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西藏农牧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1年05月23日 06:54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138.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80元

  关键词·教育

  西藏和平解放前,只有一部分贵族,即上层“三大领主”和一些富商的孩子才可以上学。只有不到5%的人能够接受教育,小学的入学率是2%,98%左右的人是文盲或半文盲。

  1951年在昌都建了第一所政府办的正规小学。1956年在拉萨办了第一所中学,1958年在西藏民族学院办了西藏工学,在这个基础上,1965年办成了西藏民族学院,就是西藏第一所大学。教育改变了成千上万农牧民子女的命运。

  目前,从城镇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和农牧区的学前两年幼儿教育开始,到高中阶段,全部纳入“三包”政策范围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

  “不能给广东省实验中学丢脸”

  ——一个广东“藏二代”的酸甜苦辣

  西藏发展的60年中,浸透着许许多多一代又一代的援藏人的故事。我们给大家讲述一个“藏二代”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劳明宇,广东化州人。今年42岁,是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广东实验学校校长。

  父亲走遍西藏寻矿

  劳明宇的父亲劳恩富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父亲走遍了西藏,现在开采的那曲金矿、山南铁矿、昌都的玉龙铜矿,都是父亲参与过勘探的大型矿藏。”

  1988年,劳明宇考上了西藏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就分配到了被称为世界上无人区的那曲地区,在那曲师范学校当老师。

  劳明宇慢慢地学会了藏民的生活习惯。他像藏民一样,手抓起一块刚刚杀死的热乎乎的生牦牛肉,沾一些辣椒就放进嘴里。  

  要办成一流的学校

  2009年的4月30日,他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要他组建“林芝广东实验学校”班子,担任校长职务。

  “我即没有当过教务主任,更没有做过学校的管理工作,确实压力很大”,于是他通过组织让林芝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的教务主任配合他来组建教学班子,甚至招聘老师的评委都是从别的学校借过来的。

  短短4个月的时间,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362个学生整齐的坐在教室里开始上课。

  劳民宇说,这所学校是广东省教育厅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合办的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所以取名为“林芝广东实验学校”,尽管和广东省实验中学没有关系,但还是希望能办好学校,不给广东实验学校这几个字丢脸。

  他说,这所学校的成长时刻离不开广东的支持。我们所有老师用的笔记本电脑是上届广东援藏干部送的;教室里所有的教学用电视机是广东省教育厅送的;舞蹈教室是中山大学的EMBA学生们送的;甚至广东来的驴友们也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图书和投影仪。

  中大学生接力支教林芝地区

  一年时间换一生感动

  在广东援藏的人群中,有一群特别的身影:来自中大研究生支教队的学生们一年又一年的接力,而来自湛江师范学院的近10位学生们在这里一干就是九年。

  在林芝地区一中和林芝县中学里,活跃着8名中山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员的身影,是目前在藏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支教团队。即将结束一年支教的中大研究生肖迪告诉记者:“用一年的时间换一生的感动,来林芝支教,我不后悔。”

  肖迪说,她生日那天收到班上一名藏族学生写来的信。信中除了对老师的生日祝福外,还对前不久在课堂上的一次调皮行为深表歉意。“信的内容很平常,但想到这位学生平时写请假条都有错字,这封信里却工整得很,没有一个错别字,我感动极了。”

  一年即将结束,支教学生刘天罡说,“这一年很值。就像中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口号‘一年西藏行,一生西藏情’一样。”

  9年前,从湛江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来到林芝八一镇支教的刘秀权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与墨脱县一名门巴族女孩结婚生子,在林芝八一镇过着幸福的生活。在广东的林芝支教大军中,像刘秀权这样扎根藏区的并不在少数。

  关键词·古老糌粑

  糌粑是藏民日常不可缺少的传统食物,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广受游客欢迎的西藏名优土特产。

