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国7月出口规模创新高 出口顺差双扩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8:32 来源: 国际商报

  作者:孙楠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7月份单月出口与顺差双双扩容。相关专家就此解读指出,这其中既有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增强的必然因素,也有外贸数据月度波动的偶然因素,全球经济在下半年持续走弱已是不争的事实,预计未来几个月进出口增长速度将受到抑制。

  海关总署8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17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刷新了6月份刚刚创下的1619.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同时,该月进口1436.4亿美元,增长22.9%。就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解读说,7月份出口规模放大既有企业综合竞争力增强的必然因素,也有数据月度波动的偶然因素。同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进口步伐。但由于欧美经济的疲软及我国紧缩措施给出口企业融资方面带来的影响,预计未来几个月进出口增长速度将受到抑制。

  出口、顺差双扩容

  除了单月出口创下历史新高,7月单月中国贸易顺差亦冲破了314.9亿美元的高点,这一点引起了一些海外媒体的关注。至于原因,分析人士认为,偶然与必然因素兼而有之。国家发改委外经所副所长毕吉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7月单月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海外采购商数月前对经济增长点的预期,当时人们对其判断较为乐观,并直接影响了7月的交易量。“由于交易周期较长,这样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毕吉耀分析说,实际上,美国等主流市场的经济增长态势疲软,这与采购商下单之初的判断相左。

  除此之外,7月单月出口与顺差双扩容也有一些必然因素。商务部研究院外贸部主任李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单月出口增幅创下历史纪录的确有些出人意料。目前,我出口企业正在遭受成本上升之困,出口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企业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说明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发新兴市场等方面取得了可见的成果。

  至于单月顺差扩容,李健分析说,一方面,这同我国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如汽车等相关消费品的政策调整),尤其是投资结构有关。

  这直接导致了我进口步伐的放缓。同时,加工贸易进口收窄,亦说明在进口的基础上,我加工链条的增值幅度明显。以往“大进大出”中的“大进”环节被国内相关产品替代,这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结果。

  尽管7月贸易顺差扩容,但受访专家判断,总体而言,我国外贸顺差不断收窄的情形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综合1~7月的外贸数据,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022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5.1%。其中,出口10493.8亿美元,增长23.4%;进口9731.7亿美元,增长26.9%。贸易顺差762.1亿美元,减少8.7%。

  下半年出口或回落

  虽然7月份的出口成绩变现不俗,但受访业内人士谨慎指出,受欧美经济疲软以及我国相关宏观政策的影响,预计未来几个月出口增势或将回落。

  近来,美债信用评级被降低,股市暴跌;欧债危机的触角开始深度蔓延;新兴市场一方面受制于高通胀,一方面又不得不采取一定的紧缩政策,全球经济在下半年持续走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李健指出,下半年全球市场的需求料将进一步走弱,企业开拓市场的困难料将加剧,未来几个月,我外贸形势的乐观情绪或减弱。“20.4%的同比增幅并不算高,仍是属于出口的正常波动,未来出口下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研究员袁钢明指出,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中国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居住成本的上升,再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一系列货币紧缩措施,使得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等困境,都对出口成负面影响。

  尽管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式微。李健与毕吉耀一致判断,从前7个月的数据看,料2011年全年我外贸进出口额将保持15%~20%的常态增长,接近历年平均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