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小川:中国有可能尽早运用宏观审慎性框架

2011年05月20日 10:40 来源:财经网

  【《财经》综合报道】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1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当前宏观管理的一个新特点就是引入了宏观审慎性政策。中国除了有需要要采用宏观审慎性框架以外,同时也有可能来尽早地运用宏观审慎性框架。

  他介绍称,“宏观审慎性政策”主要是把一些主要概念汇总起来放入宏观审慎性政策体系的框架之内,主要内容是以金融稳定为中心,特别是以防止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为中心。比较典型的就是巴塞尔协议III,这也是G20所支持的政策。

  周小川表示,从中国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在危机之后率先复苏,我们的周期和发达国家所处的周期有可能不一样。因此对于周期判断的变化,需要有一些逆周期的措施。

  就具体问题而言,他称,中国是高储蓄率的经济,高储蓄率有可能出现较高的投资,历史经验又表明,较高的投资可能会造成某些方面的过热和产能的过剩,也可能容易刺激某些泡沫的产生。高储蓄率有好的方面,同时也有要警惕的方面,也就是说需要注意高储蓄率带来的周期性问题。

  他称,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转轨经济,正处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尽管已经完成了相当一部分路程,但还没有完全走完,仍旧有一些财务软约束的现象。这种财务软约束可能会造成潜在的、过热的冲动。面对这些内容来说,中国有需要尽早地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但他同时表示,宏观审慎性管理框架对一些经济复苏比较弱的国家容易带来一个负面的效应,就是进一步拖慢了经济复苏的速度。因此从全球来说,对于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运用的程度,大家意见是有所不同的,这也和所处的周期以及经济潜在的特质是有关的。

  他称,中国除了有需要要采用宏观审慎性框架以外,同时,也有可能来尽早地运用宏观审慎性框架。比如说,宏观审慎性框架要求金融机构有更加充实的资本,特别是大型的、有系统性作用的金融机构,应该有更高的资本的要求。以及在其他方面,也应该做得更加稳健。那么,这些标准的推出,在中国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他表示,正因为中国储蓄率比较高,因此我们在资本市场上增加金融机构资本金的可能性也就比较高一些。【作者:《财经》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邓美玲)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