  解放前靠给“上面人”放羊的贫民次仁而今已是年收入20多万元的“富人”,他家的传统水磨坊也成了中外游客参观的旅游景点。

  古老糌粑厂成新景点

  “十世班禅大师生前吃的糌粑都是我家水磨磨的。”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康萨村格培农产品加工厂厂长格培次仁说起他家磨的糌粑满脸自豪。解放前靠给“上面人”放羊的贫民次仁而今已是年收入20多万元的“富人”,他家的传统水磨坊也成了中外游客前来参观的旅游景点。

  记者现场看到,次仁家建在年楚河边的水磨坊十分简陋,三架石磨在水力的推动下,“嘎吱嘎吱”地一刻不停地转动着,一粒粒的青稞就经过石磨的磨研变成了青稞粉。

  次仁告诉记者,他家的水磨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次仁将青稞粉和着酥油在碗里捏成糌粑,让记者品尝。记者尝了一口,顿觉两颊生香,脆甜可口。

  糌粑是藏民日常不可缺少的传统食物,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广受游客欢迎的西藏名优土特产。

  据次仁介绍,他家生产的糌粑是用高原纯青稞来制作的,吃法比较多,但比较普遍的有两种:“巴”(糌粑面团)和“久玛”(糌粑浆)。所谓“巴”,是用少量酥油茶,也可用红茶、开水、牛奶代替,添加适量盐巴或白糖倒入碗里。再添加适量糌粑,湿度可与做面条的面团相当。最后用手将糌粑揉成面团,即可食用。

  而“久玛”的吃法是,在碗中放入适量的糌粑,再倒入适量的酥油茶,也可用红茶、牛奶或开水代替,添加适量的白糖,最后用小勺均匀搅拌即可食用。“糌粑和酥油茶的比例决定久玛浆的稠稀,可因人而异进行调配。”

  次仁家磨出的青稞粉远近闻名。十世班禅大师生前特别喜欢吃他家磨的青稞做成的糌粑,就算他在北京居住的时候,也要派人专程来到他家购买青稞粉。

  关键词·传统工艺

  除了藏医药、藏戏、唐卡,西藏还有一种艺术,同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却鲜为人知,那就是“卡垫”。

  羊毛,经过50多道工序,全部手工操作。最后变成各种各样的具有美丽图案的纺织品——卡垫。卡垫在西藏拥有6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藏族群众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有600年历史的卡垫

  “卡垫”是藏语小型藏毯的意思,是藏族群众家庭的床上用品,长约2米、宽约1米,是藏族群众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卡垫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十一世纪的吐蕃赞普时代,在年楚河中游地区就有生产一种名叫汪丹仲丝的手工业产品。

  先订单后生产60%出口

  在一片居民区中,车拐了七八个弯终于看见了“江孜地毯厂”的牌子。厂长边多今年60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卡垫织造技艺代表传承人。

  边多厂长介绍说,卡垫厂一年的产量不过2000多平方米,都是先有订单,然后才生产,60%出口到印度、尼泊尔等国家。

  在手工剪工房里,一位工人师傅正在修剪是一套小汽车用的坐垫、靠垫和扶手,边多厂长说,这套小汽车内部饰品是两个工人用了38天编织而成的,售价8500元。

  生产车间像古老的作坊

  当我们来到染色工序的车间时,给记者的感觉根本不是生产车间,就是一个最古老的作坊:燃烧的木头烧着两口大锅,两位女员工用大棒搅拌着锅里的纺线。

  边多厂长说,他们生产的卡垫一共有69种颜色,今天锅里染的颜色是淡绿色。每一种颜色都是一个代号,从阿拉伯数字1到69。

  技艺传给50多个徒弟

  边多说,他是接受父母传授掌握的这门技艺,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上大学,不愿意学习这个,所以他现在厂里的员工有50多个技师全部是他的徒弟。

  在纺线车间,56岁的普布卓玛正在把雪白的羊毛一撮一撮的纺成毛线,娴熟的手艺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而这娴熟的手艺是她在这里干了38年修炼而来的。

