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广东极具中国样本价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12:48 来源: 南方日报

  在前不久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读书学习务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汪洋称,当前广东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或隐藏着资源能源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在重大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汪洋书记讲话立刻吸引了全社会范围对广东当心经济状况的关注,“中等收入陷阱”、“刘易斯拐点”等普通读者相对陌生的词汇更让大家体会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强化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也引导大家去深思: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如何?广东的转型升级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坐标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转型升级有着怎样的意义?为深化全社会对这些新问题新现象的思考,《岭南时谈》以国际视野立足于广东,问策国内外知名学者。从今天开始,本报将分别从警惕“中等收入陷阱”广东探索的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后珠三角制造的方向以及广东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等三个方面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记者 钟啸 谢梦 统筹 郭亦乐 张波

  随着广东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563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广东人均生产总值已看齐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然而这条通往人均生产总值10000美元的道路是一条国际公认的荆棘之路,途中遍布着“中等收入陷阱”。

  从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接踵而至,到劳动力“刘易斯拐点”的日益临近,再到整个社会管理难题的层出不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这一波逆水行舟的艰难过程,日韩等国取得了成功,成功晋级“高收入国家”,而东南亚和南美洲的不少国家却落入陷阱,至今仍受困于问题丛生的泥沼,停滞不前。

  这一次广东将再担“排头兵”重任,为整个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先行探路。众多国内外经济学者认为,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具有为整个中国的发展转型提供参考的探路意义。

  本期嘉宾:

  宜兰·阿龙(Ilan Alon):美国罗林斯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韩孟: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王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

  陷阱表象

  讨论整个中国“中等收入陷阱”尚早,但广东确有步入的趋势

  南方日报:“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中国或广东进入这个阶段了吗?当下中国或者广东体现出了哪些表征?

  宜兰:广东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创造的资本驱使了它改革开放以来奇迹式的GDP增长,但人均收入增长还处于缓慢的平稳状态,广东确有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趋势。在广东过去的发展中,人口无疑成为促进广东区域发展的重要角色,但沿海城市的劳动力目前正在走向老龄化,独生子女一代就是中国的年轻人将为人口问题负上重担。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要素资源成本攀升等问题也将接踵而至,此前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模式,将面临劳动生产力下降以及企业盈利模式不可持续的巨大挑战。

  郑永年:从现在整个中国的情况来看,人均收入不到5000美元,与此同时,经济依然在保持着高速增长,因此讨论“中等收入陷阱”还过早,但对广东来说,却是正当其时。广东当前经济社会中的很多现象已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征象相符,比如说,产业升级比较慢,消费社会始终建立不起来,人均收入得不到提升而贫富差距却不断拉大。

  这是每个国家都会经历的阶段,广东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全过程对于全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先行意义。相比于上海、北京这种城市经济体,本身GDP高度集中,人口问题、城乡问题等也不明确,广东作为一个省就不同了,城乡经济层次、区域经济层次等不一而足,其整个跨越更有样本性,在将人均GDP从7000美元拉伸到10000美元的过程中,广东的各种探索性的做法无疑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韩孟: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在重新定位广东,考虑目前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层次和方向。珠三角用30年成为沿海的发达地区,这么快的发展速度,会不会停滞不前了,将来有需要怎样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广东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人口问题、收入公平问题,及与港澳关系如何递进发展等。拿人口结构来说,广东人口老龄化现象尤为凸显。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广东老人已达1072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老龄化问题算严重的,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当地人口的文化素质,就业方式及人力资本投资等各种问题。

  王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产业转型,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决定着劳动者有什么样的收入,而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就决定居民的消费状况,以上问题理顺了,各种社会问题也就会得到顺利解决。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台湾获得了成功转型,当时的经济学家王作荣提出了一个提法,叫“换碟子”,要把台湾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个浅碟子换掉,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换一个“深碟子”,正是因为“换碟子”的成功,才有了台湾整体发展转型的成功。

  转型升级

  产业升级绝不仅仅是产业转移,传统产业也能升级

  南方日报:广东作为传统的加工出口中心,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力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广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升整个产业附加值?

