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明:前期谋划不足导致保障房建设效率低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31 08:06 来源: 《财经网》

  【《财经》记者 张杰】自中国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兴建3600万套保障房的宏大任务以来,缺地、少钱一直是业内公认的保障房建设面临的两大最主要瓶颈。但是,远洋地产(03377.HK)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李明认为,保障房建设应该是百姓买账,政府埋单,应该首先明确政府的责任,怎么筹资,预算怎么做,不要轻易分解。制定一个政策目标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应该让公众、人大、财税部门研究好这个钱到底谁出、盖什么样的房子,然后再来推进保障房建设,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否则,保障房建设会产生极大的浪费。

  10月29日,在由新华网举办的2011(首届)中国保障性住房发展高峰论坛上,李明认为,正在展开的保障房建设目前遇到的最根本问题是,前期的工作谋划不足,从土地供给,任务制定,到政府的审批都很快,但是在建设、管理与分配环节却快不起来,这已经成为影响保障房建设效率的最根本原因。

  “我认为,一定要在前面花更多的时间来想好这个制度设计,我们不能因为为了做一个好事,而去做了一件坏事。”他说。

  自今年年初开始,中国政府提出了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随着政策的实施,行业内关于保障性住房的讨论重点也逐渐从资金、土地的难点转移到了后期分配、管理的检讨上来。今年年中,一系列保障性住房分配环节发生的“丑闻”相继曝光,这也凸显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制度设计的不足。一些业内人士更是担心,在制度设计不足的背景下,大规模的推动保障房建设,会产生很多变相兴建福利房等搭便车现象,加上分配环节出现不公平、不透明现象,将可能使保障房建设沦为一场巨大的财富不公平分配的盛宴。

  据记者了解,在北京,一些保障性住房在竣工交付后,迟迟未能摇号分配,究其原因就是政府在对可购买人群的资格筛选上效率低下。还有部分保障性住房在竣工验收阶段出现了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未能顺利进入分配环节。而在重庆,政府不得不一再修改最初关于公租房准入人群的收入门槛,因为,政府发现,按照最初的收入标准,正在建设的公租房数量显然太多了。

  分配环节效率低下,往往会降低开发商的资金回收速度,在保障房建设本来就利润不高的背景下,这一局面显然会进一步打击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开发商的积极性。

  在这一2011(首届)中国保障性住房发展高峰论坛上,李明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应该简化,到底建什么样的房子,建公租房就建公租房,建廉租房就建廉租房;目标归地方设就归地方设,归中央设就归中央设。最初保障房建设是作为整个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到了今天,保障性住房建设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政府目标来进行研究。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定要坚持市场主体这一基本原则。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从土地供应还是建设、管理、分配,不坚持市场效率就都不会好,从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人尽管自己要讲社会责任,但是,如果你不让保障性住房盈利也不现实,只有盈利最好的企业才能盖出最好的房子。总的来说,所有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的政策和方法都要坚持市场为主体的原则,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当前,政府层面也在对保障房建设进行总结与反思。10月25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关于国务院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现有的保障房建设面临六大问题,需要改进,其中之一即为顶层设计不足,政策、机制、保障范围与保障方式等有待完善,也面临前后政策衔接的问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