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温州产业趋向空心化引担忧

2011年05月04日 15:56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5月4日报道:温州这座城市正面临着“中年危机”。

  作为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二线城市,温州被誉为全国著名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基地,从皮鞋到领带,从打火机到眼镜,在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帮助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外销生产国。

  然而,不再廉价的劳动力以及通货膨胀正在紧缩利润的幅度。很多工厂老板们选择投资在房地产,股票或者日用品上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作为中国私营企业的诞生地,温州过去重在生产各种商品,而如今渐渐变成企业家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种土地或者日用品投资的温床。 越来越多的人们正慢慢把他们的投资和企业挪出温州这座城市。

  这对于温州意味着什么呢?对于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

  倒闭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温州市梧田路上一片冷清。在这条路上,过去曾是熙熙攘攘挤满了来往的人群以及装满货品来回于各大工厂的车辆。七十岁的老伯陈建军坐在一个快倒闭的旧厂房门口,防着所谓的小偷来进行偷窃。

  在2002年,陈老伯所在的这家打火机厂有70名员工。

  “曾经有一度工人人数在2007年达到300多人。”陈老伯说道。自此之后,工厂就一蹶不振,从国内外收到的订单也逐年下降。今年春节过后,就没有什么工人回来工作了,陈老伯说。

  周边的打火机工厂,眼镜工厂紧跟着倒闭,随之在这些厂房生产的是一些其他制造业的公司,包括衣服及鞋子生产商。

  “通常一个厂房不会空关超过两个月,新的买家会陆续前来进行地点勘察,因此我的顾客倒是没有减少的趋势。”蔡茜,当地附近的一个便利店老板娘说道。

  最新的数据显示,温州有超过24万家私营商业性企业,并未显示出已经在持续下降的制造业工厂数目。

  温州在去年就达到2920亿元的生产总值,比前年高出了11.1%,温州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1201元(合计4,807美元),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为21033元。

  分流

  高天乐,48岁的企业家,是浙江天正集团的董事长。天正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工业电器产品制造商之一。高董事长从2003年起涉足房地产行业,分别在南京和上海设立了置业公司和投资公司。

  “我从2001年开始就打算把我赚到的钱投资到股权市场上去。”高董事长说道。

  拥有16.6亿固定资产,天正集团的总部位于上海,拥有温州,上海,南京以及嘉兴四个产业基地,1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在美国硅谷建立了天正工业园和技术研发中心。

  天正集团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发了至少四个高档住宅楼盘。从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已经延伸到覆盖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2003年,天正集团正式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控股市场大中型国有企业,并入股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进行投资。

  “我从不借钱进行投资,”高董事长说,“用手头现有的现金进行投资才是明智的。”

  高董事长声称他仍然会抓住一些好的投资机会,但是他目前还是把集团主要的重心放在生产工业电器上,要保持住在这个领域的佼佼者行列。

  退出

  然而,郑邦国已经对投资市场失去了兴趣。1993年,他在从事了三年工业机械生产后,成为了第一批放弃实业转投房地产投资的商人之一。而今,他已经退为二线,期待碰到些值得他投资的新项目。

  “由于我发现越来越难从生产业中赚到钱,93年我就把工厂关了,然后把我所有的200万元积蓄投到了房地产市场。”当时正是房地产市场刚刚活跃的时候,郑邦国认为那是短期内赚钱的好方法。

  郑邦国解释说他那时候的生产业运作最多能赚到5%的利润,而房地产投资在前三年就已经达到50%的利润。

  “我基本上都是在温州地区的房产投资,房价一度从6000元每平方米涨到5万元。”郑邦国说道。

  根据当地一家房产中介提供的数据,温州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房产交易平均价格大概是28,000元每平方,居全国首位。

  由于政府近期采取了控制房地产泡沫产生的限购政策,郑邦国也预料到房地产市场的紧缩和极限,他早早就把他的投资渐渐挪出房地产行业。

  “我三年前就停止对新的楼盘进行投资了,然后就是在进行一些民间借贷来赚点利息。”郑邦国说他已经慢慢退出了投资行业,因为他已经61岁了,也不想再去冒太大的风险。

  转为地下

  温州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民间游资的地下钱庄借贷行为已经渐渐引起很多投资者的注意。媒体上广为报道的包括由民间借贷产生的利润被投资在猪肉,大蒜等物品上,造成了一定的货品短缺和价格飙升。

