,由于之前从未听说过该手表品牌,韩小姐还是多了个心眼,在互联网上搜到了汉爱手表的官方网站。
记者点击进入上述网站,看到网站首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显眼的“瑞士汉爱表”几个大字。再进入网站的“品牌历史”栏目,网页中间是一位老人的黑白肖像照。据网站介绍,这就是汉爱手表的创始人简森·巴顿(JasonBarton),“19世纪末出生于钟表世家”,“于1908年成立了自己手表品牌,开创了瑞士汉爱表的制表先河”。
很多世界名表是以人命名的,因此该网站特别解释,年轻的巴顿把自己创立的品牌命名为“HANDLOVE”,“此命名前瞻性地暗示瑞士汉爱表走出瑞士,走象国际(原文如此——编者注)的决心,同时也传达了巴顿对手表,对爱最深刻的理解,倾全身心付出全部的爱来制作腕表,爱即永恒”。
在该网站一篇名为“向瑞士百年钟表大师致敬!”的文章中,汉爱将简森·巴顿与天梭表、浪琴表、万国表、劳力士等的创始人一起列出“致敬”。
记者注意到,该网站网址的后缀为“.ch”,据了解,此后缀为瑞士网站域名后缀。
仅从这些资料看,汉爱手表确实很有来头。兴奋的韩小姐开始四处推荐朋友关注,但却被泼了冷水。朋友多表示从未听过这一品牌,并劝其也应谨慎为妙。
韩小姐再次反复研究起汉爱手表的官网以及网站各种讨论,而官网上的另一则信息让她也疑惑起来:“2008年,HANDLOVE(汉爱表)隆重登陆中国,以中西方文化中都寓意深刻汉爱为中文命名(原文如此——编者注),音译上口,寓意中华民族的大爱”。
从其几乎无人知晓的名字,和其进入国内市场时对译名的“聪明”选择,这款“瑞士表”确实充满神秘。那么,汉爱表到底是不是瑞士生产的手表?
调查:客服称手表系在香港组装
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段时间询问多位熟悉手表行业人士,受访人士均表示从未听闻此瑞士手表品牌,也不知晓“JasonBarton”这个人。
瑞士手表工业联合会 (FHS)香港办事处陈小姐告诉记者,瑞士手表工业联合会对瑞士制造手表品牌进行了收录,据她查询并没有记录“汉爱”这一手表品牌。记者追问,是否没有被瑞士手表工业联合会所收录的品牌均不是瑞士手表?陈小姐未肯定回答,但她表示汉爱肯定不是在瑞士生产的。她同时表示,若汉爱表不在瑞士生产但仍被企业自称为 “瑞士表”,其可能性之一是:在瑞士开了一个工厂,但手表是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制造。
瑞士大日内瓦伯尔尼大区经济发展局中国事务代表廖春明也告诉记者,即使手表不是在瑞士制造,但仍旧可能是瑞士品牌,因此被称作“瑞士表”。“不一定是假的表,这个品牌可能是瑞士快要死掉的表,它(企业)把它买下来。”他说,“瑞士表”并不等于“SWISSMADE”。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拨通汉爱手表官网公布的全国统一客服品牌热线。打通电话后,热线自动语音提示为“广州市宝爵钟表有限公司”。这是汉爱手表“官方唯一授权的中国总代理商”,据称在国内也是知名钟表企业。接电话的客服称公司确实是某名牌折扣网所售汉爱手表的供应商,她表示“汉爱”只是瑞士品牌,在中国香港组装。而当被问及汉爱与天梭等品牌的比较时,她坦承:“肯定跟人家没法比的呀”。
3月9日下午,记者以媒体身份再次致电汉爱官网全国客服电话,对方在回答记者咨询时却显得十分保守,并表示“很忙”。经交涉后,一位自称“负责所有”的洪小姐在电话中称,广州宝爵为汉爱表的中国总代理及中国总部,同时称“我们有中国总代理授权书、商标注册证,还有产品的国家检测局出的检验报告,所有的都齐全”。记者欲再进一步咨询,但她在表示“不接受录音的说话”后挂断电话。
声音:或为瑞士注册 他地生产
按廖明春说法,“瑞士表”并不等于“SWISSMADE”,那么什么是真正的“SWISSMADE”?
