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迟福林:中国转型与发展需要战略性思维智库

2011年06月26日 17:55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于25日-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转型与发展需要大力的发展具有国际性视野、战略性思维、独立研究的智库。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迟福林:谢谢宁思,大家下午好。最近一个时期,我们智库和学者在如何评价中国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方式上有不同的观点,作为中国的智库,我们恐怕不能回避这一问题,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是不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要不要改变这一模式,对此,我提三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第一,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与GDP主义的膨胀。首先我们知道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贡献。在市场经济形成和经济起飞过程中,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有客观需求和历史控制,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在哪里?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开始凸显,其风险逐步积累。例如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此政府,尤其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投资扩张上,导致投资增长过快,不断加剧投资消费失衡。这些年,尽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但2010年居民消费率已经降到33.5%历史最低水平,在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大量资源,加大资源环境压力,一些省区的“十二五”大都是以投资的高速扩张和能源的过高需求作为支撑其经济增长的两个条件。我看一个材料,有的专家估计,全国各省区到2015年能源消耗总量加在一起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这比2010年的32.51吨标准煤增加50%左右,显然是不可持续的。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我认为带来的GDP主义的膨胀,从地方层面来看,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我认为有四个特征,以追求GDP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上工业项目为突出特点,以资源配置的形成控制和形成干预为主要手段。今天看来,这一种增长方式使 GDP主义盛行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当前的改革困境。主要有三点:一是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扭曲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坚持政府主导基础上的市场作用,还是坚持市场基础上的来强化政府作用,在经济生活,这一问题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是政府干预市场微观利益,在某些地方成为常态。例如,政府占有控制的资源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就使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偏离了政府的主要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背景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坚持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地方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抓速度、投资、项目上,甚至把经济增长同发展划等号。这是公共服务不能不在多方面欠帐,由此也不能不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程度的失衡。三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削弱改革力度,在现行的税收体制和干部考核机制下,GDP 成为政府政绩的刚性指标,这就使重增长、轻改革的倾向逐步突出,从当前情况来看,尽管改革在多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说改革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

  第三,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玉投资消费的失衡。

  有三点判断:一是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加剧投资与消费的突出矛盾。中国的消费力,尤其是居民的消费力逐年走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能不能在“十二五”时期扭转消费下降趋势,初步形成消费主导格局,这既是转变经济方式的成败所在,也是改革的重点所在,它既影响短期宏观经济稳定,又决定着长期的可持续增长。从中国的情况看,改变投资消费失衡的格局关键在于变革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二是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加大了经济结构的扭曲程度,形成消费主导,重在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比重,从现实看,政府退场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密集型的项目投资上,导致经济结构扭曲,这也是我们服务业长期徘徊在40%左右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说明,如果不尽快改变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改变经济结构将是非常困难的。

  三是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进入明显的优先发展的特征,事实上 GDP长期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成倍快于GDP增长,国有资本扩张成倍快于GDP增长,这种偏好投资,是投资消费失衡的重要因素。实现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关键在于从国富优先的发展导向专项民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改变政府主导的方式应当是结构性矛盾,这就需要中国的智库进行独立客观的研究,因此中国的转型与发展需要大力的发展具有国际性视野、战略性思维、独立研究的智库,今年也是我们中国改革发展智库成立20周年,我们将按时努力建设中国改革智库。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