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到伊达直人 慈善事业美国高调日本沉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13:23 来源: 中国广播网中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北京马拉松大赛昨天开跑。在3万多人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中国科技大学代表队有着另一桩心事:只有全队至少40人跑完全程或半程,学校的新创基金会才有可能获得来自校友的30万元捐款。而马拉松赛成绩,只是这笔善款附加条件的一部分。
个人做慈善,达到条件才给钱,这在国内似乎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在国外,情况又如何?
今年《福布斯》杂志公布2011年的富豪榜时,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是由于慈善事业花费了大笔财富,几乎可以肯定比尔·盖茨将排名第一。”尽管累计数百亿美元的捐款让比尔·盖茨在全球“善人榜”上一马当先,但在美国,他并不孤单。中国学生高宜清两年前到美国留学,在她眼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是每个美国人参与慈善热情的写照。
高宜清:恰恰是美国慈善才不是一个富人的专利,可能在国内一般会觉得做慈善是你很钱或你是大明星才能想到,或者说才觉得会有这些能力去做,其实在美国我身边认识的美国人百分之百都有在做,也不是说很频繁,但是基本上一年会做两到三次志愿者活动。
“小气的美国人可能连好朋友结婚都只送50美元的礼物,但一年的慈善捐款却可能达到500美元。”这是一句戏言,但多少能够折射出美国人对于慈善事业的一种独特情怀。有热情,更愿意动脑筋,从巴菲特一年一度的“慈善午餐”开始,美国人在慈善这件事上,从来不缺乏创意。
高宜清:大概是在去年的时候,在华盛顿地区有一个人搞了一个叫做爱心厨房,他是把所有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给他们提供一个住所,然后给他们提供一顿午餐。但是这个午餐必须得是由原任的那些所谓的无家可归的人,就是经过他们的帮助之后自己能够获得生存的能力,然后做给另一波无家可归的人。他们除了提供一顿午餐之外还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生存的技能。基本上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收到了一些外界的帮助,但是后来变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机构,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普通老百姓的钱聚集在一起,捐助给不同的慈善项目,比如说你要建一个图书馆或者建一个水井,然后你就在这个网站上把这个项目具体的情况写出来。只要是有人点击进去,觉得这个项目有兴趣就可以通过网上付费,十块五块进行捐助,一般项目的金额都是在200到500美金之间。
将慈善融入生活的风气不仅存在于美国。在邻国日本,无论政坛还是娱乐圈,竞争都极为残酷,但几乎没有人以“慈善”给自己贴金。中央台驻日本特约记者黄学清介绍,日本人眼中的慈善更多的是一种“沉默的心意”。
黄学清:普通人如果想捐赠是非常方便的,每次遇到灾害的时候日本媒体都会公布捐款电话,拨通一次电话就会从个人电话费中扣除一百日元作为捐款。几乎所有的商店都有捐款箱,很多人在购物后会把零钱放进去积少成多。另外一个很方便的途径就是通过信用卡,比如给国际儿童基金会捐款就可以把固定的捐款金额通知信用卡公司,每个月从信用卡里扣除就可以了。
尽管如此,日本的年慈善金额只有美国的1/40,黄学清说,这大概和日本人的平等观念有很大关系。日本人虽然可以互相帮助,但并不善于公开捐赠,因为捐赠给他们带来上下关系的感觉。“伊达直人”现象由此而来。
黄学清:伊达直人是一个漫画中的人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去年12月一位化名伊达直人的人对儿童福利院进行了捐赠,还在信中给孩子们写道,要坚强的活下去,之后一段时期,日本全国的儿童福利设施几乎每天都收到伊达直人为名的捐赠。
“伊达直人”,也许他让你想起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雷锋。从伊达直人,到盖茨,巴菲特,也许一直沉默,也许卖力宣传;有人量力而为,也有人一掷千金。但善举背后,都是或多或少的善意。尊重、信任和体谅,这样的空气中,自然地伸出援手,大概真的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