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台行动草案 被指将直接打击中国跨国企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13:29 来源: 中国广播网中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来自《印度快报》9月1日的消息称,印度政府准备出台一套所谓针对外国企业的"行动计划"草案。这份草案的内容被媒体解读理解为:它将直接打击中国在印度的企业,尤其是能源、电信、IT方面的制造业,以从战略上抗衡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那么,印度政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台草案?"行动计划"中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有哪些中国驻印企业可能因此受影响?下面,我们连线《全球》驻印度观察员王超:
行动草案本意为做大本国制造业
主持人:这份《行动计划》草案真的是主要针对中国驻印企业的吗?
王超: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印度制定这份法案的初衷并没有说特别针对中国,它本意还是要为了做大本国的制造业,因为现在印度制造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如果制造业的基础一直这样薄弱下去显然是不符合发展中大国身份的,所以印度政界希望通过制定这样一个规则来规定,外资企业必须通过合资等方式进入印度市场,去进一步扶植本国的制造业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知道通常在出台一个新的草案或者新的法案的时候,在政府的内部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不知道这样一个背景是怎样的?
王超:印度政坛是非常复杂的,这样一个草案出台为什么会解读称单独针对中国?首先在印度政坛,中国问题是有一个非常殊的含义存在的,任何一个政治人物,中国问题都是他们的得分利器。印度政坛实际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所有人都在这个舞台上进行不同的表演,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分数,这样在下次大选的时候就能够抓住更多的选票,所以在很多的时候,如果反对中国或者站在相对来说中国的对立面上,对这些政客们就是一个加分题,就能吸引到选民的眼球。第二,为什么这个草案被解读成针对中国呢,因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经贸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制造业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实际上是在不断提升,大到电信的基础设施,大型设备,小到家用的手机、塑料盆桶这些生活用品,中国产品实际上在印度市场的份额是非常大的。
年底或推出,各方利益待平衡
主持人:现在只是一个草案,相信也有一个商讨和议论的过程,不知道这样一个方案最终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出台?
王超:大家平时通过一些媒体渠道已经可以看到印度议会辩论的盛况,所有的议员都是争论不休,所以说这个法案预计还要在议会上去争论一段时间,包括民间还有一些利益团体的意见,可能还要通过议会或者政府代言人来进一步影响这个法案最终的版本。目前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和大家的预测,这个法案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会正式通过。在通过之前其实还有很多变动的可能性,因为通过以往事实来看,印度政府有识之士他们其实也认识到合作共赢的必要性,所以说在努力发展本国制造业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如何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企业的合作,是这个法案的最终版本所必须要掌握好的一个度。如果这个度掌握的不好的话打击到外资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的积极性,也是损害印度本身的利益的。但是如果达不到扶持本国制造业这样一个目的,相信政府也是不会答应的。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先简单说一下你看到这个草案当中规定的一些内容?
王超:这个草案提到的一些比如规定外资企业进入印度的时候必须通过合资的方式,而且这个合资的方式最好是采用技术合资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说让外国企业在印度培植印度本土的技术力量,就是提到一个要本土化生产,生产的话有两个好处,一本土会产生税收,二技术会在这儿扎根下去,就是说可以利用这个种子来渐渐培植自己的力量。其三,它会针对不同的领域做一些调整,例如说这个领域印度本身有比较强的基础,那就可以做一些譬如说加重关税的措施,防止更多的力量进入,保护本国正在成长这样的一个产业。如果这个产业现在印度还处于开始阶段,各方面都比较薄弱,这时候就会取消贸易壁垒,让更多的人都进来,更多人都在印度市场来竞争,来推动这个产业发展,所以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最终的目的还是说要把自己做大做强,来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发展制造业是印度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必须选择的一个政策,那么在这样大方针前提下,如何来利用外资,如何来引进外资企业是印度政坛也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之一。
目前中国驻印度的企业的生存状况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中国跨国企业很多,尤其在印度跨国企业很多,像中兴、华为等等我不知道在你平时采访和接触过程当中,这些中国驻印度的企业他们目前的生存状况怎么样?简单介绍一下?
王超:我最近也采访了一些中国在印度的企业,其中有一个企业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三一重工,三一重工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在印度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一个中国装备制造类企业,三一重工目前在印度南部已经设立了生产基地,这样一个生产基地每年的产能、规模、未来的规划都是非常可观的,但是目前他们也是面临很多的困难,比如印度下游支持产业不发达,印度的物流运输网络比较滞后,实际上他们进入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也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希望能够克服这种困难完成国际企业的本土化。实际上跟着三一重工的利好消息之下,据我了解来自北京的北汽福田集团,也已经和孟买政府完成了前期合同,他们的印度工厂也有可能马上也要开工建设了。
说完了装备制造业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华为,他算是我们民族工业的骄傲了,因为这样一个电信企业在印度做的规模也是非常大的,华为在班加洛尔设立了他们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在中兴和华为的推动下,印度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实际上现在是一个井喷式状态不断的发展。采访中我了解到,印度北部拉贾斯坦邦沙漠地区,在一些还没有通电的地区,在我们中国电信公司的努力下那个地方已经覆盖手机信号了,所以就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每到周末赶集的时候,农民会骑着摩托车来集镇充电,这个手机也是中国产的,可以保证他在一个星期之内都使用网络,这样一种情况就说明中国电信制造类设备企业在印度目前市场份额目前来说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一方面是两家公司辛勤的在印度工作开拓市场,另外一方面也同中印合作不断提升的这样一个大背景是相关的。
中国企业回应:竞争力是根本,适应能力很重要
主持人:今天早上我也是有幸采访到了华为驻印度公司的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他告诉我,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某一时期的问题来制定调整相应的政策策略,那么跨国企业如何适应本土文化和生存环境是要琢磨研究我们来听一下。
华为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我觉得还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企业本身的能力,特别是本身的企业的产品,不管在当地卖产品卖解决方案,还是卖设备卖,所有一揽子计划,首先这个产品得好,必须在市场上得有竞争力,这个是市场立足的根本。第二个是适应这个市场的能力,那就是说其实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自己的特点,不管是通俗文化还是这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所出台的一些产权政策,不管到任何国家去都得理解该国政策出台的背景相应的做一些自我调整,符合该国的政策,让自己跟这个国家的利益更大程度上捆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