公开信息显示,瑞士钟表协会制定了一个 “瑞士制造”手表标准,在2007年这一标准被提高为:手表方面,机械表至少80%价值的构成部件应在瑞士完成,电子表至少60%;技术和样品设计应该在瑞士进行;机芯方面,至少80%价值的构成部件应该在瑞士完成,电子机芯的比率为60%。
廖春明告诉记者,在瑞士如果称得上“SWISSMADE”的,首先一定是瑞士企业生产的表,若是电子机芯手表,机芯肯定是瑞士生产的,整个手表50%以上的价值也是在瑞士生产的,“在瑞士注册公司在其他国家生产的情况有,不过如果敢打‘SWISSMADE’一定符合这个标准,瑞士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
但对于只在瑞士注册品牌而非瑞士生产,却宣称是“瑞士表”的行为,廖春明认为也不违法,“瑞士品牌也可以是在海外生产的,只要他没有打‘SWISSMADE’就没有办法”。
而汉爱手表客服则对记者表示,汉爱手表的机芯有西铁城(日本手表品牌)的,也有瑞士的。
广东源浩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玉发认为,如果这种在瑞士注册品牌的“瑞士表”注明了详细的材料信息,并告知消费者产品产地、材料、技术等内容,那么就不应该算违法。
但针对汉爱手表,徐玉发则认为,该品牌在网站上称自己是“瑞士表”,并渲染瑞士品牌历史,已涉嫌欺诈消费者,“比如广本、本田,大家看本田就说是日本进口,看到广本就是广州本田。如果你打个 ‘中国瑞士表’,就知道是中国制造的。”
记者看到,在某品牌折扣网销售的瑞士汉爱表虽然在首页有突出“瑞士”元素,但具体到每个具体产品,均只是提“汉爱手表HANDLOVE”,并没有强调 “瑞士”。不过在网上搜索“汉爱”,可以搜索到多条销售网页,一些电商网站均在上述产品名称上加了“瑞士”字眼。
乱象:网上“瑞士表”鱼龙混杂
有资料显示,亚洲在2010年成为最大的瑞士钟表消费市场,全球超过半数的销售额来自亚洲(大部分为华人购买者),而且增长速度高达34.6%。
瑞士钟表协会最新的数据显示,瑞士钟表业在过去20年内发展迅猛,出口增幅高达283%,2011年出口193亿瑞郎,增幅达19.2%,创多项历史纪录,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增速高达50%,为瑞士手表最大消费市场。
瑞士手表工业联合会香港办事处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在瑞士注册一个品牌然后在其他地区制造的情况很多,他们也接到了相关投诉。
对此,她建议消费者,在购表无把握时可以考虑向诸如瑞士手表工业联合会这样的机构进行咨询。
的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近走访广州站西钟表城等钟表集中市场,发现有不少手表品牌均是在瑞士注册、在中国生产,产地多在深圳,而这些品牌很多在名字上与国际知名品牌有接近之处,如劳士顿、天舵、雷西欧等。
这些手表品牌的批发商均明言其只是注册瑞士品牌,在中国生产,表芯大多来自日本。
而在淘宝网以“瑞士 手表”作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出的商品更是不胜枚举。在这些商品中,既能看到各个国际一线品牌,也有一些鲜有听闻但又自称“瑞士表”的品牌。
·律师声音
扩大“三包”范围呼声再起
“近几年接到的包括手表在内的珠宝首饰投诉和法律案件确实很多。”广东律师徐玉发最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总结。
徐玉发告诉记者,除了诸如在瑞士注册品牌、在中国生产的手表外,也有很多消费者购到假表。这些消费者常常是没有到商场的专柜去购买,另外现在的网络销售也成为假冒手表和其他品牌珠宝首饰、奢侈品的一个销售集中地。
针对消费者难以辨认 “中国瑞士表”,徐玉发认为政府行政机关、工商打假部门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对这些企业、厂家进行统一管理,向社会公布。“特别是对虚假广告、产品质量、技术、质量标准要监控起来,还有要加强宣传,特别是这些网站的官网信息应该进行核实。”
在徐玉发看来,消费者“购买到假表最难维权”,因为证明购买地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建议名贵表应该将表芯打个‘身份证号码’写到发票上去,这应该由厂家来做。厂家应该要有很好的办法保证你的表没人能造假,即使造了假,你也能证明不是你生产的。”
除此之外,他认为现在工商打假监管不到位,“如果你像香港那样管理,发现一家打一家,打到他倾家荡产,并且记入经济档案,让他一辈子都不能销售这个,那谁都不敢造假!”
