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汉晒76年前千万美债 据称现值3.2亿美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1 13:32 来源: 半岛网1935年祖父买来1000万元的美国国债,自称如今价值3.2亿美金。10月28日15时许,60多岁的张老汉来到本报求助,希望记者能帮忙兑换出美金。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美国国债”在多地出现过,真假难辨。中国银行(微博)的工作人员表示,该“美国国债”只能由国外的金融机构辨别真伪,目前能否兑换出来很难说 。如果您了解相关的历史和信息,欢迎拨打本报热线“80889482”与我们联系。
老汉拿来1000万美国国债
记者在报社一楼见到了远道而来的张先生。他看起来60岁左右的年纪,穿着一身西服,手中拿着一个比较破旧的黑色手提包。张先生小心地从手提包侧面的拉链处拿出一张报纸,里面包着一个印满英文的信封,从信封里拿出一张长20厘米、宽18厘米的票据、一张与此类似的存单样的纸张、一张盖着两个钢印的硬纸板及一张三角形的纸。据张先生介绍,这是这套债券的正本、副本、收据和银行证明。
记者查看张先生出示的债券正本,其左上方是华盛顿头像,右上方是一个圆圈环绕的字母“B”,正中间印着数字“10000000”,数字的两侧还有红色数字“202290”,看上去像是票据的编号。数字的下方是一长串的英文介绍,记者看了看,内容大致是此债券于1935年由美国财政部委托美国华盛顿银行面向全世界发行,总额255亿,下方还有两个手写签名。据张先生介绍,这是当时美国总统和财政部长的名字。票据的下半部分则是五排五列小票,最后的四张已经被撕去了。
祖父用300多斤黄金买的?
据张先生介绍,自己的祖父当年在枣庄一带经营煤矿,积累下不少财产,规模最大时甚至控制了当地超过一半的产煤。“1935年6月20日,为了防止当时的民国政府强制企业家将手中的金银兑换成法币,所以委托一位上海朋友购买了当时的美国国债。那个人是做钱庄生意的,他告诉我爷爷如果把这些金银都换成法币,将来就是一堆废纸。爷爷就连同煤矿一起变卖了,把换得的金银和其他一些财产都换成了美国国债。”而对于用了多少黄金购买债券,张先生表示只是听父亲提到过有三百多斤,具体不是很清楚。“由于抗战爆发,全家人都去农村躲避战乱,没再做过投资。”1943年张先生的爷爷去世前将债券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1998年过世前又交给了他。
张先生告诉记者,父亲生前不太愿意透露债券的事情,交给他时是放在一个装饼干的铁盒子里的,“盒子看起来很陈旧,我也就这么收着,这份债券基本处于沉睡状态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开始筹划兑换的事项。现在,除了我和我大哥,谁也不知道这件事。”
奔走多年无果
张先生的一位朋友帮他去北京档案馆查资料 ,在一份1979年的《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和这个国债有点关系。张先生介绍说:“那篇报纸的内容是1979年中美谈判,解冻了双方冻结的资产。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委托中国银行全权代理兑付国债,持有美国债券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到各地的中国银行登记办理。但是由于当时我家在农村,没听到这个消息,错过了机会。”
从2004年开始,张先生去了好几趟北京。去年春天,他还去了中国银行,但是最后也失望而归。“很难进,从前台出来个经理,说找行长或者其他领导要提前预约,我也预约不上。”两三个月前,张先生还给财政部打过电话,对方说这件事最好自己到美国的财政部去,国内办不了。
张先生向记者悄悄透露,他之前去北京找专家鉴定过,一位住在大钟寺附近的老教授告诉他,债券100%是真的,让他自己保管好。债券上面注明利息十年翻一番,但是超过五十年就不涨利息了,并称永久有效可以继承,持有人是第一继承人。按照这个算法,这个债券现在约能兑出3.2亿美元。至于正本下半部分的小券,那都是利息券,每两年能兑换出60万美元的利息,缺失的那四张可能就是当时换了利息的。
10月29日下午,记者电话咨询了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青岛)的周主管。听说张先生的情况后,周主管表示,中国境内没有机构可以鉴定1935年的美国国债债券的真伪,甚至连1935年中国发行的国债债券鉴定都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国债是华盛顿银行发行的,辨别真伪须到美国去。
张先生非常期待能将这张债券兑换出来,几年来一直在奔波。债券到底是真是假?还能不能兑出来?如果您了解相关的历史和信息,欢迎拨打本报热线“80889482”与我们联系。文/图 记者 田歌颖 潘立超 刘金德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