  这里的技师采用“藏式传杆扣法”,形成了在全国乃至世界地毯织造技术中独特的编织方法。

  他们的收入如何呢?边多说,“员工的年收入一般在一万八千元到二万五千元之间,这个年薪在这里算是比较好的了。”

  关键词·居民生活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初期,全区生产总值仅为1.74亿元,人均仅为142元。民主改革使得西藏生产力得到了巨大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201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补助超过1800元。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初步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达到9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突破4000元,达到413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0元。

  一个深山藏民的生活

  如果说,经过60年的发展,城镇里或者城镇周边的农牧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话,那么处于边远地区的农牧民的生活如何呢?

  从林芝出发,经历了约7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距林芝约200多公里外的易贡山谷,这里曾在2000年4月9日发生过举世瞩目的大型泥石流,在这个偏僻的山谷,我们遇到了40岁的布琼,走进了他的家。已是四个孩子的父亲的他拥有200余万元的资产。

  当年考驾照想着多条路走

  用布琼自己的话来讲,他出身的时候家庭条件“糟糕得很”。父母亲没有能力供他上学,即使他是家里四兄弟里面最小的一个。

  1994年,23岁的布琼与茶场职工白玛次吉结婚,在茶场茶叶一队盖起了一座小小的木头房子。布琼告诉记者,那时候的茶场,几乎找不到发家致富的路子,靠着老婆的工资和自己挣的钱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谈不上赚钱,这样才想到去学车,并顺利拿到驾照。

  借3万元买辆二手东风车

  就在布琼拿到驾照后不久,夫妻两人又有了下一步的想法:买车。但是,刚结婚的布琼和妻子手头上仅有三千元存款。布琼从朋友那借了三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老式东风车。

  有了车的布琼像长足羽毛的雄鹰一样,在易贡这块不大不小的土地上自由驰骋。他不分白天黑夜,有时候还带着老婆捡一些饮料啤酒瓶作为废品拉到八一卖,帮茶场及易贡乡居民运输货物,不管是谁的东西,从来没有弄丢过,也从来没有被雨淋湿过。

  一年半的时间,他用那辆东风车创造了近10万元的收入,十个月就还清了买车欠下的费用。一直到2000年,布琼换了三辆车,为茶场地板厂运输木材,不管工程量有多大,每次都帮客户装卸货物,这让布琼有了很好的口碑。

  60万元深山沟里造豪宅

  跑过出租,运输沙石、木料,经过几年的奋斗,2003年,布琼拿出了全部积蓄,修建了一所当时在茶场被认为是第一豪宅的砖石架构的房子,造价在27万元左右。

  2010年,布琼又修起了一栋价值60万元的“豪宅”,从2010年的两台翻斗车增加到四台翻斗车、一台装载机、一台丰田越野车,家庭总资产超过200万元。这些并不是偶然得到的,而是他勤勤恳恳、一分一分赚回来的,他凭借着在职工群众中建立起来的良好口碑,很快得到了援藏项目建设单位的青睐,施工队都愿意雇用他的车来运输材料。

  装修房子二楼给游客住

  布琼的房子就在村口,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记者走进房子里看到,房子的一切装饰是按照藏族风格,装修之讲究、耗材之大,让我们来自几千里之外的广州的记者们大为叹之。

  布琼说,随着旅游的开发,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他准备在二楼搭建一些凉棚,让旅客们在这里休息居住。

  谈起四个孩子,布琼很骄傲,他说,大儿子20岁,在北京内地班上高中,今年就要考大学;三个孩子都在林芝八一镇上学,其中二女儿也要考内地高中班。为了孩子们,他在八一镇花了18万买了一套房子,由父母照顾孩子,希望孩子们有个好的前途。

  (广东援藏队志愿者杨茗对本文有帮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大洋网-广州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