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6日 15:24 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杨育才
4日中午,中国红十字会新闻发言人、秘书长王汝鹏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就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回答网友13问。同一天晚上,刚在新浪开设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认证官方微博(http://weibo.com)进行了转载。但王汝鹏的“答13问”不仅没有获得网友的理解,反倒招来更多的批评。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留在王汝鹏博客和红十字会微博里的评论已经超过16万条。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红十字会公开透明,本属天经地义,为何现在才考虑“尝试”公开?
王汝鹏:郭美美“虚构红十字商会”
网友:“虚构之说”自相矛盾
关于“郭美美事件”对于红十字会的影响,王汝鹏在博客中认为“是坏事,也是好事”。红十字会是以郭美美虚构事实为由报案的,因为她虚构了不存在的组织名称(中国红十字商会)和职务(商会总经理),损害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声誉和形象。
在“答13问”中,王汝鹏还透露,针对王鼎公司是否为商红会的实际操作方,是否操作了博爱之窗、博爱小站等问题,红十字会已正式致函中国商业联合会请他们进行调查,同时红十字会也要参与调查。
有网友认为,郭美美微博中透露的“中国红十字商会”,很明显就是指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红十字会7月1日停止商红会一切活动并进行调查,就是一个明证。况且王汝鹏在自己的博客中也承认“此事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有关联”,如此前后矛盾,哪里还谈得上是郭美美“虚构”呢?网友“dows2011”认为,“既然郭美美已经接受了北京警方的调查,那么调查结果为什么一直没有公布?”
王汝鹏:红十字会回应很及时
网友:挤牙膏式回应,还避重就轻
“郭美美事件”发生已有半个月,诸多谜底仍有待解开。王汝鹏在“13问”中认为,红十字会的回应还是非常及时的。6月20日晚上“郭美美事件”爆发,值班的领导马上注意到了,次日上午就发了中国红十字会的第一个声明。“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与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之间的联系,因为郭美美说的是‘红十字商会’,我们认为不是商红会的简称。”后来才发现商红会与网友所说的几家公司确实存在项目上的关联,于是有了7月1日的第三份声明,暂停商红会一切业务活动。
对王汝鹏“回应及时”的说法,大多网友嗤之以鼻。网友“JERRY-QU”认为,6月22日,红十字会声明“与此无关”;6月24日,红十字会联合天略控股声明“查无此人”。6月28日内部通报“划清界线,只有业务指导关系”。直到7月1日暂停商红会活动,邀请审计。“这一系列回应,无一不是在一轮轮舆论压力下,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来的。不仅不及时,还避重就轻。”
王汝鹏:玉树捐款将首个尝试公开
网友:捐款信息何以今天才尝试?
作为导火线,“郭美美事件”所引发的其实是公众对于红十字会不公开、不透明的强烈质疑。在“答13问”中,王汝鹏也坦承,因“郭美美事件”引起的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质疑,是某种社会情绪的一次厚积而发。
王汝鹏还透露,中国红十字会今年将花大力气研发推出公开透明的捐款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争取在7月底上线。玉树地震捐款项目将作为第一个公开透明的尝试。“红十字会项目庞大,以玉树地震项目为例,包括了七八十个子项目,涉及善款20个亿。”“长期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只有单向的信息系统,无数捐款进去却犹如石沉大海,没有相关信息公布出来。”有网友问,中国红十字会声称自己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但公开透明的操作,是国际红十字活动的主要原则之一,为什么中国红十字会直到今天才开始想到尝试呢?
王汝鹏:市场化的公益项目要三方共赢
网友:既做公益又做公司如何共赢?
在“郭美美事件”中,由公司策划并承办的商红会“博爱之窗”“博爱小站”项目备受争议。在“答13问”中,王汝鹏没有否认王鼎公司在这两个项目中的主导作用,并承认已致函中国商业联合会请其进行调查。
但王汝鹏随后表示,市场化运作的公益项目要实现三方共赢,首先是要让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免费服务或无偿资助;其次是让公益慈善组织获得公益资源,不花钱办好事;最后是要让承办企业有一定的回报,保证可持续性。而且回报是通过所提供的社会服务间接获得,而不是从慈善组织或受助方直接获取。王汝鹏还强调,实现三方共赢的关键,是要把运作模式设计好,公益行为与公司行为要泾渭分明,不能缠绕不清。“所谓三方共赢的市场化公益项目,在目前的中国只能是一种理想。”昨天下午,有网友针对王汝鹏的解释批驳道,王鼎公司的大股东、负责人王彦达,正是商红会副会长王树民的女儿。“一家人既做公益又做公司,如何能做到泾渭分明?”
此外,还要网友披露,中国红十字总会募捐办公室主任张赢方,同时是心动传媒广告公司总经理;中国红十字总会下设红十字传播基金,秘书长韦莹则是一通明堂(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老总。“一个人既是商人,又是公益组织负责人,共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有网友调侃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