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汽车三包听证会设独立鉴定机构 呼声最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7 14:58 来源: 法制晚报

  未针锋相对 代表无一反对规定出台 国家质检总局称只适用于新车

  昨天下午,国家质检总局举行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立法听证会,呼吁设立独立、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是听证会上出现频率最多、要求最强烈的声音。

  16名听证会代表无一反对“汽车三包”规定的出台。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表示,该规定会给经销商一个宽限期,而且只针对发布之日起的汽车产品,但并没有透露该规定最终出台时间。

  现场

  各自陈述观点 对立方无争论

  昨天参加听证会的本应有17名代表,但有一名修理商代表因故缺席,所以实际共有16名代表参加了听证会,其中8名为消费者代表,5名为生产商代表,还有3名分别为经销商、行业协会及专家代表。

  自“汽车三包”规定征求意见稿9月21日开始征求意见以来,以一部分汽车生产商为代表的反对方明确表示,现在出台“汽车三包”规定的时机还不成熟。此前很多人曾猜测,这场听证会将会迎来激烈辩论。

  不过,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意见陈述过程中,消费者、经销商、生产商代表都是各自陈述意见和建议,现场没出现任何争论。

  会议开始后,前六名举手要发言的均是消费者代表,且在主持人的再三提醒下还意犹未尽。经销商、生产商代表则很低调,发言都很简短,最长不超过十分钟。双方并没有形成针锋相对的焦点。

  焦点1

  汽车质量问题 应由第三方鉴定

  “消费者没有义务指出汽车的缺陷,花钱为厂家的缺陷做鉴定!”在听证会现场,来自成都的消费者代表张义用亲身经历讲述了要求退换车的举证之难、维权之难。

  张义购买的汽车的发动机在质保期内发生爆缸,但在维修过程中遇上了大麻烦。厂商认为,这辆汽车出现的爆缸不属于质量问题,而是由于消费者使用不当,最后丢下了一句“有本事你就告去”。无奈之下,张义只能去技术机构鉴定汽车的问题性质。

  张义说:“我在成都鉴定花了1万多元钱,没想到,厂商对成都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并不认可,需要国家级的鉴定机构。”可在国家级机构鉴定需要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而且出具的结论又非常模糊。

  “维权成本竟高于车价,还不一定能赢,汽车维权太难了。”张义感叹道。 

  汽车质量鉴定的难题缘于目前我国第三方鉴定机构的缺失。事实上,对汽车质量鉴定机构的规范也是经销商、生产商的期盼。

  听证会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部长齐元波说:“我们也希望尽快规范鉴定汽车质量问题的第三方,这有助于在纠纷产生时对责任进行界定。” 

  消费者代表和经销商、生产商代表都呼吁,要尽快建立客观、独立、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这个机构必须由政策、技术等多方面的专家组成,并且不受任何利益方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三包”原则,避免扯皮以及各种纠纷的发生。

  焦点2

  30天退换期太短 应考虑行驶公里数

  “汽车三包”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家用汽车产品售出后30日之内,出现因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更换、修理。 

  对于30天退换期的规定,几乎所有消费者代表都提出了反对意见。消费者代表李红旗提出,30天免费退换车的时间太短,根本不能体现出车的质量,以行驶公里数为标准比较合理,定在5000或8000公里较合适。

  消费者代表崔凯认为,整车“三包”2年4万公里的标准还应该更高点,可以定为3年6万公里、4年8万公里等。文/记者 李莎莎

  ●各方声音

  国家质检总局

  条件已基本成熟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汽车三包”规定出台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中消协

  “汽车三包”顺应民意

  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邱建国:辩论没有太激烈的情况在意料之中,因为“汽车三包”顺应民意,大家意见一致。

  中汽协

  “汽车三包”还需完善

  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汽车三包”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从目前来看,很多实施细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时隔4个月,第一个发言的听证会代表张义讲到自己在维权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时,仍十分感慨 摄/记者 付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