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4日 23:04 来源:中国财经报
□ 本报记者 贺斌
随着公共财政不断深化发展,更多的民生问题被纳入财政的视野。保障房建设问题近两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财政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报以敏锐的触觉、独特的角度,对保障性住房的各项政策和做法进行了及时报道。一方面,报道了中央和地方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经验和效果,另一方面,采集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保障性住房的观点和看法。
2010年5月,本报要闻部副主任夏祖军和记者丁莉娅组成报道组,对“五个重庆”建设进行采访报道。开篇之作就是“宜居重庆”,围绕重庆市大力开展廉租房建设和城市危房改造项目,引出财政资金和政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谈起这篇报道的出炉,丁莉娅仍记忆犹新。当时听重庆财政局的同志介绍,重庆的公租房建设是一个线串三件事,提出将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三位一体”,采取无差别的“混建”模式,高标准、高品质规划建设,与商品房巧妙有机地融合,让中收入群体住房拥有与商品房住户同样的生活起居环境,减少贫富差异感。
感觉到这是一个亮点,于是他们决定以华龙家园一户普通家庭的变迁为切入点,来介绍重庆的廉租房建设。同时由廉租房建设引出该市提出的“住房双轨制”。对此,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让30%-40%的人住公租房(包括廉租房),60%-70%的人住商品房。
重庆市危房改造工作自2008年启动,重庆将这项为期3年的浩大“城市翻新”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社会工程,以多种方式让利于民,重点惠及困难群众,在利益的梯度转移中缩小阶层差距,努力让群众的生存境况与城市发展同步。我们的记者去采访时,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近两年,可以看到一定的效果。于是他们考虑以此为采访点,也能更好地体现该市提出的“宜居重庆”建设。
“宜居重庆”的背后离不开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在报道的最后,记者巧妙引出了重庆在资金筹措上的创新思路,即“两破两立”——“破小立大”,突破“财政盘子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小平衡观念,树立财政资金与政府资源统筹的大平衡观念;“破静立动”,突破“每年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的静态平衡观念,树立提前调度、分年预算、滚动平衡的动态平衡观念。
以“宜居重庆”为代表的“五个重庆”系列报道,不仅介绍了财政部门在保障房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也通过本报为载体,将重庆的先进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开来,受到重庆市财政部门的高度赞扬。
除了大力宣传各地经验做法之外,本报也多次以专题形式对保障房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探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做了近十个专题,其中一个就是保障房建设。
要闻部记者刘明中接到任务后,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确立了三个方面——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出、退出机制如何建立。
“我当时就想,保障房建设离不开资金和土地,于是将这两方面内容作为了重点,后来我又想,保障房不可能无限量建设,如果没形成流转,保障房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最后,确立了这三个重点。”刘明中说。
专题结构确定后,他开始着手采写,先在网上寻找一些代表委员的言论,感觉观点独到的,就进行深入挖掘。由于不是上会记者,他只能反复给驻地联络员打电话,最终约到了几个代表委员进行电话采访。从3月3日全国政协开幕,到3月8日专题见报,不到5天时间,他就完成了《钱从哪里来?——保障房建设遭遇“资金”之困》、《破解保障房建设用地“瓶颈”》、《有进有出才能可持续》、《保障房建设,寄托国人的安居梦》四篇文章,有角度有深度,极大丰富了专题的内容。
“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古往今来,住房寄托着百姓的幸福和安乐,倾注着人们的希冀与梦想,本报对保障房的关注,不仅是对热点题材的一种新闻敏感,更是对民生话题的一份责任意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