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小一竿竹 做出大文章

2011年06月10日 21:4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浙江安吉:品牌效应撬动竹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丁江

  通讯员 郑玉忠 潘柏林报道

  竹乡安吉,真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毛竹之乡”。以境内108万亩竹林面积,占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2010年,全县竹业产值达到133亿元,农民人均从中增收71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

  安吉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原来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跨越,达到了全竹高效利用,已经把竹子从根到叶“吃干榨尽”:竹片做地板、家具和窗帘等;竹子提取出的竹纤维制成衣物;竹枝和竹梢做扫把;竹鞭、笋壳做工艺品;竹笋做食品;竹屑和加工废料做竹炭;竹叶提取物制成保健品和饮料。一条竹业品牌循环经济链在安吉突显成效。

  安吉现有竹产品配套企业2362家,其中8家的产值超亿元,28家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成绩固然可喜,但在安吉县工商局刘克毅局长眼里,竹产业的品牌经济之路走得并不平坦:“竹产业作为安吉特色传统产业,前几年由于山区竹农依赖‘靠山吃山,小富即安'的思想,很多企业的商标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甚至被人仿冒和抢注,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直到安吉县政府明确提出品牌盈利的战略目标,几年实践下来,效果才开始凸现。”

  自2007年始,安吉县工商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在生产加工基础上注入品牌文化元素,将商标品牌培育职能拓展延伸到乡镇的指导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改进品牌运作策略、提高效率。同时还根据企业规模、发展势头、商标管理等要件,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帮助企业自创品牌。截至记者发稿前统计,全县目前已拥有竹类产品注册商标306件,国际注册商标12件,其中包括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省市著名商标13件。

  谈到品牌运作,不得不提到安吉谈竹庄竹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超前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策略。把竹子做成身上穿的柔软竹衣,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安吉谈竹庄竹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历经6年研发,冲破重重技术难关,在2003年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新产品出炉后,该企业遵循“酒香也要勤吆喝”的现代营销理念,短短几年在全国开出了800多家品牌连锁店,此外还通过网上营销、开设旅游团队竹纤维销售展厅等方式全方位主打“谈竹庄”品牌,该品牌现已获得湖州市著名商标。

  “谈竹庄”、“竹天下”和“永裕”等品牌企业成功的示范作用,给了安吉竹产业不小的震动,他们认识到:务实、低调加上品牌意识,才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才可以让公司驶上现代企业的快车道。一时间,“竹先生”、“竹印象”、“竹太太”和“中国竹子博览园”……一个个和竹相连的品牌接二连三地花落安吉。从最初的贴牌加工到后来的自主品牌,到如今不断提升品牌定位和附加值,安吉竹产业的商标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则是丰厚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推动竹产业的转型升级,安吉县政府相继出台了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对完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或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竹产业企业一次性给予300万元的奖励;对通过行政方式获得国家驰名商标或品牌产品的竹产业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省市著名商标分别奖励10万元和2万元,集体商标10万元,国际商标注册补贴50%费用;对年销售额分别达到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同时,县财政每年整合安排不少于500万元资金建立竹产业发展区域品牌营销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竹区域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

  2010年底,安吉县还专门召开了竹产业转型升级动员大会,设立了县竹产业发展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实施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力争到2015年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巩固安吉名优竹产品品牌“拥有者”的地位,打造竹文化为核心的世界级品牌。

  一竿小小的翠竹,让安吉美了起来,也富了起来。那么能不能通过竹业品牌经济的建设,不断壮大竹乡的生态经济实力,引领全球低碳消费的潮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