  温州,更是作为地下钱庄的买卖方聚集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第二季度,有89%的家庭以及个人,接近57%的企业参与了非银行的私人借贷的交易。

  尽管没有法律规定要按时还款,地下钱庄有专门雇佣的催债者,会登门追讨还款。“这些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偏激行为来促使人们还钱。”郑邦国说道。

  私有资产

  郑邦国从实业型产业转移到投资型产业已经是影响中国个人资本的普遍现象。由于劳动力消耗成本升高,通货膨胀以及现金过剩,实业型企业家们正在寻找更好的赚钱方式,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仅2009年,中国就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私有资产投资于房地产市场。

  “浙江的私营企业把他们的钱投在不同的地方:三分之一在实业生产,三分之一在房地产投资,还有三分之一进行其他的金融投资。”周德文,温州中小型企业促进协会会长说道。

  从房地产市场获得的利润高达30%,有过之而无不及。金融投资也是回报率相当高。然后相比之下,仅仅从生产业获得的利润就微乎其微了。

  “那么多私企从生产行业转行,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追求高利润是商人们的本能。”周德文会长说道。

  根据温州工商局所做的统计,超过300家注册的商业咨询公司,中小型贷款公司,正在把1500亿元投在药品器材,旅游,商务咨询以及担保公司的投资。

  迁移

  中国的“十二五计划”旨在把劳动力及生产力集中的城市转变成创新科技为主的城市。温州市政府在去年12月公布了关于经济结构转型的报告,其中指出原材料,出口成本以及用地标准均被大幅度提高。报告明确表示,希望一部分企业能尽快搬出温州。

  “对于鞋厂以及其它小商品生产商来说,获得一定的利润变得越来越难了。”谢荣芳,温州鞋革协会秘书长说道。

  该协会数据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温州有超过6000家鞋厂,如今只剩下2000家。

  温州当地鞋企包括奥康,康奈以及东艺都已经把生产基地和工厂迁出了温州市区,到内陆的安徽或者四川省。

  去年十月,东艺鞋业和安徽宿州经济开发区签署了一项协议,意在投资6亿元建立占地面积超过40公顷的厂房。预计能在一年内达到价值46亿元,3000万双鞋的生产总量,雇佣员工将达到18000人。

  和大部分温州的鞋企一样,东艺也划分了20%的生产利润投资在房地产市场以及股权市场。

  “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我们从来不进行私人投资,一般都是合伙投资一些项目。”陈曦,东艺鞋业的总经理说道。

  温州模板

  温州式的在房地产行业的集体投资行为在中国实属罕见。这些富商们一窝蜂地花几十亿现金一次性把成千上万的办公楼,住宅抢购一空。然后,当这些房子的单价升高后,他们又抛售而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人们视为促使中国房价猛涨的罪魁祸首。

  在此过程中,大部分人既是企业家又是房地产投资者,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实业所赚的利润以及在温州特别活跃的地下钱庄的民间游资。

  温州当地政府表示,越来越少的生产商愿意去生产鞋子。200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投资在制鞋产业上的资金投入总共是6.25 亿元,比前一年降低了45.8%。

  这对于超过70%的企业是鞋企的温州,影响非常之大。去年,超过2000家企业倒闭,其中超过一半是实体制造业。

  周德文会长担心这样的趋势可能会蔓延整个城市甚至整个省份。

  “如果越来越少的工厂为中国以及出口行业生产商品,供需平衡就会被严重打破,”周会长说道,“温州是中国生产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会趋向空心化然后逐渐失去实体产业化的优势。”

  周会长补充道,大部分的温州当地企业花了太多的精力在金融市场上,只有30%的私人资金回归实体经济,而剩余的70%就被投入到了房地产或者股票市场。

  相反,马津龙,前温州市市委研究室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对于这种转型持正面积极的态度。

  “尽管这看上去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当有一部分实业生产商开始进行商业投资,我们还是得把这种行为看作企业想从某些方面获得更多利润而做出的一定幅度的企业结构转型。”马津龙说道。

  马津龙补充道,主要的温州生产业并没有转移重心到投资行业,但是扩大他们的生产规模到其他的城市,这种企业的结构转型并不应该被视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