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影响到约100多个部长级以上退休政务官
【财新网】 (特派台北记者 唐家婕)台湾“政府”于1月17日晚间召开协调会议,同意将特任官优惠存款上限由333万元降为200万元(新台币,下同),希望加速解决岛内退休公务员优惠存款18%的相关争议。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卸任礼遇期满后,也适用于此项规定。
“铨叙部长”张哲琛说,这预计会影响到约100多个部长级以上退休政务官。初步核算,大约省下二、三亿元利息。
有关台湾公务人员的18%优惠存款利率已从制度问题变成政治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朝野攻防的焦点。台湾立法单位在2010年7月通过相关法案修正,要将18%优惠利率法制化,并在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没想到再掀风暴,被外界批评“改革倒退”。
带头高喊改革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也被卷入优惠存款风暴,原因是“立委”邱毅揭露,蔡英文也享有此优惠。
为避免议题演变为政治风暴,马英九13日紧急召开跨院际会议,“府院”党达成“降低领月退休金的政务官优惠存款金额上限、降低政务官的所得替代率及优惠存款利率”三项共识,并将透过行政命令修正。17日的结果只是部分实现了第一项内容。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获知消息后表示,对于这个方案“非常不满意”,他认为马政府只拿少数退休政务官来开刀,是一个非常小范围且应付式的改革。
台湾公务人员的“优惠存款”于1961年开始实施,目的是解决退休金偏低的问题。在当时台湾年利率约10%的背景下,公务人员可享有21.6%的优惠利率。直到1995年,台湾实施退休抚恤制度,使公务人员退休所得提高,故不再办理优惠存款。不过,公务员在新制度开始前的年资仍可办理优惠存款。而根据“铨叙部”估算,目前现职的台湾公务人员中在1995年以前退休的约占1/3。也就是说,台湾尚有15万的公务人员享有存款优惠。
在目前台湾银行一年定存利率1.185%的情况下,18%优惠存款自然引起民众强烈批评。据统计,目前18%优惠存款余额约4300亿元,台湾政府每年必须补贴利差高达7000多亿元,平均每位岛内居民每年要负担3000多元来“养”公务员。
陈水扁政府时期虽实行了“1995年改革案”,但实施三年后,对政府财务影响与原先预估的差距极大:当时对外宣称平均每年可节省18亿元新台币,但实际执行结果仅节省8亿多元。马英九政府因此再次提出“100年改革案”,目的在于改正“1995年改革案”造成“肥高官,瘦小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