“网络遇到售假则更是难上加难。”徐玉发接着说,由于网购流程较为复杂,网购如果出现问题,网购公司首先就有物流公司可以推卸责任。
对此,徐玉发认为一方面目前网络监控、审批等各方面手续不够健全,不能保障网上卖的产品就是真实的;另一方面应该在网购法律诉讼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不再按“原告就被告”的诉讼原则,同时出现责任不是先追究厂家,而是追究网站。
手表领域消费者频频遭遇尴尬且维权较难只是一个缩影。在黄金首饰领域,这几年各地工商局不断检出多个黄金首饰品牌存在缺斤短两等问题,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徐玉发告诉记者,在这一领域消费者维权也非常困难,80%~90%的案子皆是败诉。而翡翠、玉器等饰品市场的“水分”则更加令人防不胜防。“国家‘三包’目录应该将珠宝首饰也涵盖进去。”徐玉发建议。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国“三包”产品目录内的品类只包括20余种,珠宝、汽车等均不在其列。据悉,珠宝等品类早前没有列入,主要是因为对于这些品类的损坏鉴定受技术等因素限制。
珠宝首饰未纳入“三包”目录也一再成为一些商家阻拦消费者维权的“尚方宝剑”。为此多年来,不但有声音提出应将珠宝首饰、汽车、奢侈品等纳入国家“三包”目录,而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已赶在国家规定出台之前,自行增加“三包”目录品类。
可喜的是,去年国家终于出台汽车“三包”规定草案,呼吁多年的汽车“三包”政策终于破茧。
·相关新闻
往事:“执着哥”买假表14年求维权
现年40多岁的张国强现在已经在海南定居近10年,但却依然纠结于一件东北的陈年往事难以释怀。
新一年“3·15”又到来,张国强最近开始不断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发布“3·15维权”微博,说自己“在辽宁省营口市百货大楼购买的两块欧米茄手表经鉴定均为假冒”。张国强说的这个事情,是发生在1998年的一件陈年旧事。纠结14年不愿放手,张国强称得上是“执着哥”。
两块欧米茄经鉴定是假冒
近日,张国强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详细诉说了这件陈年往事。
当时仍居住在东北的张国强1998年6月在辽宁省营口市百货大楼购买了一对瑞士“欧米茄”手表,对表价格为5760元/对。该百货大楼是当时营口市最大的国营商场。但这对手表经当时的权威检测单位国内贸易部国家钟表眼镜商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鉴定竟是假冒欧米茄的品牌手表。
为此,张国强找到商场协商,要求退货,并按照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退一赔一。但对方拒绝此要求,只表示愿意给路费和检测费。
此后在投诉工商局无果后,张国强将营口百货大楼告上法庭。但几经诉讼,张国强都以败诉告终。
张国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该判决书显示,营口百货大楼提出,张国强在购买对表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对表为国内组装,而且商场柜台商品标签亦表明是组装表。
法院也在调查后指出,原装进口欧米茄男表价格最低1.22万元,女表最低也要8400元,均为国内统一价格,并且售出的型号也不同,每只表售出后均有户口。法院依此驳回张国强诉讼请求。张国强不服,继续上诉。但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认为,虽然张国强买表事实成立,但他在购买前已进行详细询问,明知是组装表,因此购买是对商品品质的认可。因此以不是“真表”为由起诉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张国强表示不满称,提供的购表发票并没有显示该表为“组装”。此后,张国强开始频频维权。
执着维权被疑是“假消费者”
但这也未能让张国强得偿所愿。此后张国强开始通过网站、论坛发帖寻求声援,这期间他搬到了海口定居。
记者在网上找到一篇其发布的投诉帖,注意到,除了购得两块假冒欧米茄手表外,他在1998年还在吉林长春购买了十只法国路易威登(LV)皮包被证实是假货。
这10个包分别为4个男包、2个女包、4个钱包,总价19860元。张国强说,这10个包后经路易威登北京专卖店查看认定均为假货,他还得知当时法国路易威登牌皮包,在国内只有北京、大连、上海、广州的五星级酒店内的专卖店有售,长春市百货大楼不具备销售资格。商家虽同意退货了,但张国强要求获得赔偿,这最终也没有获得法院认可。
事隔多年,从论坛、贴吧,到微博上的不断发帖,张国强不断地为这两件旧事寻求维权声援。但在获得声援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从张国强买10个LV包的细节认为其购买假包是有意为之,是为获得商家赔偿,并不是真正的消费者。
尽管事隔十几年,据张国强观察,至今国内销售假冒手表的情况仍然非常多,而且消费者进行维权也仍然较难。
·记者手记
伪奢侈品消费大国的“山寨”经济
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吗?当然是。据报道,全球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最近在中国香港地区发表名为《“会面”2020中国消费者》的报告,研究预测中国主流消费者(年收入10.6万~22.9万元人民币)将从目前占总人口的6%大幅攀升至10年后的51%,增长约8.5倍,推动非必需品消费以年均13.4%的速度高速增长;中国将在2015年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奢侈品消费国。在中国香港地区、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LV店排成长队的中国人身上得到佐证。
所谓的奢侈品消费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当然是喜欢某一品牌并购买其产品。但事实上,对于一个成熟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奢侈品消费更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还在于对品牌文化、品牌精神的一种认可和欣赏。
在中国庞大的奢侈品消费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尚无雄厚经济基础的年轻人,他们很多是“未富先奢”。并且,在消费过程中很多消费者对于品牌背后的文化并无任何兴趣,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是 “香奈儿5号”和 “香奈儿19号”。大家似乎热衷于LOGO标志明显、如雷贯耳的品牌,买LV一定要是一眼可以认出来的经典款,买爱马仕必须有能让大家看到大“H”。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消费者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累计超过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多。很大的一个原因却是在国外购买比国内便宜很多。
所谓的在瑞士注册品牌、在中国制造的“瑞士表”,其实更可以看作是国内“山寨”经济的一种延伸。可以高仿LV包、可以高仿爱马仕、可以高仿天梭表。如果有自有品牌梦想,也可以通过高仿奢侈品牌名称,再挂靠其产地,让人联想劳力士、让人联想天梭。
服装领域、箱包领域如此操作者同样大有人在。但这终究还只是“山寨”经济。消费者们茫然跟从“大流”的奢侈品消费观,正是这泱泱“伪奢侈品消费大国”一手孕育出“山寨大国”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