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南海5年内完成农村综合改革

2011年06月16日 08:53 来源:南方日报

  实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扁平化、农村股权基本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

  曾以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闻名的佛山市南海区,再次掀起了农村改革的浪潮。不过与上一次以股权为中心只涉及经济层面的改革不同,南海新一轮的农村改革,是基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基层治理的综合改革。

  从今年初起,以全省统一部署的村(居)换届选举为契机,南海对全区118个符合条件的村委会进行了“村改居”改革,所涉人群达到47万人,大步开启农村城镇化进程。据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介绍,以“村改居”为序幕,南海将在农村治理中全面推行“政经分离”改革,从体制、机制入手,通过股权固化、建立农村资产交易管理平台、农村社区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动农村综合改革。

  半数以上村完成“村改居”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海被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各村利用珠三角的区位优势,通过农用地划包收入、出租厂房物业等经营资产收入以及出租村集体建设用地等途径,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南海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庄少伟介绍,2010年南海农村经济总值达4800多亿,其中可支配收入超千万的村委会有49个,村小组20个。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城乡统筹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南海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开始逐渐凸显。其中,农村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管理要求显得尤为突出。

  庄少伟介绍,“村改居”之前,南海农村存在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三套马车”政经不分的问题。同时,城乡二元分割突出,农村利益导向存在偏差。针对这些问题,南海决定从村改居入手,通过理顺基层政经组织体制、固化股权、建设农村社区等一系列措施,开展南海农村“二次革命”。

  “确保村民利益保障提升,这是此次农村综合改革的第一核心,也是所有改革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庄少伟介绍。据悉,目前南海全区224个村已有118个完成村改居,村民表决的赞成率达到87.85%,涉及村民47万人。

  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居委会成员后,南海目前正在推进经联社和经济社两级经济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在该项选举中,南海明确规定村(居)党总支部书记、村(居)民委员会领导成员不能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交叉任职。

  这种基层自治组织与经济组织“政经分离”的改革方式,将为集体经济组织走向市场化奠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就表示,南海农村改革的政经分离类似于国企的政企分离,并以此探索将农村治理转化为城市治理,具有破冰意义。

  持股“进城”村民变居民

  村改居实现政经分离只是改革的第一步,通过产权改革理清财产关系,使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将是此次农村综合改革接下来的“重头戏”。

  统计显示,南海区的村、组两级集体资产近300亿元,村、组两级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超过40亿元,其中主要以出租土地、物业的形式。然而,由于在交易环节并没有引入市场机制,这些土地和物业的价值还远没有挖掘出来。因此,南海区于去年在全区224村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引导村经济组织的各项资产放到这一平台进行交易。通过这一平台,村民可以清楚地知道谁在租自己的地,成交价为多少,打消了其担心资产被贱卖的担忧,也堵住了农村资产管理漏洞。

  南海区下一步准备在分配环节进行“股权固化”的产权改革。桂城街道的平南村在去年率先进行了“股权固化”的试点,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将集体资产折算为股份并固化到户。该村将2009年12月15日作为股东资格界定的固化时点,在这之前出生的婴儿、新嫁娶的村民可以通过自动分配或出钱购买的方式取得股权,此后的则不能再取得股权。通过这一产权改革,村民可持股变居民,除了可以“股东”身份参与集体分红,还可以“居民”身份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减少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通过在交易和分配环节进行改革,南海区计划进一步使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通过对集体资产进行市场评估,村民可以选择保留集体经济的股权,或者持币进城。然后,通过投标,引进资产经营公司,将资产交由其经营,并且要明确其每年能为集体带来的收入,从而引入市场化手段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经营。

  与此同时,南海农村综合改革还将探索“五个转变”:社会管理从农村管理型向城市社区型转变,农村集体资产从享盈不负亏、集体分红型向自主经营、盈亏共担的风险经营型转变,村民社会服务从无偿福利型向有偿分担城市管理型转变,农村居民住宅从传统单家独户型向现代社区公寓型转变,农村居民的福利保障从不稳定的分红式保障向城乡统筹式的稳定的社会保障型转变。

  邓伟根表示,南海将用5年时间逐步实现农村综合改革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 周冬冬    通讯员 伍新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