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0日 11:13 来源:深圳商报
北方港口货物“压港”严重
【深圳商报讯】秦建国(化名)已经一个多月没休息了。作为青岛港下属西联码头的业务负责人,他最近一直为码头上不断增多的货物发愁。近段时间,青岛港很多仓库已库满为患,这种业内称为“压港”的状况,源于下游企业“钱荒”造成大宗商品原材料滞销。
据报道,棉纺、塑料加工、大豆加工、橡胶加工等行业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低开工率甚至停产的状况。调研信息显示,棉纺企业目前开工率只有约三分之一,而塑料行业有一半的开工率,橡胶加工开工率为60%。
这一波“停产潮”中,受伤最深的要数中小企业。全国工商联历时两个多月,对16个省份的中小企业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发现当前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钱荒”问题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加严重。
一位在江浙一带对企业现状进行调查的期货研究人士认为,目前中小企业大量使用民间高成本资金,这种低开工率、采购、产销不畅的局面再维持两三个月,一大批企业就会破产,倒闭的数量甚至可能达到三分之一。“南方已经有一批中小企业倒下了。”“已经有一部分小企业主将固定资产抵押给银行,转移了剩余的流动资产。”上述人士调研发现,而这些小企业主身上已经背负了不少的高息民间借贷。
事实上,大量货物滞留在码头上的现象并不限于青岛港,下游需求不振、企业停止采购,使秦皇岛、天津等北方重要港口近期都出现了“压港”现象。而在产业链更偏上游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港口的忧虑体现在吞吐量的急剧下滑。
申银万国最新港口研究报告显示,在今年一季度珠三角地区的港口经历了吞吐量下滑之后,5月份长三角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陡然从4月份的同比增长10%降至3%,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甚至出现了1%的负增长。“在正常的经济周期里,中国各港口的同比增长一般都在12%左右,而5月份往后许多港口突然出现了个位数增长。”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指出其中的非常态,“企业采购的意愿非常低。”
在港口货品堆积如山的同时,大宗商品的贸易商和下游生产企业的仓库里却惊现“零库存”。究其原因,据业内人士透露,是因为近期许多生产企业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对原材料采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一部分中小企业悄无声息地停止采购停工。一些大型企业虽然依旧持续采购,但纷纷向供货商要求晚付款或者不采用现金结账。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浙江、广东确实出现了中小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广东、浙江是沿海中小企业居多的地方,而且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加工贸易居多。世界经济复苏步伐非常缓慢,出口依然表现得比较艰难,所以产品、原材料挤压比较严重,库存投资在增加,流动账款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融资也变得非常困难。”“流动资金短缺,融资需求更高。一方面构成倒闭;一方面为了生存,必须继续去融资。融资难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曹远征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