  郑永年:我不认为广东已有的“外向型经济”思路是从根本上不合理的。我们要看到,日韩等国都是外向型经济体,它们不也成功转型了吗?所以关键不是出口,而是出口什么。广东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提升到知识密集型产品,下大力气提升出口品质,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在这个方面,广东有很长的路要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当初转型的优势在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先进技术,而广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劳动力素质上都还有很大差距。不过,发展模式的转型也不能简单模仿。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体量不大,转型相对简单。但广东本身的腹地比较大,一定要合理安排各个产业,“腾笼换鸟”的思路是对的,把一些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帮助其升级,同时把核心区空出来追逐战略新兴产业,从而实现整体升级。

  王珺:产业升级绝不仅仅是产业转移,提升产业自身的附加值也是很关键的,传统产业也能升级。举个例子,意大利人均国民收入上升到10000美元的过程中,其实产业没有明显变化,一直是皮革、陶瓷、玻璃、纺织,但他们通过改进管理、提升品牌价值等,成功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战略新兴产业很重要,而且广东目前也已经先行一步在发展,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为了产业升级而不注重原有产业提升是很令人担心的。

  现在,人们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外向型经济”不合理,这种说法也太绝对了,从广东来说不仅要承认外向型经济的作用,更要好好保住已经占领的海外市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促使外贸低端产业沿着产业链向产业中上游爬升,提升生产效率和品牌价值。

  当然,广东也应该看到国内市场的机会,每个行业、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灵活选择方向,适合走国际的走国际,适合切入国内市场的,也要利用好国内消费升级的浪潮,大胆进入国内市场,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韩孟:广东现在面临的是经济增长点不明确的问题,一方面低层次产业无法摆脱,另一方面高新科技发展不足。不过,在克服这个问题过程中要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日本雄心勃勃的参与资本运作的时候,由于只考虑短期利益,长期调研和思考不足,因此带来了后来的失利。相比之下,后起者韩国就吸取了教训,在电子信息产业、人力资本投入、生态推进过程中注重引导本土投入,所以赢得了新的增长点。

  宜兰:经济增长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不平衡性。我们该寻找方法去解决环境退化、生活质量和珠三角居民面临的健康问题。简单粗放型的制造业,肯定突破不了劳动生产力的瓶颈。

  社会治理

  让外来人口长期化、市民化、本地化是广东长治久安的关键

  南方日报:珠三角九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但粤东西北落后不小,两大地区之间的劳动力转移问题突出;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广东制造业压力越来越大,未来广东如何在区域发展和解决人力需求上达到匹配及平衡?

  郑永年:通过产业导向来规避人力和产业之间的矛盾现在就应该开始行动了。专业人才的劳动时间可延长,因为他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但农民工就很难,大量的体力劳动决定他们无法延长劳动时间。因此广东解决外来人口问题也同样要依靠产业转移,只有广东实现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劳动力结构才会实现优化。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中产阶级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必然是要参与更多的政治活动,与此同时,收入较低的阶层也会开始提出诉求,前者较为理性,而后者则更激进一些,但这都将对政府的社会治理方式作出考验,特别是对低收入阶层,要注意救济工作,不能让他们出现生存问题。

  王珺:对于广东来说,户籍改革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广东目前的1亿多人口中有3000万是外来人口,这一部分人的安置情况不当,就会很快引发各种短期行为,包括社会治安、文化卫生、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而在中国福利与户籍是相挂钩,因此户籍改革才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按照汪洋书记的思路,就是要把外来人口长期化、市民化、本地化,使他们成为广东的一分子,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思路,也是广东长治久安的关键。

  地缘优势

  粤港澳合作与其说是广东的提升,不如说是区域竞争力的加强

  南方日报:汪洋书记特别提到了广东所具有的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认为这是广东增强区域竞争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资源,这些资源体现在哪些方面?

  韩孟:我对于珠三角未来的经济增长是看好的,经济与城市的发展会加快,珠三角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分量依然决定了其发展势头,不过短期内,珠三角服务业发展不可能太快,因为教育和人才的问题,仍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加强与港澳的多样化合作就很关键,比如环境、教育、对外开放等问题上的合作,甚至民企的发展以及国企改革等方面都可以探索合作模式,以提升合作程度。

  郑永年:香港一方面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实现了和国际的接轨,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过快的产业升级直接导致了香港产业的空心化。

  而粤港澳合作,与其说是对广东的提升,不如说是对整个区域竞争力的加强。香港基本没有制造业了,但是有高度发达的金融产业,相比之下,广东主要是生产制造业,因此,两者结合对双方共赢。举例来说,香港作为知识型经济体,具有专业人才优势,而广东则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缺的就是专业人才,双方正好优势互补。

  王珺:港澳资源广东确实要好好利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两者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管理的经验上面有很多值得广东学习,而在经济转型方面,广东与港澳之间依然有大量的合作机会,此前双方在前海、横琴和南沙等地的合作就创造了大量的机遇。

  ■名词解释

  中等收入陷阱

  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发展达到人均国民收入4000美元左右的中等收入水平时,由于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