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资独资办医院倒计时 年底前或有获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23:13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9月1日,上海禾新医院的门诊部正式运营,住院部拟10月启动。就在两个月前,该院获得批复,成为卫生部批准的第一家台资独资医院,也是去年国家放宽外资医疗产业准入后的一个实质性进展。

   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内容明确提出了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准入范围的6条措施,其中一条是“将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由目前的限制类调整为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逐步取消对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股比限制,对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先行试点、逐步放开”。

   如果说港澳台等地区的资本涉足医疗领域基本属于两岸经济合作之内的范畴,那严格意义上的外资(国外资本)在中国独资开医院的情况显然更受关注。8月31日,卫生部卫生工程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恺告诉记者,国外资本在华独资设立医疗机构需要由卫生部和商务部审批,这个时间相对较长,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按照去年年底政策发布的时间计算,近期将是这些外资开办医院集中获得审批的时间段。

   “年底前,将有部分外资独资医疗机构得到审批,外资在中国独资办医院将成为现实。”王恺介绍,此前外资在国内开设医院,需采取同中方医院合作或合资的模式,外资所占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七成。

  外资首选一线城市

   记者从卫生部了解到,合资办医院目前依然是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医疗领域的主要形式,这部分审批权已下放到地方相关部门。至于外资独资办医院的审批,目前得到审批的大都是港澳台等地区的资本,外资独资形式的医院暂无获批记录。

   “这批申报独资办医院的外资大都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境外资本,医院注册地大都首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王恺告诉记者,中国医疗领域一直是外资观望的对象,2011年更是备受关注。

   据记者了解,除了政策层面对外资逐渐放宽的因素外,外资在2011年的集中入驻同美国、欧洲总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有关,特别是备受争议的美国医疗体制改革,让更多的美国资本将目光转向中国。

   其实,外资来华办医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对其放宽准入标准的政策主要始于2000年7月。当年,中国加入WTO,卫生部和原外经贸部以加入WTO作出的承诺为根据,联合制定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所占股权比例或权益最高可达70%)尤受关注。然而,该暂行办法第35条同时明确:“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不予以批准。”

   由此,纯粹的“洋医院”在法律层面上被搁浅,而且一放就是十年,如今,外资独资开医院再次进入分众视野。

   “外资开医院能给国内医疗市场带来成熟的医疗行业运作经验和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与现有的医疗机构形成互补。”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赵淳告诉记者,外资医院面对的患者群体大都是大使馆、企业家、高级白领等相对高端的人群,这些人在强调个性化服务的同时追求高标准的医疗服务,这种不同于普通医院的运作模式是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关键,也是目前中国现有的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方面。

   据记者了解,2012年,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将有部分打着国际医院旗号的外资独资医院入驻,此种模式大都是外资独资医院同当地专科医院的行医地点进行捆绑,然后以VIP中心的形式独立出来,但管理和经营均属纯外资的模式。

  保险机制阻滞办院

   “外资独资开办中国医疗机构的政策虽然已经放开,也引起外资的关注,但就目前来看,观望多于实际操作,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保险制度尚不健全。”王恺告诉记者,中国的全球医疗保险市场仍处于需求供给不匹配的局面。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增加,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逐年攀升,这类人群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他们对医疗保险保障要求很高。同时,我国企业也有越来越多的高层管理人员经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务活动或派出员工到境外工作,加之中国拥有千万甚至上亿资产的人群越来越庞大,他们同样迫切需要全球医疗保险产品,然而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全球医疗保险市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很多人认为,去的起外资医院的人不在乎什么保险,其实不然。外资医院的主要目标的确是高端人群,但老百姓同样有特别需求,比如想在外资医院生孩子,或者想寻求外资医院的技术支持,治疗一些专科疾病,这也有很大的一部分群体。”拥有外籍身份的王恺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有一份在美国购买的商业保险,一年需缴纳约4万元的保费,如果增加保费至6万元,该保险可满足一家三口人的投保需求,此类保险可在全世界范围使用,其中包括中国的中、外资医院。

   记者从商务部的公开资料获悉,目前,中国约有两百余家中外合资合作形式的医疗机构,但规模较大的屈指可数。

   王恺坦言,基于中国保险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大部分外资入驻的医疗机构尚处于亏损状态。

   据记者了解,除医疗保险外,税收、医疗监管等因素也是外资进入医疗机构的障碍,致使大多数外资在独资政策面前踌躇不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