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二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代表基金组织187个成员国的24位理事以及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和区域机构、论坛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基金组织改革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易纲副行长出席会议。
易纲指出,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发达国家应尽快着手解决财政可持续问题,采取更有力措施降低主权债风险,加快银行部门改革和重组。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需要综合和灵活运用逆周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及资本项目管理政策等措施来应对大幅资本流入、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等挑战。
易纲介绍了中国近期经济形势。去年秋季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结构进一步改善。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胀上涨压力增大,中国政府为此采取了综合治理策略。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的连续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谈到基金组织改革时,易纲指出,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基金组织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是基金组织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国应加快对2010年份额与治理结构改革方案的审批程序,确保其在明年基金组织和世行年会前生效。基金组织应继续在管理层的遴选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基金组织需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其监督职能,制订涵盖财政、货币与汇率、宏观审慎等宏观政策以及资本流动管理和劳动力市场等结构性政策的广泛的新监督框架,从制度上保证对成员国政策进行平衡与全面的监督,并应转移监督重点,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及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易纲强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稳妥地推进。短期内应积极应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全球流动性调控等挑战。长远看,应积极研究改进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和原则,储备货币多元化,特别是扩大SDR的代表性以客观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更好发挥其潜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